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大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大

发布时间:2025-01-01 06:45:04来源:中职中专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大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大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其毕业证含金量有多大

上海外国语高校始建1949年,是新中国创建后第一所外语高等学校,1994年正式命名为现名,是新中国培养外语专业优秀人才的产业基地,自办校来专注于语言表达基本建设培养,到目前为止早已设立有40多语种课程内容,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语言表达优秀人才储备,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很多的外语翻译、外事办外交关系等各种外语专业高端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共创知名高等院校,归属于国家“211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全国各地重点建设高等院校,目前各种在校学生达一万多人。

上海外国语高校现阶段有五大学科类别,目前18个学校部,13个各种研究室,大学本科专业45个;有着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37个,博后科学研究工作站2个;目前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学专业、沙特阿拉伯语言学专业等3个国家重点发展学科,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言大学本科优秀人才培养产业基地和10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

在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双一流”基本建设课程,外语文学类、社会学、经济学专业、教育、新闻事业、工商企业管理等6个课程被选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外国语高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语言类高等院校里面有“两外”之称,归属于中国语言类大学的吊顶天花板等级的出现。院校坐落于上海市上海市区有杨浦区和上海松江2个教学区。目前 53个大学本科专业,包含34个语言类专业和 19个非语言类专业。

在2月14日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评选结果中,上海外国语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取得成功当选一流学科。在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5.76%;,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7.17%;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18%。在疫情背景下,院校总体动向落实率非常厉害了,这一成绩表,不论是在所有的上海高校里,或是说在语言类高等院校里,全是遥遥领先的,尤其是它本科毕业生趋向落实情况!必须注重的是:1、院校语言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国外留学占比较高,这一点,是学生和父母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必须关键考虑到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多大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崇明校区规划占地500亩,在崇明岛上的陈家镇,刚建没几年,设施比较完善,非常偏僻。虹口校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旁边,只有三座楼(寝室楼、教学楼、行政楼)是贤达自己的,其他设施都是可以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公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占地254亩,在市区,贤达大三大四最后2年在虹口

上海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

上海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如下:

总占地面积约为74.7公顷。

从就业、升学数据来看,总体来看,除了商业这块,上海外国语大学会占优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北外是要比上外优势更明显。

北外就业数据:

2021届本科毕业生1399人,签约就业 438人,灵活就业221人,直接就业率为 47.11%;国内升学429,出国(境)留学 274人,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 30.66%和 19.59%,继续深造率为 50.25%;本科生去向落实率 97.36%。

2020届本科毕业生1267人,签约就业264人,灵活就业299人,直接就业率为44.44%;国内升学332人,出国(境)留学331人,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26.20%和26.12%,继续深造率为52.32%;本科生去向落实率96.76%。

分析

1、北外的升学率,总体要高于上外近10%。

以2021年为例,上外升学率(国内+国外)为41.08%,而北外则为50.24%。

2、2021年国内升学率,都在上升,而国外留学占比,都在下降。

北外,20年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为26.12%,而21年则降为19.59%,上外的也从29.60%降到22.21%。

上外与北外对比

上外北外是外语界的top2,就像清华和北大。

有人觉得上外更好,也有人觉得北外更好,但两外在全国外语界本就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的,都以培养顶级外语人才所著名,都代表了我国外语教育的最高水平。

上外北外实力伯仲之间、品牌伯仲之间、录取难度伯仲之间,所以具体看专业、地理坐标、学校风格、校园环境等来选择。

其实从两外的英语名字也是能看出点区别的: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 vs.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FSU)。

总体来看,其实上外更像一所大语种(此处指英法西德俄日阿语等国际地位较高的语种)顶尖、语种齐全、非外语专业实力不俗的涉外偏综合的文科名校;北外更像一所语种特别全、实力好的专门语言名校。

北外地处首都,为政治服务更多,以政治外交人才培养为特色;上外地处魔都,为金融商贸服务更多,以高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

(当然特色是优点,并非局限性,上外的学子也完全可以做优秀的外交官,北外的学子也完全可以做出色的外企高管。

同档次的比差异,而不是差距。

1、学校层次

两外均为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和双一流的全国重点大学,都是外语牛校和最顶尖的行业特色型高校。

(上外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北外80年代才划归教育部,之前属于外交部。

2、外语学科实力

教育部最新学科实力评估现实,上外北外北大三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均为A+级别,并列全国第一。

上外强在复合型专业做的更好,没有特别冷门的小语种;北外强在小语种数量最多;北大强在学术科研实力最厉害。

一般来说,北大的外语是绝对第一,但是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还是两外最好。

两外的国重语种分别是:

上外:英语、俄语、***语

北外:英语、德语、日语

但诸如西语法语韩语葡语意大利语等非国重语种,两外的实力也都是全国顶尖的。

两外都有的语种,去哪家都牛。

北外小语种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上外的涉外复合专业及非语言类优秀专业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3、整体实力

以两外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

A+:外国语言文学

B+:政治学(全国第8,语言类高校的零突破)

B-: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C+: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A+:外国语言文学

B-:政治学

C+: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

(各路排行榜网上一直就没断过,但是要擦亮眼睛,教育部的学科实力评估才是最权威可信的,非其他排行榜可比。

两外各种的强项和各大学科的实力水平如何,都显而易见。

综合来看,两外的外语学科势均力敌、并列第一,非外语类学科上外略强于北外。

4、科研实力

上外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3个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语语言文学);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亚洲第一的高级翻译学院;全国第一个翻译学博士点。

北外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管理工程与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应、日语语言文学);11个国家特色专业。

核心期刊上外7本,北外4本

国家级智库上外3个,北外1个

5、知名校友

北外:杨澜何炅傅莹等

上外:陈冲杨锐周锡生等

前者的特点是名气大,后者的特点是低调却厉害。

比如杨澜的知名度国内高过陈冲,但陈冲是奥斯卡终身评委、金鸡影后、金马影后、金马奖最佳导演、金像奖评委、好莱坞编剧。

具体到自己要知道,知名校友跟自己其实没多大关系,进去了不代表你也能跟他们一样。

多比比自己学会了什么,比对比谁家知名校友更多可有意义多了。

6、就业情况

上外北外在各大就业排行榜中常年跻身全国前十。

但上外强于北外,比肩复旦交大。

北外进外交部商务部的更多,上外进世界500强、著名跨国企业的更多。

(但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上外进外交部同样有优势,北外进外企也一样,看个人取向。

北京各类名校太多,外语强的也不止北外,北大贸大外交学院北语中传北二外国关等的外语实力都不可小觑,所以竞争十分激烈。

一个班的同学,外语水平也会有云泥之别,所以在强手如林的北京竞争,学校牌子能给的光环还是很有限的。

而偌大的上海,只有上外一家语言类高校,外语实力最强,独树一帜。

所以优势还是很大的。

上海这边的就业情况可能跟北京也有点不同,上海这边各档次的学校都有可以被认可的领域,所以在上海的金融界、高端律所等地方,也不乏上外人的身影。

出了京沪,两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是一样的,如果应聘同一家单位或企业,学历关都过的去,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最近有多大本事了。

7、生源质量

高考生源,两外同档,近年来文理综合起来的录取分数排名均为全国前20,高过不少985大学。

关于这个,现在除了有“北清复交”的说法之外,因为地理位置和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这三所学校每年在各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中大致相当,所以被大家并称为“两外一法”。

类似的有“两财一贸”。

这六校都是全国最顶尖的211和专业型高校,也是学霸云集。

研究生生源(含硕士和博士),上外北外都是全国外语类最好的,也是最难考的(尤其两家高翻),能考上的都是大牛。

8、校园环境

北外只有一个校区在海淀,靠近人大和北理工,比较小也比较旧,但蛮有韵味。

上外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市区虹口,新校区在郊区松江大学城。

上外的虹口校区交通便利,靠近同济复旦和上财,校区不大,但也蛮有底蕴;松江校区挨着东华大学,离华政也不远,校园面积更大,欧式建筑很有异域风情,然后,学生宿舍条件是数一数二的好!!!虽然松江校区离市区有点距离,但学校旁边就是地铁9号线,到徐家汇、淮海路、人广、陆家嘴也是很方便的。

在上海,只要有通地铁,到哪里都挺方便的。

上海的交通情况还是比北京好得多的。

总之,提起外语最高学府,懂行的人想必都会提到上外和北外。

两外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也是事实。

两所高校层次一样、类型相同、旗鼓相当、口碑都好。

不管是考外交部,还是读研深造、出国、进外企,两外提供给学生的平台真心没什么差别。

(对于某些人说的“北外综合而言比上外强”,真的是挺无语。

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良心不会痛吗?这话说的真有点不负责任了。

“综合”是什么意思呢?严格来说是你的“主观臆断”吧?而且“综合≠语种数量”,况且北外语种是比上外多,但也没那么吓人了,所谓的上百个语种是包含翻译专业和外国历史之类的,官网可查的语种也49个,上外现有39个授课语种北大有25个左右。

北外语种是比上外多,但整体外语学科实力跟上外打平手,所以呢?脑子不能只会单向思考对吧?上外北外档次相同,无论是学校层次、业界地位还是录取难度,都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你会在高考的时候第一志愿浙大考不上了再考虑南大吗(假设举例,若有冒犯,还望见谅)?还是说你会第一志愿上财,保底志愿北外??说什么“考不上北外再考虑上外“的人,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可能是梁静茹的歌听太多了吧。

先不说很多省市上外高考分数更高,即使算全国均分,上外北外也只是零点零几的差别。

你要真想秀优越感,等有考进北大外院的本事再来贬低上外也不迟。

至于有的答主所谓的科研实力,估计也是在那里想当然了吧?科研实力自然要看学校的硕士博士点建设情况和教育部的学科实力评估了呀。

这一点,上文有,可以看一下,结果一目了然。

不能把自己想当然的主观印象当标准对吧?科研实力北大是外语界绝对第一,两外科研实力在外语方面旗鼓相当,在非外语方面,上外表现更好。

说话前最好得先做做功课,调查一番对不对啊?不能听风就是雨,想当然地张口就来,这样难免会误导人。

上外其实是被严重低估了的实力名校。

上外平时已经够低调了,褒奖北外可以,但请不要踩上外,尤其是你对两外其实都没那么了解的情况下。

北外没你想的那样一枝独秀,上外也不是你以为的等闲之辈。

所以,请不要随便张口就来,没依据又片面地吹北外黑上外,真的很low。

也希望观望的学弟学妹们,不被网上的吹子和黑子误导。

上外地处魔都,有经济和涉外优势;北外地处首都,有政治地缘优势。

上外更“海派”,相对更自由随性国际化;北外更“红专”,政治红利和媒体曝光多一点。

上外更洋气,北外更大气。

但回归学校本身,上外北外是全国外语学子心中的两座圣殿,均为中国外语最高学府,都是我国外语最强的顶级行业型高校,势均力敌、风格迥异。

若喜欢上外的摩登、谦和、包容、自由,就努力考上外;若喜欢北外的霸气、自信、锐利、严肃,就努力考北外。

能考上哪个都厉害,不要人云亦云,捧一踩一就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面积

截至2022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占地74.7公顷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简称“上外”,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