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4年高职单招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01 06:50:33来源:中职中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3.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H2O而不是CO2
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发生交叉互换B.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导致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6.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CO2﹒mg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的物质a是,图乙中产生大量能量的阶段是(填图中字母).
(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层生物膜.
(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
(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4klx瞬时提高至8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8.某植物的花色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基因型 AA_ Aa_ aaB_
aa_C
aa_D_
aabbccdd请回答:
(1)白花(AABBCCDD)×黄花(aaBBCCDD),F1基因型是,F1自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2)黄花(aaBBCC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种.黄花中纯合的黄花占
(3)欲获得表现型及基因型种类均最多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9.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B是.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这种调节属于调节.
#p#分页标题#e#(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10.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动.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
(4)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该培养基具有作用.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样应从_环境采集.
(3)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采用、.
(4)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法接种,通过统计平板上的数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5)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请指出此过程的原理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等发酵条件,利用醋酸菌可得到果醋.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
12.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图四表示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
(2)图2中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的过程,才能使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填“体内”或“体外”)完成的.
(3)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载体能特异性运输物质.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解答】解:A、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的本质是不同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具有特异性,结构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特异性,所以它们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激素能与靶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B正确;
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错误;
D、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杆状的染色体,遗传物质较为集中,有利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彼此分离,而染色体成细长的丝状,很难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p#分页标题#e#【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蛋白质鉴定、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3﹣4滴CuS04溶液,溶液呈紫色,故A选项正确;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防止解离过度,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故B选项错误;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选项错误;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酶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后与底物溶液混合,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3.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实例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解答】解:A、分析图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运输,A错误;
B、乙醇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
C、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动力是浓度差,则细胞产生的能量不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C错误;
D、图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H2O而不是CO2
【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A正确;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B正确;
C、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但未定量分析,C错误;
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
故选:C.
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发生交叉互换B.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导致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
【解答】解:A、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A正确;
B、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着丝点没有分裂前,仍有染色单体,B错误;
C、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p#分页标题#e#【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答】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要严格“去雄”、“套袋”,进行人工授粉,A错误;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正确;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C正确;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杂交,D正确.
故选: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CO2﹒mg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的物质a是[H],图乙中产生大量能量的阶段是C(填图中字母).
(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
(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4klx瞬时提高至8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基本不变(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图乙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A表示第一阶段,B表示第二阶段,C表示第三阶段,①表示氧气,②表示水.
图丙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图中看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饱和点不同.
【解答】解:(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因此图甲中物质a是[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能够释放大量能量,即在线粒体内膜中能够产生大量ATP.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依次需要穿过两层线粒体膜,两层细胞膜和两层叶绿体膜,即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
(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够释放大量能量,该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均能够产生CO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在光照强度为4klx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如果将光照强度由4klx瞬时提高至8klx,光合速率不变,因此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1)[H]C
(2)6
(3)线粒体内膜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4)基本不变
#p#分页标题#e#8.某植物的花色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基因型 AA_ Aa_ aaB_
aa_C
aa_D_
aabbccdd请回答:
(1)白花(AABBCCDD)×黄花(aaBBCCDD),F1基因型是AaBBCCDD,F1自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2)黄花(aaBBCC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26种.黄花中纯合的黄花占
(3)欲获得表现型及基因型种类均最多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某植物的花色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花基因型为AA_,乳白花基因型为Aa_,黄花基因型为aaB_、aa_C、aa_D_,金黄花基因型为aabbccdd.
【解答】解:(1)白花(AABBCCDD)×黄花(aaBBCCDD),F1基因型是AaBBCCDD,由于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因此F1自交后代为白花AABBCCDD:乳白花AaBBCCDD:黄花aaBBCCDD=1:2:1.
(2)黄花(aaBBCCDD)×金黄花(aabbccdd),F1基因型是aaBbCcDd,F1自交,F2中基因型有3×3×3=27种,金黄花基因型有1种,故黄花基因型有26种.黄花中纯合的黄花有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共7种基因型.F1aaBbCcDd的雌雄配子各有2×2×2=8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8×8=64种,除了金黄花(aabbccdd)外,结合成黄花的方式有63种.因此黄花中纯合的黄花占
.(3)欲获得表现型及基因型种类均最多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有A和a、B和b、C和c、D和d,故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
,乳白花的比例是,金黄花的比例是×××=,黄花的比例是1﹣﹣﹣=,所以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故答案为:
(1)AaBBCCDD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2)26
(3)AaBbCcDd乳白花
9.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肾上腺素.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p#分页标题#e#【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
【解答】解:(1)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另一方面,下丘脑还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分别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发挥协同作用促进代谢.
(2)寒冷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该过程既有神经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因此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l)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
(2)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减少反馈
(4)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0.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9.0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动去掉B和C.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以人类最在益的部分.
(4)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图2是碳循环图解.
图1中,I、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每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无机环境,D和E为消费者.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
(2)Ⅱ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所以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为15.0﹣0.5﹣3.0﹣2.5=9.0百万千焦.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指的是捕食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由图2可知A为生产者,D和E为消费者,所以去掉B和C即可.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以人类最在益的部分.
(4)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故答案为:
(1)信息传递
(2)9.0去掉B和C
(3)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以人类最在益的部分
(4)物质循环再生
(5)次生演替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样应从高盐_环境采集.
(3)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4)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数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p#分页标题#e#(5)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请指出此过程的原理是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酒精发酵.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氧气、温度等发酵条件,利用醋酸菌可得到果醋.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2)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解答】解:(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说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样应从高盐环境采集.
(3)对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一般进行干热灭菌.
(4)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数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5)制作果酒的原理: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酒精发酵.而果醋发酵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温度由18~25℃改为30~35℃.
故答案为:
(1)选择
(2)高盐
(3)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4)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数目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酒精发酵氧气、温度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
12.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图四表示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抗原X.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图2中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获能的过程,才能使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体外(填“体内”或“体外”)完成的.
(3)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原生质体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④⑤(⑥).
【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胚胎分割移植.
【分析】1、图1所示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小鼠的B细胞经过免疫,再与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同时具备了分泌抗体和无限增殖的能力.
2、图2所示为胚胎工程中的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精子只有经过获能处理后才具备使卵细胞受精的能力.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切割后,每个部分都可以再发育成一个个体.
3、图3分析,①表示去除细胞壁,②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③表示再生细胞壁,④表示脱分化,⑤表示再分化,⑥表示移栽.
【解答】解析:(1)图1是制备抗X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要想获得分泌抗X抗原的抗体,需要对小鼠注射相应的抗原即X抗原.融合后经筛选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具备双亲细胞的遗传特性,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两类细胞融合需要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需要细胞培养技术,所以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p#分页标题#e#(2)图2精子需要成熟和获能的过程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以在体外进行胚胎分割,胚胎分割需要对囊胚中内细胞团均分.以上操作过程都在体外进行.
(3)图3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就是制备原生质体,可以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植物细胞壁分解掉.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植株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过程.
故答案为:
(1)抗原X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获能内细胞团体外
(3)原生质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