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发布时间:2025-03-24 00:00:20来源:中职中专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这个问题,宁波技师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宁波技师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宁波技师学院是公办学校。

宁波技师学院是市属公办综合性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创建于1958年,复建于1978年。校园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5000名。建有数控车间、技师研修工作区等近百个实训场所。

置有激光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削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机、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设备。主要教学设备总值超2亿元。

宁波技师学院、宁波市高级技术学校、宁波技工学校直属于宁波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是一所市属财政全额预算的综合性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复建于1978年,2002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机电项目)。

学校占地面积25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现开设有机械技术类、电气与信息技术类、船舶修造类、汽车技术类、应用设计类和三产服务类六个专业群,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造型与技术管理、汽车电气技术。

船舶制造技术、电工电子、焊接、烹饪和电子商务等30多个专业。建有PLC综合实验(实训)室、变频器实验(实训)室、模拟设备电气排故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动力装实训室、汽车整车装实训室、计算机机房、烹饪实习室、数控机加车间、工模具车间、钳工车间。

钣焊车间等近100所实习实验场所,拥有的实习实验教学设备与企业和技术进步方向相适应,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2007年度学校全日制在校生4500名,其中技师、高级工段学生2500名,年均培训鉴定5000人次。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与驻甬如:宁波港务局、宁波大红鹰烟业、宁波中华纸业、宁波宝新不锈钢、中银(双鹿)集团、海天塑机、台塑重工、浙江逸盛石化等支柱产业和大中型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多年来学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当年就业率在95%以上。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如下:

宁波城市学院不是本科,是高职高专。延展阅读: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3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而成。

只能在学校里的电脑上才能登陆内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的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学院由宁波大学、宁波市教育局共同投资建设。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较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工2900余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

宁波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

是的,宁波城市学院的校训是“尚德明责,笃学强能”。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宁波高教园区南区学府路9号,从海曙欧尚坐公交车最便捷的线路,楼主可以在工程学院西校区(体育场路)坐5路(6站)到望湖市场下,换乘369路(20站)到宁波卫生学院生活区下车即到。

宁波城市学院有两个校区。一个是溪口校区,在宁波奉化溪口。只有环境学院的在那里读。另一个就是本部,在宁波的南高教园区。。地址是鄞州高教园区学府路9号宁大在宁波的北高教园区。

宁波城市学院有两个校区。一个是溪口校区,在宁波奉化溪口。只有环境学院的在那里读。另一个就是本部,在宁波的南高教园区。。地址是鄞州高教园区学府路9号宁大在宁波的北高教园区。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一所宁波市政府直属的全日制国有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

二、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在的指导下,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实施“三讲三抓”活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学校为首批市级文明校园,市高校首个“示范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一案例入选教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教材。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300余人;校区占地面积23.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9万平方米,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占地面积92.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49.33万元(生均1.26万元),图书总量40.61万册(生均64.40册);教职工398人,专任教师26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3%,双师型教师占80.5%,担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委员12人,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省高职专科专业带头人10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7项等。

学校现有5个二级学院(部)、1个附属口腔医院、1个附属中医院(筹),开设护理、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助产、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美容美体艺术、艺术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美容美体艺术)、康复治疗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医学营养、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17个招生专业,其中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高职专科院校优势专业1个、省高职专科院校特色专业7个、市品牌专业1个、市特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个;主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市级及其他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0余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本,“十二五”浙江省高校优秀教材4本,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首批新形态教材5本;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宁波市教学成果奖10余项。近六年来,全校共发表论文1100余篇,被SCI/SSCI/EI/ISTP收录24篇,被CSCD收录62篇,被CSSCI收录2篇;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部级立项课题17项;获批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各级奖项24项、其中厅市级7项,市局级奖项17项;授权专利139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

学校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大发展、健康产业大繁荣的有利时机,积极创新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依托专业优势,率先成立区域卫生行业和健康服务行业两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立体推进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接区域新兴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与宁波市商贸委合作成立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与宁波市民政局合作成立国内首家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学校推进的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共赢互助的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合作。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整体办学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健康领域的探索与发展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承担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文件制定工作。2017年,学校被列入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第一批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获批宁波市试点特色学院。学校现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宁波市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已逐步建设成为服务于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年科技服务到款逾600万元,年社会培训16000余人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还是本科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还是本科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学校,该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浙江省五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

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地处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北仑港区组成的宁波北仑新区,下设8个二级学院,形成与浙江省和宁波市主导和优势产业高度匹配的智能装备制造类、应用化工类、电子信息类、港口物流电商类等6个专业群、33个专业,打造了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机电(海天)学院是宁波市特色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多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和“跨界、跨境、跨专业”的“三化三跨”为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战略。创新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区校合作、院园融合”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校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携手成立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宁波服务外包学院、宁波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与县级区余姚市政府共建中高职衔接的阳明学院,共同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学校紧紧围绕临港制造及港口后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海天集团“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力推进综合性跨界、跨专业机构建设,与市总工会、人社局共建“卓越技师学院”,建设服务外包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港口物流学院、模具学院等一批对接区域经济模块的产业学院,重点服务省、市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学校大力开展“生产线上科研”,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中小微企业“种技术”和“企业技术管理门诊”专项活动,与宁波港等合作共建市劳模(技师)创新工作站、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乙烯工程碳五碳九下游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与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共建“发展中国家职教研究院”,与宁波市共建职教研究中心,与北仑区共建共管图书馆,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和文化引领高地,并为国家和地方职教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学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获“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创新成功教育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形成成功大学、思源基金、班集体特色项目、校友名片工程、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其中,“思源基金”先后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宁波慈善奖”、第二届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及浙江省创业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被评为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联合评审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探索海外办学,促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通过特色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迄今已为来自110个发展中国家的1500余名教育及产业界官员进行培训,在贝宁成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市教育局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