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地址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东莞理工学院地址

发布时间:2024-11-01 19:06:31来源:中职中专

东莞理工学院地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莞理工学院地址,以及东莞理工学校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东莞理工学院有几个校区

东莞理工学院有2个校区

松山湖校区: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莞城校区: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学院路251号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340亩,环境优美,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0万册,有70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部分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300多个。

扩展资料:

学校性质:全日制理工类公办本科大学,学校由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现有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3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12个省(市)部分专业第一批本科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东莞理工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地址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地址是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 1号。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

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

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超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2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

其中通信工程、社会工作、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自动化、会计学等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东莞理工学校在哪里

东莞理工学校在哪里如下: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地址是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 1号。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

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

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超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2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

其中通信工程、社会工作、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自动化、会计学等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8年9月27日,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2021年6月,东莞理工学校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哪里

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哪里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地址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小坑村文昌路1号,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介绍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2009年,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并于2011年,按照“创办一流大学、办百年名校”的办学目标,择址东莞市寮步镇建设新校区。

学校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松山湖大道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用地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校园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以“山、水、树、人”融一体为设计理念,巧妙运用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达到了人与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交融,堪称岭南园林式学府。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学校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管、工、经、文、法、艺、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促科研,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将学校建成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设有14个教学单位,38个本科专业;建立了90个专业实验室、200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4个研究中心,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两万多人。学校专门设立了鸿发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等奖项进行助学。

教学科研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教育教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区位优势和合作优势,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本科教学条件及标准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及生活设施办学,各项指标都已达标。

学校科研能力逐步提升。近四年,多位教师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断增多。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9项,承担教改课题37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77篇。

学校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软件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青无限杯”大学生绿色动漫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并屡获大奖。

学校教风、学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连续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人员相对稳定、专业学缘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自有师资队伍。学校还聘请了全国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行业协会与企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台湾及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为助推教师成长发展,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咨询委员会,并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2015年9月开始实施企业年金制度,成为广东省首家实施“五险二金”制度的高校,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赞誉。

服务地方

学校主动服务东莞,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从东莞实际出发,组建了东莞制造业设备智能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10多个服务东莞的科研机构。推动切合地方需求的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双赢目标。

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参与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工作,鼓励专家教授参与企业科研、研讨及咨询活动,为东莞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根据东莞有关职能部门安排,学校还定期组织师生参与东莞市环境卫生大检查工作,以及交通、规划、工业污染源普查等调研活动,送文艺节目进社区,以及为东莞市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

国际交流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与境外高校的深度合作或联合培养学生。目前,已与美国中西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西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昆特仑理工大学,韩国庆南大学、湖西大学等十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含短学期交流、学分互认“2+2”、“3+1”本科人才联合培养、硕士直升等项目。学校还积极开展港澳台合作交流,与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开展了保荐研究生项目,与台湾淡江大学、大同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开展紧密的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还配备语言培训中心,开设雅思强化课程、韩语课程等培训,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深造氛围。

学校加大教师出国(境)外研修、讲学的力度,建设境外师资培训基地。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赴美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境外的高校访问、研讨,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在哪

东莞理工学院院校地址:

松湖校区: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莞城校区:东莞市莞城区学院路251号。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学校筹办于1990年,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先行招生,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学,招收专科生。直到2002年获的教育部提批准,招收本科生,2005年开始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进行招生。2006年获得颁发学士学位资格。2007年,东莞理工学院具备招收港澳生资格。2010年学校停招专科生,同年8月获批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6月,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210亩,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193万册,有39个数据库、170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两校区建成万兆带宽主干、部分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建立了3.8万个信息点。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