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实施建议
发布时间:2024-12-14 20:26:27来源:中职中专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扶持健康发展
1、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推进产教高度融合
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双元制是德国合作教育主要模式,在《联邦职业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将企业和学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学习地点,其目的就是通过为受教育者提供宽厚的职业培训,使年轻人具备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技能和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成都职业学校应积极积极同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在未来五到十年,成都职业学校要努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稳步推进基地建设并不断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到 2020 年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增加至 40 个,供现代学徒制和“二元制”办学的合作单位增加至 10 个;深入推进企业兼职教师团队的建立,灵活把握市场动态,掌握前沿技术要地,按照行业企业先进标准,提高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契合度,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重视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和“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逐步建成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规范,紧贴工作实际,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课程改革。由于我省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初期,二元制的推进仍面临诸多阻碍,如何切实推进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二元制教学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首先,以成都职业学校二元制专业为试点,迅速建立适应二元制教学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二元制课程体系建设、二元制师资搭建、企业实训教学基地设立等。成都职业学校针对二元制专业要配备“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偏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环节。有效促进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搭建融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与企业深度融合,搭建教师团队。学院要与目标企业召开专题研讨会,阐明二元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出发,从互惠互利的角度并保持一定的战略眼光,引导企业建立一批实际生产经验丰富的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服务的“生产型”教师团队。学院要制定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定期选送学院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鼓励相关专业从行业、龙头企业中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以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企业骨干为主体,稳定、可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
初步形成二元制教学管理模式。二元制教学与普通教学区别较大,从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培养对象都将有所不同。教学内容上实践教学部分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将与企业实际生产水直接同步。企业将作为教学的第二地点,学院大部分的实际教学内容将直接从校内移至生产一线。学院面对的学生不仅限于从高中和中职刚毕业的学生,还有大批企业一线的学历层次不高的生产工人。教学管理上如何适应二元制教学的需要,给学院和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及时转变思维,克服困难,为切实推进二元制教学做好管理配套服务。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构建专业体系。成都职业学校目前申报获批的“二元制”教学专业只有航空乘务一个专业,未来还要继续申报更多的“二元制”教学专业。学院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行业发展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互相影响、同步发展,使专业和产业之间无缝对接,在专业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过程中,达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有效融合的目的。
3、化学生技能训练,培养高职技能精英
#p#分页标题#e#
在大力提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在国家层面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背景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提升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
增加学生实训课程比例,适时调整课程计划。与此同时,为加强实训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种实训教学方法,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如: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工作模式教学法等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钻研的学习动力。对于实训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投入度,以及实际的工作完成量。鼓励学生在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自助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及时互动、交流和互助,不断优化与学生的互动氛围。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一种衡量学生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的有效手段。不断完善职业竞赛选拔和培训机制,将竞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与学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学院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完善院级、省级、国家级竞赛选拔机制,在学院内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走出去与其他院校加强交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不断营造学院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院品牌的打造与推广。
第二、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打造品牌专业
对于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为了调整我国人才就业的布局结构,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发展目的。学院应结合成都市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实际要求,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积极研究和增设新专业,每年调整和或新增 3-5 个专业,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建设适应四川省和成都市经济发展需要的 5 大专业群,即交通运输类、装备制造类、经贸管理类、艺术体育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推进企业和学院共建专业,形成产业与专业的良性互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适应泉州市产业的发展需求,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
对品牌专业建设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目的是明确尚处于品牌培育初期的现有专业的实际状况,评价将影响品牌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随后的战略选择中的具体影响因素。成都职业学校应结合国家的战略定位,制定符合校情的品牌专业战略分析,确定品牌专业建设方向。从中长期品牌专业建设规划出发,及时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实训场所及教学设备等。
2、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贯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理念,按照“能力导向”的理论配置方式,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未来五年建设完成 10 个特色专业“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主要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确保课程建设落到实处。高标准完成 10 门左右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通过省级建设项目的推进,推动各专业课程建设。未来五年初步完成覆盖全院 70%左右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60%左右的专业课程及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所有专业基本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情景导向”等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在 MOOC 等平台发展迅速的时期,学院也应积极尝试和掌握和应用新的教学平台,对于老师来讲是挑战也是机会,教师应开放心态,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看法,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训资源配置
#p#分页标题#e#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管理质量,必须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 年)》中指出“加强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学习者有质量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加强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根据需要扩建实训教学基地和一体化教室,实现 50%以上的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建立实训室绩效评估机制。逐步推进实训室向学生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五年内,有效运行的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 60 个左右,新建专业每个至少建设 2 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成 10 个左右融现代学徒制、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学合作基地。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