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规范

导航

职校资讯 > 四川资讯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规范

发布时间:2024-11-03 22:37:10来源:中职中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规范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董洪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16日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个配套文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其权威性和公信力;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到程序透明公开,内容真实可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课程标准、考试规定是国家制定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覆盖全部学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具体考试组织方式可以多样。

  计入高考成绩的考试科目可以6选3,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A、B、C、D和E共5个等级计算。不计入高考成绩的考试科目成绩一般分为合格、不合格。大学相关专业提前公布对于科目的要求,让高中学生提早知道,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分散在高中3年之中考试。允许学生修改所选科目,如果学生感到某科一次没有考好,可以考第二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新政策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5个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校要进行公示,相关教师要签字确认。为保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公正,每个省份都要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化平台,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置于省内百姓监督之下。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学生本人而言,可以自我反思,明确努力方向;对于高校招生来说,通过专业人员参与评议,可以作为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

  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为了防止严重偏科,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具体考试组织方式可以多样。

  新政策要求学校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考试内容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命题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不仅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验等能力的考查。

  学业水平考试与大学录取关系怎样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允许文理兼修、文理兼选。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一般分为5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份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不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要求和使用办法由各省份及高校确定。

  学生如果选错了科目怎么办

  赋予学生考试的选择权,这是考试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选择,学生如果选错了怎么办?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高校要在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前,公布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提早知道相关信息,以便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允许学生修改所选科目,如果学生感到某科一次没有考好,可以考第二次,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一次考试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同时要求各省份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学生报名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会否加重负担

  覆盖全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否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p#分页标题#e#

  据了解,这次改革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方式呈现,不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

  现行高考科目是统一规定的,有的科目学生不擅长但又必须考。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可选的,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就不会感觉太累。

  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的过程中,毕业时集中考6门,学生考试的门数多,强度大。改革后,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的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3年中完成,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以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的持续时间,减轻一次性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障公平公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考查学生的认知,重在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再如在艺术素养方面,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为保障公平公正,新政策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校要进行公示,相关教师要签字确认。每个省份都要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化平台,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置于省内百姓监督之下。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于学生本人而言,可以自我反思,明确努力方向;对于高校招生来说,通过专业人员参与评议,高中教师不参与,可以作为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

  校长看改革

一科两考让考生逐渐摆脱紧张

  《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要求我们转变育人模式。

  从单纯追求“全面发展”过渡到重点关注“个性成长”。《意见》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但在考试成绩的呈现形式上,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它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这样的规定既可以保证学生成长基础非常全面,又保障了学生个性成长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和机会,避免因全面竞争对学生特长的埋没。

  从费尽心思地“取长补短”转向专心致志地“扬长避短”。《意见》规定,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重心不再是如何补救自己的薄弱学科,而是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从因焦虑而“投机取巧”回归到求实力而“脚踏实地”。《意见》明确提出“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不再一考定终身,意味着学生将逐渐从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脚踏实地提升自身实力显然比运气更重要。

  ——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 周彬

综合评价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

  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实和实施十分具有挑战性,只有建立一个基于事实、易于使用、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才能在高校招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满足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适应性等多方面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强调基于事实进行评价,满足客观性的需要;基于中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个性培养的各个方面,满足完整性的需求。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持续三年的过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所以评价体系必须简单易用,不能过多地增加负担。

#p#分页标题#e#

  目前基础教育的发展尚不均衡,为了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适应性,这个系统必须是易变通的,便于不同地区和学校因地制宜,满足地区差异性的需求。

  综合素质评价一旦被参考,大家最为担心的就是真实性和公平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公示、质疑和审核机制,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记录的真实客观。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已经对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作了规定。我们要在具体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把握好每个模块所要记录的具体内容,确保方案的落地实施。例如身心健康模块不仅要强调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客观测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