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

发布时间:2025-03-21 19:38:17来源:中职中专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代码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010-68932544。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南邻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有教职工总数为1921人,在校生21759人,其中本科生13729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5人、硕士研究生6494人、博士研究生1351人。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海淀、丰台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

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自主招生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中央民族大学普通本科(含预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章程》,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央民族大学(MinzuUniversity of China)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公办全日制),具有普通本科(含预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校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第三条:颁发证书: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考生。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六条: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组织机构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本科招生委员会、招生办三级机构组成。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本科招生委员会是咨询机构,负责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本科招生工作;招生办是执行机构。

第七条: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作为学校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含预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及各省(区、市)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

2.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分地区、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章程;

3.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招生政策;

4.客观、公正地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7.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八条: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工作在学校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章招生计划及报考条件

第九条: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程序,统筹考虑各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考生数量、生源质量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并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情况和历年在各省计划编制情况综合制定当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教育部审批。

2015年我校普通本科计划招生2830人,预科计划招生195人(含新疆协作计划20人、新疆艺术类预科10人)。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艺10个学科的88个(类)专业及方向。招生计划的70%投放到中西部及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详见我校《招生简章》。

第十条:学校按教育部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核定数预留少量计划。预留计划的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民委所属院校本科招生预留计划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用于调节各省区统考上线考生生源不平衡、民族比例、人口较少民族生源等问题。

第十一条: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二条:学校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应试语种,但学生入学后均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第十三条:外语类、汉语国际教育、法学(法学与英语)等专业要求考生口齿清楚,听辨灵敏。报考外语类专业,口试成绩须合格(不举行口试的省份除外)。

第十四条:考生身体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用民族语答卷的考生报考汉语授课专业时,要求有外语成绩和由教育部命题的汉语文成绩,且汉语成绩须达到及格水平;高考语文成绩为汉语文和民族语成绩各占50%者,其汉语文成绩也必须达到及格水平。

第十六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考生。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学校在平行投档省份按测算情况进行调档,进入调档线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则不退档;在非平行投档省份调档比例为120%,对于调档线内的少数民族预退档考生,学校酌情使用预留计划顺延录取。

第十八条:在非平行投档省份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计划未完成时,录取非第一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平行投档省份未完成计划时,征集志愿录取。

第十九条:对投档考生按“分数优先”方式录取,即按照投档总分排队,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同等分数条件下少数民族优先,同等分数及民族条件下,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其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综、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综、数学、语文、外语。若单科成绩完全相同,将使用预留计划录取。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对内蒙考生,按“志愿清”方式录取。

第二十条:江苏省进档考生的学业水平选修科目测试等级须达2B以上,进档后以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我校录取专业时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教委或高招办有关加/降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取其中最高项分值;加分、降分的最大分值不超过20分。

第二十二条: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各专业方向的录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零起点班)只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各族汉语答卷考生,学制五年,免学费,毕业时有50%的毕业生符合条件可保送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文/中韩经贸翻译/蒙文/蒙汉双语/维语/汉维翻译/哈语/藏语)专业各方向只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高考加试相应民族语或使用相应民族语答卷的考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古籍文献)两个专业方向有18名计划用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五省市提前加试民族语方式录取,其余计划正常录取。

第二十三条:法学(藏语基地班)和新闻学(藏语实验班)招收藏语答卷的民考民考生。

第二十四条: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班(藏))和工科实验班(藏)只招收有一定藏语基础的考生。工科实验班(藏)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

第二十五条:“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招生计划为国家指令性计划,计划省份的考生可自愿填报。录取时,我校只在填报了定向西藏就业专业志愿,且投档分数不低于我校当地调档分数线下40分的考生中择优录取。被录取到定向西藏就业专业的考生,必须在入学时与学校、西藏人事厅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对拒签协议的已录取学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录取到定向西藏就业专业的考生,入学以后不得申请转专业,毕业时由西藏人事厅安排就业,不能推荐或报考研究生。

第二十六条: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等招生类型的招生、培养及就业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按照教育部(教学【2014】2号)文件执行。

第二十八条: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并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政策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人口较少少数民族考生,根据国家以及各省级招办相关照顾政策择优录取。

第二十九条:凡符合报名条件、有意报考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合格方可填报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划定的体育类重点(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德、智、体全面考核,以投档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序(省级招办有单独要求的除外),择优录取。

第三十条:港澳台考生报考我校的,需参加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学校根据其考试成绩,实行单独排队、择优录取。

台湾学测成绩达顶标级和前标级学生录取方法按教育部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部分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施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至两年后学生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入学成绩、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培养。

第五章学费标准

第三十二条:我校学费标准按当年北京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执行。

文史类各专业5000~6000元/年不等;理工类各专业5300元/年;艺术类各专业8000~10000元/年;预科班4800元/年。

部分专业免收学费:民族语类专业(不含“中韩经贸翻译”、“蒙汉双语”、“汉维翻译”方向)、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专业。

第六章其他

第三十三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组织全面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高考不正当考试的,无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并退回生源地,情节恶劣者通报教育部及省级招办查究,违法者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本章程通过我校本科招生网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为准。

第三十五条: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我校原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六条:高水平运动员、艺体类专业的《招生章程》已另行公布。

本章程由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932902 68933922(传真)

本科招生网站:zb.muc.edu.cn。

监察举报电话:010-68933192

中央民族大学代码是什么

中央民族大学代码是1005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民委、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截止2020年学校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6694人,其中本科生1133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362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5人。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24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6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史哲教类专业16个,经管法类专业17个,理工类专业19个,艺术类专业12个。

历史沿革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精品课程公开课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9门,北京市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包含培育)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7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1个。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近40个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

2017年,学校获3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获批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学校共有16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12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全年共获批国家级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85项,其他纵向项目4项,横向项目1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20项,其中获重大专项1项。

2018年,学校共获批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46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32项,青年项目10项。

2013年,学校获教育部六项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为18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1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5%;有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1人。

合作交流

在境外交流合作方面,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包括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中密歇根大学(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密西西比学院(Mississippi College)、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swego)、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等多所大学。

在境内交流合作方面,学校对口支援怀化学院,与云南民族大学对口支援普洱学院。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80万余册,馆藏古籍图书25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各种善本1400余种。图书馆有电子图书176万余册,中文期刊、中西文学术会议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全文数据库101个及西文期刊原文传递平台(NSTL)。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宗教学、舞蹈学、历史学、艺术设计、音乐学、生态学、行政管理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民族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中国史、社会学、哲学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美术学、企业管理、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民族学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宗教学、生态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学

文化传统

校徽设计整体色调统一和谐,暗蓝色低调沉稳,又不失大气之度。蓝色代表沉着、理智、博大的胸怀。标志的外形同样是采用环形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庄重,符合中央民族大学的文化气质。

校徽采用“民大”的字体加以变形,线条粗壮有力,尖角圆角有机结合,刚柔并进。整体上看犹如一本翻开的书的形状,将文字与图形巧妙结合。完美地将其内在与外在的文化素养呈现出来。也突出了“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同时完整地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以及该校的大学文化特质和治学理念。

校徽整体结构清晰明了,主体突出,从这点上看,也进一步的暗示了其学校发展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并综合发展文、理、工、艺、管等专业。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央民族大学招生代码和中央民族大学代码是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