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证执业范围

导航

培训新闻 > 职业考试 >

母婴保健证执业范围

发布时间:2025-01-04来源:未知

母婴保健证执业范围

  母婴保健证执业范围有很多,其中包括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婴儿沐浴、衣物更换、尿布更换、婴儿抚触、婴儿体操以及婴儿体格发育监测等关键保健事项。此外,该证书也涵盖了生殖保健服务的提供,例如节育手术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关键领域。

  母婴保健证项目背景

  母婴保健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属于家政服务的一种,也可以延伸到医院和专业机构。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新一代科学育儿理念的推广,年轻父母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婴幼儿护理、母婴护理、产后康复的需求持续呈现刚性增长,母婴护理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内服务业提质扩规模的意见》(国招发[2019]30号)精神,加大岗前培训和“再加热”培训力度。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妇幼保健与健康服务业的规范、高质量发展,特面向社会推出健康与健康技能人才“妇幼保健教师”培训班。

  持有母婴保健证的就业方向

  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等。

  社会机构——幼儿园、婴儿看护、妇产中心、国内妇产护理单位等。

  医疗器械行业——服务于婴幼儿、产妇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其他单位——与妇幼保健、婴幼儿保健等有关的个体经营单位。

  母婴保健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1. 孕前指导:为育龄妇女和拟怀孕妇女提供常识性保健服务和指导;

  2. 孕期保健:根据孕期的早、中、后期提供阶段性保健,科学指导孕妇孕期的营养和用药,指导孕妇产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准备,帮助准备母婴用品;

  3. 胎教指导:对孕妇进行营养、音乐、语言、运动、触觉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4. 产伴:了解产前时间,掌握分娩流程,根据产程各阶段临床表现做好分期保健,做好产妇心理压力调节和情绪调节,争取自然分娩;

  5. 产褥期保健:预防产后出血,做好产褥期保健、营养和心理保健、产后回访和产后随访管理,做好计划生育和新生儿早期喂养工作;

  6. 哺乳期护理:指导营养、用药、乳房护理、避孕、哺乳期母婴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指导母婴生病时的喂养;

  7. 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掌握母乳喂养技能,预防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8. 新生儿保健:指导新生儿的生活环境和运动,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9. 计划免疫:根据婴儿免疫的特点,预防传染病和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

  10. 常用母婴保健技巧:指导产妇保健操、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婴儿洗澡、穿衣脱衣、换尿布、婴儿抚摸、婴儿体操、婴儿身体发育监测等常用保健事项。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