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300个穴位位置图解及主治功能!
发布时间:2024-12-29来源:未知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经络,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具有应用广、疗效显、操作便、价格低、安全高、副作用少等优点,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经络是针灸学习的主体,我们需要了解经脉的循行,掌握每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针灸学中共有300多个穴位,单从数量上已经给了大家巨大的心理压力,润德中医教研团队制作了一本中医漫画图谱,形象地展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以及重要穴位的定位及经脉主治规律,极大方便了广大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的使用。
主治规律:
1 头面五官病,如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㖞斜、耳聋等。
2 神志病、热病,如昏迷、发热、癫狂等。
3 肠胃病,如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4 皮肤病,如瘾疹、痤疮等。
5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手臂酸痛、手臂麻木等。
主治规律:
1 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
2 神志病、热病,如昏迷、发热等。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项背强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
主治规律:
1 脏腑病证,相关脏腑及组织器官病证。
2 神志病,如癫、狂、痫等。
3 头面五官,病如头痛、鼻塞、鼻衄等。
4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项、背、腰、下肢病证等。
主治规律:
1 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
2 妇科病、前阴病,如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主治规律:
1 头面五官病,如头、目、耳、颊、咽喉病等。
2 热病。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胁肋痛、肩臂外侧痛、上肢挛急、麻木、不遂等。
主治规律:
1 头面五官病,如侧头、目、耳、咽喉病等。
2 肝胆病,如黄疸、口苦、胁痛等。
3 神志病、热病,如癫狂、发热等。
4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胁肋痛、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