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导航

大学分析 > 师资力量 >

2024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4-11-03 03:10:47来源:

2024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探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实力与魅力

想要了解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实力和魅力?让我们通过学校的详细介绍和办学层次来一探究竟: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概述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共识后创建的一所独特的中外合作大学。由深圳市人民、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同合作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所大学肩负着国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提供精英教育,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为中俄战略合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杰出的创新人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办学层次

尽管这所大学并非985或211工程的一部分,也不是双一流大学,但广东省对其大力支持。学校创建于2014年,目前尚未有博士点和硕士点,但学校类型为综合类,办学层次为普通本科。

人才培养

学校以高精尖为教育发展方向,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历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采用中文、俄语、英语三种语言进行教学。招生录取方面,学校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631综合评价”模式。被录取的学生将在莫斯科大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同步注册,同时获得两校学籍。本科生教育按照国家办学协议颁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学历学位证书和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则按照莫斯科大学的培养方案进行,并颁发莫斯科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办学特色与学科专业

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托莫斯科大学的学科优势,学生将接受扎实的教育培训,并在未来学术发展中逐渐显露优势。课程采用小班教学,中英俄授课,研究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师生互动交流。学校致力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掌握俄语、精通专业、了解中俄两国国情文化的专门人才,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作为一所独特的中外合作大学,凭借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中俄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原文进行的伪原创改写,希望您能满意:

学校根植于莫斯科大学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产业特色以及深圳市的创新氛围,致力于推动中俄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同时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学布局。目前,学校已开设了五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专业方向和两个博士专业,国际生比例超过一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位于龙岗区大运新城的核心地带,拥有广阔的校园面积和现代化的建筑群落。校园规划以保留自然山体绿地为核心,形成以前广场、中心广场和人工湖为主体的景观轴线。主楼高耸入云,与莫斯科大学主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共21层,顶部的五角星更是被誉为“深北莫之星”。整个校园拥有三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学校拥有三栋教学楼、两栋实验楼和六栋宿舍楼,可容纳五千名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宿舍楼配备了公共自习阅览室、储物室和洗衣房等便利设施,本科和研究生宿舍分别为四人一间和两人一间,设有独立卫浴。学校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餐饮服务,以及书吧、咖啡吧、超市、自动售卖机等生活设施,确保学生在校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校警务室和医务室全天候值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和安全保障。

学校重视学生的文体活动,建有多功能的体育设施,包括标准的400米跑道、田径赛场、室内游泳池、室内外篮球场和学生活动中心,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毗邻大运中心的优势,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专业体育活动。

回溯学校的发展历程,其重要时刻历历在目。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签署备忘录,支持莫斯科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深圳合作办学。此后,深圳市、莫斯科大学及北京理工大学相继签署合作协议。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学校在2016年举行奠基典礼,并正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设立。随后的开学典礼更是备受关注,中俄两国元首分别为其致贺辞。随着时光的推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建设不断得到推进和强调,前景光明。伪原创后的内容如下:

新校园落户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办学事业开启崭新篇章

2024年9月的一个晴朗日子,新校园迎来了迁入新址的重要时刻。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成为我们的新家园,这里将开启办学的新篇章。

时光回溯至2024年9月1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签署《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这份公报再次强调了双方合作的决心,明确指出要加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建设步伐。这座新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时光流转至同年秋季的某个日子,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她在深入了解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后,给予了重要的指示和建议。她的到来不仅是对学校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鞭策。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摇篮。每一次历史的瞬间,都为学校的未来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色彩。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