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06 06:17:18来源:中职中专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座落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是四川省体育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厅级),承担着四川备战全运会的主要任务,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田径协会国家田径队训练基地”、“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前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立于1981年;1986年,学院获国家教委批准备案为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专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2020年3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1005亩。四川省委编办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359个,现有教职员工452名,运动员572名。其中,国家级教练7名,高级教练58名,一级教练72名。先后培养出了8名奥运冠军、80多个世界冠军、150多个亚洲冠军、700多名全国冠军。2020年9月13日上午,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在学院太平寺校区举行。
2020年招生简章
2020年专业设置:
运动训练 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3/5年
电询 立即抢占
体育教育 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3/5年 电询 立即抢占
社会体育 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3/5年 电询 立即抢占
体育运营与管理 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3/5年 电询 立即抢占
体育保健与康复 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3/5年
电询 立即抢占
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立的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
当年5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篮排球比赛。主持西南区工作的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十分重视,亲自落实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选拔优秀大学生代表西南区参赛。赛后在贺龙元帅的关心支持下,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于同年10月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专业运动队。
1952年6月,毛主席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此后,全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随之逐步增加,队伍也先后更名为“西南体训班”、“西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成都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四川运动代表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直到1971年正式定名为“四川省体育工作队”。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1978年国家体委提出“优秀运动队向学校化过渡”的发展方向,积极倡导承担国家竞技体育主要任务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运动队(体育工作队)逐步实现学校化,实行“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的体制。
198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在四川省体育工作队基础上正式组建,隶属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四川省体育局”),享受省属大专院校一级待遇,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专科学历体育专业人才,开展田径、体操、游泳、“三大球”、“三小球”、重竞技、武术等运动项目的训练、竞赛、管理和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为国家队培养和输送尖子运动员。
1986年,学院获国家教委批准备案为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专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1997年,学院被四川省教委评为“成人高等教育评估良好学校”。
2006年,为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四川省体育局将学院教务处、体育系和四川省体育运动学校整合为学院教育中心。
2020年6月,学院就转型组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向四川省体育局请示并获准。同年9月,省体育局正式向省教育厅提交了《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改制组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申报材料》。
2020年4月,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到学院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听取了学院有关情况汇报,对学院办学条件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
#p#分页标题#e#2020年3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4] 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正式批复成立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共设田径系、体操系、游泳系、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拳跆运动管理中心、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武术运动管理中心11个训练单位;此外还有教育中心、康复中心等,涵盖18个奥运大项的运动队。
学院已建立起包括大专、中专、义务教育和其它培训在内的四级教育体系,为四川运动员勇攀世界体育高峰提供了文化教育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四川运动员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师资力量
四川省委编办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359个,现有教职员工452名,运动员572名。其中,国家级教练7名,高级教练58名,一级教练72名。
截至2020年,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行政兼教师7人,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11%,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3.7:1,双师型教师14人,高级职称教师16人。
教学成果
“四川五虎将”汪平毅、叶春泉、黄福杨、兰海、张根铨在全国篮球界赫赫有名,
李白玉上百次打破重量级和次重量级全国纪录,陈家全10秒的百米短跑全国纪录足足保持了51年才被打破,杨莹喜摘四川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宁小琳成为四川女子体操亚运冠军第一人,俞平在同一届全运会上七次打破女子自由泳记录,金浦被誉为“亚洲蛙王”。
在第29届、30届、31届奥运会和第12届、13届全运会四川参赛成绩均居中西部第一,学院功不可没。建院至今,学院共获得奥运冠军16人次、世界冠军100人次、亚洲冠军123人次、全国冠军948人次,培养出张蓉芳、梁艳、朱玲、高敏、陈龙灿、唐琳、陈静、邹凯、冯喆、任茜、郑洁、晏紫、陈兴东、周建安、蒋文文、蒋婷婷、邱波、朱雨玲、邹敬园等一大批竞技体育领军人物,为四川乃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学院因在北京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作出突出贡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迄今为止,共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向四川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普通高校输送生源近千名。
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