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专业介绍

导航

职业学校 > 重庆职校 >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5-05-15 22:03:34来源:高职搜学网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专业介绍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专业深度解读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航空服务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政治素质、遵纪守法、重视礼仪的学生,同时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基础。学生们将熟练掌握航空服务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公关、协调及灵活应变能力,以便为旅客提供高品质的机场客服、安检、值机、商贸等地面服务,或为航空公司、航空票务公司、高速动车、部队宾馆等相关领域提供管理或服务。

航空服务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民航服务礼仪、形体训练、民航乘务英语、化妆、医疗常识与急救等。学生还将学习客舱设备与管理、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技巧、航空公司市场营销、航空运输地理以及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体检是进入航空服务领域的重要一环。参加体检后,学生需等待体检结果。若体检合格,一般还需参加由公司相关领导参与的集体面试。面试过程中,会对学生提出问题,以评估其应对能力和职业素养。

随着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预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和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也将快速增长,这表明航空服务领域将有巨大的需求。

除了航空服务专业,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还开设了多个热门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管理、会计学、学前教育等。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具有示范性的职业教育学校。作为黔江区人民主办的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该学校的办学理念创新,设施设备齐全,管理依法规范。学校教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几年前的150余人增长到现在的近600人。在籍学生规模也从近1000人增长到近10000人,实现了从市级重点到国家级重点再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跨越。学校还荣获了多个荣誉,是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等。其中,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单位更是为学校增添了国际色彩。

重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航空服务专业及其他专业都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是培育未来行业领袖的摇篮。

希望这篇改写后的文章符合您的要求。深度推动素质教育,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实行了独特的“双重身份”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的培养,更着重于德育工作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德育工作始终被置于首要位置,并深入开展了“三礼”教育、“四爱”教育、“四心”教育和“四实”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礼仪,更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等重要品质。

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为重视,特别是以“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文化建设旨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扬。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习能力教育。这些举措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色,大多数学生在世界500强及全国知名企业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稳定就业率更是高达90%以上。在升学方面,高考对口升学率逐年攀升,尤其在2015年,对口升学上线率达到了惊人的100%,本科上线率也达到了78.3%,在渝东南地区乃至全市都处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有3名学生分别在重庆市对口升学的计算机类、机械类、电子技术类中荣获第一名。

在技能竞赛方面,学生不仅在国内的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更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市级文明风采大赛,共获得352项奖项。

与此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方面也表现出色。学校积极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努力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实习就业学生达3000余人,其中向区内各行各业输送的实习就业学生近1000人。学校还与当地的多家企业合作,组建冠名班、订单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年均为地方行业、企业和基层培训中短期学员2000人以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学校的艺术团每年都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下乡”活动,将政策、科技、文艺送到乡村,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它也为黔江新城的人气集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所学校以其出色的教育质量和强大的贡献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