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代码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代码

发布时间:2025-01-16 05:23:26来源:中职中专

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代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代码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四位数代码和各个专业代码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院代码是多少

学校国际代码:13262、湖北招生代码:1237。

文华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应用技术类型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由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举办。

200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4年5月16日,更名为文华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340亩,建筑总面积53.26万平方米;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名;设有7个学部,拥有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7个。

历史沿革

2003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建院之初,在东湖校区集中办学。

2004年8月,学校搬迁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010年,学校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11月15日,知识产权局在学校挂牌。

2012年,学校通过新增学士授权单位级授权专业合格评估。

2014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同意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转设更名为文华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四位数代码和各个专业代码

华中科技大学四位数代码为:1230

各个专业代码太多,举几个热门专业的代码:

020101经济学,学制四年,学位经济学;050201英语,学制四年,学位文学;070302应用化学,学制四年,学位理学;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制四年学位工学;080902软件工程,学制四年,学位工学。

扩展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7人;有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参考资料: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设置情况

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河南招生代码

华中科技大学河南招生代码10487。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发布的信息得知,华中科技大学河南招生代码10487。华中科技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42010487,通常默认取后5位10487为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在高考和考研时经常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

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0487,实际要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

研究生考试是在“研招网”统一报名,并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录取,学校代码没有重新编排,默认用的就是10487,如有异同,请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信息为准。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建设: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绿化覆盖率72%。设有51个院系,开设117个本科专业。拥有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中国首个数字空天技术研究所。

学校拥有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9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

华中农业大学代码是多少

华中农业大学代码是1050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

学校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7500亩。

历史沿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学校迁至武昌城北宝积庵,开始高等阶段办学。

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以湖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之名重建。

民国19年(1930年),湖北省筹设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并于民国20年(1931年)在宝积庵原址正式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开办本科教育。

民国22年(1933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农学院筹备处,并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在徐家棚棉场举办一期“农业简易班”。

民国29年(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先设立农艺系,学制4年。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1985年,华中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院系专业

截止2022年3月,学校下设17个学院(部),设有6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质量工程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26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37项;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校级优质课程179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教育部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省级高校实习实训基地4个;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其中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4个,有98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科研平台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2个。

研究成果

2015年,学校共获批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192项,另有1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获批项目数205项。2017年,学校5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项。

2011-2016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4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83项;获得科技经费40.3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5520篇,EI收录论文1943篇;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有关水稻、玉米、柑橘、番茄种质研究的高水平论文;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02项(含参与),其中国家级15项;获授权专利1270项;7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6件,获批新兽药证书11个;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191.4万余册,纸质期刊2000余种,数据库数量106个,电子图书110万册。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优秀级图书馆”、CALIS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湖北省“图书馆自动化测评”优秀图书馆。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七校联合办学”,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港澳台地区等11所高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学校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高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克罗地亚萨格热布大学,埃及本哈大学等签署或者续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暑期课程班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累计派出本科交流生209名,接收49名。2017年,学校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续签中外合作办学协议。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