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表
发布时间:2024-10-20 07:12:27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等学府,以其强大的理工科实力和优秀的软硬件设施,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要想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首先需要了解并达到其录取分数线的要求。请留意我校官方发布的最新录取信息,以下是具体录取分数线的情况:
**上海科技大学2024年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概况**
在2024年的高考中,上海科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录取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北京,针对综合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4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第3136名;而在天津的综合类录取最低分数则达到了**66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第2972名。在贵州的理科专业中,上海科技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0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第1853名。
各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会根据年份和专业的不同有所调整,也请大家持续关注具体的分数线变动情况。针对部分省份在2024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尚未公布的情况,以下列表将提供更详细的分数线信息:
| 年份 | 省市 | 科目类型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 --- | --- | --- | --- | --- | --- |
| 2024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提前批A段 | 普通类 | 646/3136 |
| 2024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提前批A段 | 综合评价 | 664/2972 |
| 2024 | 贵州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类 | 606/1853 |
**上海科技大学在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概览**
在过去的2024年高考中,上海科技大学也公布了其录取分数线。具体数据如下:
上海科技大学在高考中始终保持着公正、公平的录取原则,各位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我校官方网站查阅历年来的具体录取分数线数据。这不仅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依据,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上海科技大学的招生政策及要求。我们也会不断更新最新的录取信息,以便大家及时了解我校的最新动态。
上海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科技知识。想要加入这所学校的大家庭,就需要先达到其严格的录取标准。请大家保持关注我校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以获取最准确的录取情况。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之用,如有出入请以我校官方信息为准。以下是对原内容进行的大幅度改写伪原创: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2024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提前批A段 | 640 | 3131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642 | 1939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642 | 1939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642 | 1939 |
2024 | 甘肃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600 | 1414 |
2024 | 贵州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612 | 1612 |
2024 | 河南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641 | 6621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639 | 4524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上海科技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于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2024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的校园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 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了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它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并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已选聘622位教授,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7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学校还设立了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大科学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了学研结合、学创结合,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 相关文章编辑推荐热门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