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

发布时间:2025-01-01 22:43:52来源:中职中专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

今天给各位分享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哪里

芦淞校区: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芦淞路136号,云龙校区: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智慧路、88、号。

研究生是硕士学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类型。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推荐免试、申请考核等方式来进行招生;在职人员读研在2017年以前指的是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等方式进行招生,传统在职研究生不具有研究生学历仅有学位证书;从2017年起,传统在职研究生取消,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础上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录取分数线,实行相同培养毕业标准,毕业时同样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双证,两者仅学习形式不同,学历类型均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两者学历证及学位证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分布校区

芦淞校区。云龙校区。

1、根据查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芦淞校区:护理学院护理、助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中药学、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制药专业。

2、云龙校区:中医学院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养生保健、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保健学院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

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1960年,其前身是1934年创办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90年、2002年原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先后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经过45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和留学生教育的中医药高等学校。

一、基础建设

学校有北校区、南校区、含浦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1392亩,校舍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生均37.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92.50万元,生均11638元。学校建有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藏书99.67万册,各类中外期刊2252种,生均适用图书105.5册;数字化文献镜像容量近3TM,覆盖全部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设有23个基础教学实验室,1个SPF实验动物中心,30个科研实验室,其中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基本设置

学校设 11个学院、 3个部、 10个研究所、 6个中心、 1个图书馆、 7所附属医院。

11个学院: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湘杏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个部: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体育工作部。

10个研究所:中医诊断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内科病研究所、中医外伤病研究所、中医五官科病研究所、药膳食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6个中心: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皮肤疮疡病中医医疗中心、湖南中药超微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7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人民医院、附属常德医院、附属衡阳医院。

学校办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湖南中医杂志》两种公开发行刊物,均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

三、专业设置

学校坚持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适度发展理、工、管、文等中医药相关学科专业的原则,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英语等17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和药学专业为湖南省热门专业。此外,中医学专业除开设五年制本科专业外,还开设了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和医学英语4个专业方向。

四、办学规模

学校有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4个办学层次,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学校办学规模逐年适度扩大,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116人(其中本科生6956人,专科生160人),研究生817人(其中境内研究生706人,境外研究生111人),成人教育学生1908人,留学生311人(其中本科生51人,研究生111人,非学历教育学生149人)。

五、学科建设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7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设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13个,硕士点16个。中医诊断学学科以郭振球、朱文锋教授等著名中医学家为首,开展了中医微观辨证、中医病证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六、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7人,外聘教师156人,生师比为12.9:1。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4.94%,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3.2%。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3人,硕士学位者3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的比例为60.58%。学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4人;有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174人、国家级名老中医21人、省级名老中医31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七、科学研究

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664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7项,国家“十五”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5项,教育部科研课题7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7项,省、厅级科研课题398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与企业合作项目61项,科研经费累计10532.7万元。共获得科技成果奖383项,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2项。主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共3部。学校近5年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部省级课题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承担国家规划教材主编11部,副主编25部。

八、医院建设

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病床4173张,其中直属附属医院病床数为2226张。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衡阳医院和附属常德医院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7所中医医院之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医院。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其中国家级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21人,正在实施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中医人才研修项目研修学员3人。附属医院拥有肝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等4个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设有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九、科技产业

学校注重科技产业的发展,拥有2所校办合资企业—湖南国华制药厂和湖南春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校办企业年产值6000余万元。科技开发以中药新药开发为主,先后开发中药新药48个,科技成果转让38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6800余万元。以蔡光先教授为首研制开发的“超微速溶中药”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成果转让费达3600万元。

十、对外交流

学校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境外学生,为适应对外交流和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需要,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和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已完成了5期国际针灸培训班的培训任务,为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300多名针灸医生。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挪威、瑞士、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加拿大国际中医学院、香港东华三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札幌青叶针灸专门学院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十一、办学特色

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一,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在中医证候规范化、辨证微观化和四诊客观化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并在全国中医院校最早建立临床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二,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大胆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立两个基础(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并构建其相应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

高校代码:

所在省市:湖南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5381000

学校传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在哪电话网站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级高等学府,也是湖南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系方式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芦淞路136号

联系方式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概况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株洲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9年,1986年更名为湖南省株洲中医学校,1990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升格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湖南省政府举办,行政管理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业务主管为湖南省教育厅。

学校地处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福地、动力之都、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株洲市,距省会长沙仅30分钟车程。现有株洲芦淞校区与云龙校区两个校区,占地共700余亩,总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3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5.8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近50万册,电子期刊5000种,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已建成。校园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房及大礼堂等文体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430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达60%以上;有二级教授3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3人,有省级医学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省市名中医、核心专家等30余人。

学校以“仁和、精诚、笃行、致远”为校训,继承发扬炎帝开拓进取、求索创新、奉献为民的无私精神,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技能、全面育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面向基层、中医药行业及康复保健机构培养了大批医药、护理、康复技能型优秀人才,已成为我省基层中医药适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人才,诞生了一大批杰出校友:有株洲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康华、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跃能博士、汉方国药董事长杨勇、最美护士何瑶、最美乡村医生潘检根和大学生“村官”李黎、“青春正当时、三湘追梦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刘礼龙等。学校毕业生年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比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些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株洲市等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多次获团体及个人第一名或一等奖的好成绩。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护理(中医护理方向)医药卫生大类2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医药卫生大类3中医养生保健医药卫生大类4中药制药技术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5康复治疗技术医药卫生大类6护理医药卫生大类7医学影像技术医药卫生大类8助产医药卫生大类9针灸推拿医药卫生大类10药学医药卫生大类11药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12护理(涉日护理方向)医药卫生大类13中医学医药卫生大类14护理(康复护理方向)医药卫生大类15中医骨伤医药卫生大类16老年服务与管理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17中药学医药卫生大类18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19医学美容技术医药卫生大类20中医康复技术医药卫生大类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关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