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学院的实力怎么样(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军工院校解析)
发布时间:2024-12-29 14:32:57来源:未知
![长沙工学院的实力怎么样(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军工院校解析) 长沙工学院的实力怎么样(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军工院校解析)](https://www.jdidi.cn/images/a179.jpg)
严格来讲,很多人口中的“哈军工”,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民间称谓,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她和著名的哈工大,也基本上没关联。
那么哈军工当年为什么名气这么大,又是怎么创办起来的呢?
看过《长津湖》的朋友都知道,但凡咱志愿军有点机械化装备,火力再猛一点,美陆战一师绝对不可能就这么溜走。
可咱当时没有啊!
那就自力更生搞起来,首先就是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1952年3月,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通过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随后老人家又连续签署文件,确定了学校的番号和选址,就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任命日后被授衔为大将的陈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这就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的渊源。
咱再说一遍,校名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就好比清华、复旦、南开之类,是不带地域名字的,所谓的“哈军工”,只是个约定俗成的口语表达,其实更准确点,该叫“中军工”才对。
而且当时都1952年了,人家哈工大都创办三十多年了,哈军工在他面前,还是个小字辈,差不多就像杨过和郭靖的关系吧。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首届学员开学。到50年代中期,学校就发展到5个工程系:第一系空军、第二系炮兵、第三系海军、第四系装甲兵、第五系是工兵,每系一个独立的教学楼。
不过孩子养大了就得开枝散叶吗,而且全军只有一所综合性的技术学院,肯定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按当时的说法就是,哈军工要“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像研究导弹、原子弹、雷达之类,这些尖端专业留下,其他常规专业逐渐就从哈军工分流了出去,给各兵种独立办学。
比如炮兵工程系就辗转去了南京,一路发展成为今天211、双一流的南京理工大学,南理现在还是国防七子之一;装甲兵工程系辗转去了北京,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等等此类,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到了60年代以后,哈军工的教学机构设置,既有按兵种划分的,比如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也有像普通高校一样,按照学科专业划分的系部,比如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等。
当然后来所谓的空军系、海军系,其实也改成了学科专业划分,对应为航空工程系、船舶工程系。
后来在1966年,哈军工转制,从部队序列剥离了出来,通俗来讲就是脱军装了,但是仍然归属国防科委,只是名字改成了“哈尔滨工程学院”,没有“军事”这两个字了。
但是改制并没有影响哈军工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这一阶段,学校把导弹工程系改建为火箭工程系、新建了电子计算机系,研制出了“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核动力潜艇水声通讯识别机”,列装部队,这在当年,可是妥妥最尖端的科技与狠活啊。
哈军工历史发展的最大转折,发生在1969年。
这一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咱们和北方大国在珍宝岛干了一仗,两国彻底决裂,北极熊百万大军黑云压顶,排布在边境线上。
后来林总发布了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北方一线地区的大量人员、物资、学校、机关单位等等,都要向内地疏散。当时光北京一地,就有13所高校搬了出去,史称“京校外迁”,大家可以输入这四个字,在本号搜索往期的内容,有详细的讲述。
哈军工就更不用说了,地处黑龙江,直接和北极熊接壤,那么就得先拆分,然后分散迁往内地。
这里最重要的一股,就是当时的学院行政机关,带着火箭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基础部和留学生,去往了长沙,组建了长沙工学院,后来在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又穿上军装,重新回归部队序列。这就是今天985、双一流的国防科技大学,号称“军中清华”。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国防科大应该是当年哈军工最嫡系的传人。
不过上面说的那几个系,并不是连根挖走,其实还有部分专业和师资留了下来,包括原子工程系的一部分力量,连同海军工程系全建制保留,就在哈军工原址上,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这就是后来的211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因为当时就是以海军系为核心建校的,所以哈工程一直是以“三海一核”,也就是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这个为办学特色,至今也是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也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
后来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当时去往长沙的哈军工部分,干部、教师人数是1447人,而留在哈尔滨后来组建了船院,也就是今天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多达1500多人,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哈工程是继承了哈军工的主体,更不用说,还占据着老家的祖屋,所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也可以说,是哈军工正牌传人之一吧。
哈军工其他的分支,原子工程系的一部分,辗转汇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也因此,和哈军工有了一点点的交集。
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后来辗转去到了西安,汇入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西北工大今天也是985、双一流名校,一直以来,以航空航天为办学特色的,也是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
其余的部分,像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火箭军指挥学院,这几大兵种的工程院校,使劲儿往前倒,就会发现,都有哈军工的一部分学脉涌入。
最后总结陈词——
国防科大继承了哈军工的行政机关和电子、计算机系的主要部分,哈尔滨工程大学继承了哈军工的船舶工程系和大约一半的教职员工,包括哈军工的老校址,这两家都是哈军工的直系传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资格比哈军工要老得多,后来汇入了哈军工原子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但谈不上有传承关系。
至于今天的陆、海、空军的工程大学,火箭军指挥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陆军防化学院等等,都有一部分专业是从哈军工传过来的,至于校史本身能不能算到哈军工头上,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