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

导航

大学分析 > 师资力量 >

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

发布时间:2025-01-10 14:29:20来源:

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

偏僻的乡村小路上,一个人正低着头,缓缓独行。这是一位中年男子,黑发与银丝交织,胡乱地堆在头上,书生妆扮的长衫大褂早已分不出原本是什么颜色,黝黑的面庞遍布着岁月的痕迹。他的生活显得穷困窘迫,心中的悲怆像打翻了一碟墨般浓厚,越抹越沉重。

“第三十五次了”,他喃喃道。乡试他已参加了三十几次了,几天前那是第三十五次,这么久过去也杳无音信,定是又名落孙山。这是范进,一位为了功名奋斗了整整三十四年的男人。自记事起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别人十年寒窗,他又何止十年!而如今,他想想自己,已五十有余,原来一同考试的考生们,如今早已一个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了,而自己,却仍一事无成。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与参加科举,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想起家中的忍饥挨饿的老母与娘子,他懊恼地抓了抓自己的乱发。

老母养育自己几十载,他自是早已发誓要让她过上好日子。而娘子,是镇上杀猪为生的郑屠户的女儿,当时迎娶时千保证万保证,一定考中举人,让她享福。可如今,结发二十余载,没有让她过上一天无忧无虑、衣食无忧的日子。而郑屠户,这些年来对他的态度也每况愈下,前两天还吆喝着让女儿跟自己回家,骂得他狗血淋头。他自然是没有还嘴,但心里五味杂陈。

这么想着,不觉走到一条小溪边,看着溪中自己沧桑的面容,又想起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愈发觉得生无可恋、死无可惧。于是闭上眼睛,往前一倒。

“且慢”。一声浑厚的呼喝把他唤回现实中,睁开眼,一根鱼竿正挡在自己身前。他诧异地回头,仅隔自己不远处的鱼竿的主人正微笑望着他,那是一个精神饱满的老者,眼神保持着在这个年纪很少有的清亮。

老者收回伸长的鱼竿,问他:“怎么了?何事竟会让你寻短见?”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他忽然就对老者有种不同寻常的好感,便一五一十地说了:“我叫范进,自五岁起便会背诵。”说到最后不由得捶胸顿足,“老天为何不帮我?老天,你对我不公啊!”而后掩面而泣。

老者叹了口气,轻拍了拍他的背:“孩子,不是上天对你不公,而是你自己看不穿啊!”见范进惊慌地抬头看他,他便接着说下去:“你说你不停地参加科举,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你以为这仅仅是你的才能有限的问题吗?官场黑暗、近墨者黑、近浊则浊啊!何苦进那大染缸呢。”落进愣住了。

“你是说……”

“我是说,即使你考上了又如何?能改变什么呢?你考科举的初衷难道不是兼济天下为民吗?可这样的世道你觉得自己真的可以么?”

“可是……”

“你看这周围的景色,不正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吗?为何要投身于黑暗污浊的官场呢?像老头子我这样的垂钓碧溪,不是十分惬意吗?自由、淡静,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不是的,不是的!”范进努力地想要争辩,“考上了科举,我娘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娘子就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老丈人也不敢再骂我了!我就可以吃饱饭了,不用饿肚子了!什么官场黑暗,什么尔虞我诈,事在人为啊。我做官,一定会做个好官!”

“我也做过官,也有过仕途理想。”老者幽幽地说,“可是那里实在不适合我啊,所以我离开了。”

范进突然注意到旁边的鱼竿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陶”字。他愣住了,“您,您是大诗人陶渊明?”

“范老爷!范老爷!”老者还未开口,一阵急促的呼喊远远传来。回头一看,是一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男子跑了过来。**陶渊明与范进的命运交错**

在镇上的一角,范进认出了王权,一个平日里对他吆五喝六的人。“王权,你为何如此?发生了何事?”王权面带讪笑,透露出一个不寻常的信息:“范老爷,您高中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范进耳边炸开。他一时间难以置信,瞪大眼睛,面露错愕之色。内心狂喜与不可置信交织在一起,让他仿佛置身于梦中。他拉住了恰巧路过的陶渊明,“诗人啊!我中了!这是真的吗?”陶渊明只瞥了他一眼,似乎对于这样的喜讯已经司空见惯。

范进身着锦衣,满脸喜色,但不小心跑掉了一只鞋也全然不觉。王权紧随其后,关切地提醒:“范老爷,您慢些,小心摔倒。”

与此一位老者目睹了这一切,他轻轻叹息:“人各有志,你做你的官,我做我的渔夫。瞧,我这鱼上钩了。”他猛地一提鱼竿,一条活鱼跃出水面,老者开怀大笑。

而另一边,陶渊明的形象则更为深入人心。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周国平曾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这正是陶渊明的写照。他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礼仪,只有内心的平静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陶渊明给予了范进正视自我、认清自我的力量。当年他初入官场,满怀期待与热情,但很快便感到迷茫和失望。他冷眼旁观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和尔虞我诈,最终选择离开,寻找自己真实的内心。他的那句“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是他最有力量的呐喊,是他坚持自我、不愿被物欲所迷惑的证明。

陶渊明还教会人们如何挣脱束缚,寻找新的生机。他多次出仕又多次隐居,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内心的尊重和追求。他的灵魂在泣血中挣脱了往昔的束缚,在过去的铁链里找到了新的生机。

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处灵魂的栖息地。沈从文的话让他成为了人们的指路明灯,“有些事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尽头。”遇见陶渊明让人们找到了内心的安宁,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了栖息地。

他的生活态度让人思考: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忘记了内心的真实需求?是否应该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在忙碌的世界中,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寻找那一片净土,让灵魂得以解脱,得以安生。

无论是范进的得意还是陶渊明的淡泊,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道理。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或许我们都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许在某一天,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净土。改写后的伪原创内容如下:

提及淡泊名利,不得不提及诗人陶渊明,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隐逸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写道:“少年不适应世俗的韵调,本性所爱却是山林溪谷。”在《归去来兮辞》里,他感慨道:“认识到迷路不远,醒悟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而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又描述了自己日常耕作的情景:“早晨起来管理田园,带月锄头归家。”

在古代中国,“追逐名利”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人们都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实现人生巅峰。然而陶渊明却梦想着回归田园生活,这是否显得与他的时代格格不入?实际上,陶渊明的梦想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曾提到:“种豆于南山之下,草盛而豆苗稀疏”,这说明他并非擅长农耕。起初,他也曾满怀热血,有着伟大的抱负。但晋朝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当时的官场中,相互倾轧争夺权力的氛围十分激烈,陶渊明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除了社会环境的压迫,陶渊明自身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自视清高,孤芳自赏。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曾到离家不远的彭泽担任县令。他的上司派来一位粗俗傲慢的官员视察,这位官员要求陶渊明在细节上严格遵守礼节。身边的人告诉陶渊明:“要见这位官员必须注重仪表,态度谦卑,否则他会在上司面前诋毁你。”一贯正直清高的陶渊明无法忍受这种待遇,他感叹:“我宁愿饿死,也不愿为了五斗米的薪水向这样的人弯腰。”于是,他愤而辞职,离开了仅担任了八十几天的彭泽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涉足官场。

离开官场的喧嚣,陶渊明真正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远处村落温暖人心,田间烟霞依依不舍。狗吠深巷中回荡,鸡鸣桑树巅鸣叫。”名利与品德,陶渊明两者皆重视,但在无法兼得时,他选择了舍弃名利而坚守道义。

这篇关于陶渊明的文章由我爱搜学整理,旨在展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淡泊名利的价值观,供参考。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