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开设模具制造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5-01-09 23:21:58来源:高职搜学网
一、贵阳开设模具制造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
在贵阳地区,提供模具制造专业的中职学校包括:
1. 贵航技工学校
2. 贵州省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3. 贵州机械职业技术学校等。
二、学校详细信息及简介
1. 贵航技工学校
贵航技工学校是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的前身,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该校是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并获得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称号。学校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大山村,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专注于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
贵航技工学校与贵阳市小河区职业教育中心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被贵州省总工会批准为“贵州省示范性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学校的专业设置广泛,包括机械制造工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等多个领域,是培养技师的摇篮。学校占地面积广泛,拥有两处校区,共计三百多亩地,建筑面积达八万多平方米。
2. 贵州省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该学院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红江村。作为一所专业的中职学校,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模具制造专业教育。详细的简介和地址信息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查询。
3. 贵州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机械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六枝那平路120号。这所学校也是提供模具制造专业的重要教育机构,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设施。
三、各校教学特色与成果
各校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年来,各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高位,许多毕业生在企业中取得了杰出的业绩,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贵阳地区的多所中职学校为模具制造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各校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学校将继续为模具制造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一、贵州航空工业技术教育中心
该学院以“德技双修、知行合一”为校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德育为根本,以技能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其教育目标是为中航工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自创建至今的三十多年里,已为航空工业及省内外各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两万多名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2006年,该学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0年又得到贵州省教育厅的认可,被批准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当前,学院正紧抓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采取“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军事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策略。不仅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不断投入和升级,更是在教学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力求推动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二、遵义航天技术职业学院中专部
遵义航天技术职业学院,地处历史名城遵义,是贵州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该学院由贵州省批准组建,教学业务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日常管理则归属贵州航天管理局。
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84年原航天工业部批准成立的贵州航天职工大学以及1976年国家劳动部批准的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历经多年的发展,学院于2014年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被省人民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的名号。
学院现拥有新蒲校区、虾子校区、洪江河校区和延安路校区四个校区,总固定资产达1.28亿。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逾14000人,其中高职类学生近11000人。学院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30多万册,并设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
学院依托航天资源,传承航天文化,以工科为主干,突出机械、电子等专业,同时发展计算机、管理和艺术等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多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共计63个高中职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更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的称号。
三、贵州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78年,原名为煤碳工业部六盘水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这所学校是专为西南三省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中等技工学校。
该校在1988年经过贵州省劳动厅的评估验收后被评为“合格技校”。在1991年的全国煤机技校评估中更是获得了“达标准单位”的称号。学校被贵州省定为第78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校占地43.8亩,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食堂等完备的设施。同时拥有可供200人同时实习的实习场地和各种实验室。教师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45名,其中不乏高级讲师和实习指导师。多年来,学校开设了近二十个专业(工种),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4000余名毕业生。
以上三所学校均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办学、深化教育教学革新的理念,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拓宽市场渠道,稳步发展教育事业。我们注重入口与出口的双向优化,确保招生质量的更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样的办学策略使得学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自九九年开始,学校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知名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就业安置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从而开创了从办学到就业安置的一站式服务新局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创新性的办学方式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校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校在社会服务和文化贡献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现了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和影响力。这样的办学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