南京工业大学的实力如何(获批总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一解析)

导航

大学分析 > 高考新闻 >

南京工业大学的实力如何(获批总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一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7 20:36:08来源:未知

南京工业大学的实力如何(获批总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一解析)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遴选结果,我校申报的“流程工业智能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入选。

至此,我校已有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获批总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一。

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流程工业智能产业学院

流程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节约式发展、产业升级和进行重大产业创新的必经之路,急需大批具有深厚专业底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产业中坚与行业领袖。

2019年12月,学校依托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联合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流程工业智能产业学院”。

2023年1月,“流程工业智能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流程工业智能产业学院面向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全面汇聚学校-企业-政府资源,校企融通提升“课程-教师-平台”3个核心要素质量,高度协同“人才培养-双创教育-产业推进”3个办学功能,创新性解决创新型工程师不足、创业型公司稀少、产业发展粗放等流程工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为流程工业高质量发展创建教育生态。

近三年来,产业学院每年近30%的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目前年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诸如高端制造、精细化工、车辆制造、机器人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霍尼韦尔、南钢集团、南瑞集团、埃斯顿自动化、贝加莱工业自动化等流程行业领军企业。

近三年来,产业学院学科竞赛与创新竞赛活动的参赛规模、获奖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累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1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近60项。其中包括全国互联网+金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特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一等奖等奖项,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产业学院依托的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江苏省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教学竞赛获奖5项。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7个,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充分调动校企共建平台优势,建立以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合作机制,健全项目培养模式,联合开展企业项目攻关和产品技术研发,为流程工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本质安全生产提供了“智改数转”解决实施方案;构建工业APP开发生态系统并示范应用于红狮水泥、海螺型材、京博石化等流程生产过程的相关环节;研制有机污染物深度治理智能装置及其信息化运维系统,其成果转化应用于南通天时化工、中盐常化、江苏飞亚等10多家企业。

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智能建造产业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齐全,拥有智能建造产业所涉及的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城乡规划等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12月,学校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和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立“智能建造产业学院”。

2021年7月,“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产业学院以培养建筑产业转型亟需的智能建造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优势专业—优质课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全链条新路径。

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现有教师92人,其中学校教师44人、企业教师48人,拥有江苏省教学名师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2个,指导学生获创青春金奖、全国大学生成图建模大赛团体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Archi-world Academy国际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特别奖等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0余项。近三年,着力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签订校企科研项目150余项,合同额逾1亿元。

产业学院与行业知名企业成立“中建南工智慧建造研究中心”“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等载体,形成了集学生培养、员工培训、承接需求、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多功能集成的综合平台,实现了政府、学校与企业、行业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发挥了校外创新载体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建立了100余家校企联盟,先后与中建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50多个。

产业学院建设以来,已经在全校土建类各专业实施“基于BIM系统的土建类专业协同培养”模式,学生工程信息化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协调配合及团队工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2次、个人一等奖14人次,在2019年全国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在第9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江苏省装配式建筑BIM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2人次,在第八届全国BIM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2011膜产业学院

2011膜产业学院由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于2018年正式成立。

2020年5月,“2011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2021年12月,“2011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2011膜产业学院围绕“人才-学科-产业”联动,紧密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重点培养膜分离技术、膜材料应用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打造膜领域高层次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2011膜产业学院面向“膜全产业链”的岗位需求,特设多学科协同的开发类、设计类、制造类、管理类等方向模块课程,开设多学科协同创新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量身定制“课程链”,打造服务于膜“产业链”的全领域“人才链”个性化分类培养机制。产业学院融合学校与政府、区域、产业行业等多方优势,坚持顶天立地,构建从“优质课程-优势专业-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教融合-创业型大学”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全链条新路径。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初心·匠心·笃心——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培养工科人才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价值塑造·科教融合·多维协同”化工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分别获得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化工过程设计教学团队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化工原理教研室入选首批江苏省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

学院依托优势平台,积极推进校企双方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相互高效转化,助力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连续十一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获得2021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金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培养的优秀校友在化工、材料等领域公司担任技术骨干和重要职务,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和设立奖教金等方式反哺教学,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率位居国内同类高校、专业前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率高。

2011膜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协同创新特色,通过联合攻关、项目孵化、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化工转型升级开出“绿色处方”,有力彰显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