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2024年报名条件、招生对象
发布时间:2024-11-03 18:42:44来源:中职中专
学校始建于1984年9月, 原为“荔波县职业高中”。1985年9月改称为“荔波县职业中学”。1988年改称为“荔波县民族职业中学”。2001年增设“荔波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的报名条件,供大家参考了解。
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招生要求坚持充分展示、多元评价、择优录取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前提下,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关注学生的可塑性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报名条件1、在县教育局统筹全县普高、职高协调发展,给予我校招生在政策与经济大力支持的大环境下,学校积极对接各初级中学及时掌握初中毕业生去向,对初中毕业生入读中职率达到与入读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的学校,除教育局给予表彰和重奖外,学校再给予相同数额的重奖。
2、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联合办学等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的招生办法和做法。
3、把每年3-8月份定为招生宣传月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4、在巩固2008年招生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资助中职学生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契机,抢抓机遇,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克服困难,牢固树立人人招生,常年招生的思想,任务分解到科室、教研组并负责落实到人,并与初级中学结成对子,抓好“初级中学保招生,职业中学保控辍”工作。
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报名方式本年度县职高只实行秋季招生,以学生填报中考的志愿为依据,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根据招生指标任务数录取。一经录取,任何学校不得再次录取。对往届初中毕业生凭毕业证和政审考查免试注册入学。
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注意事项社会培训结合主干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劳动、扶贫、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大力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培训、返乡农民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各种培训。要加强培训与鉴定工作,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培训的引导作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简介2005年9月改称为“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同年11月经教育部认定升格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6月创建校办产业“荔波樟江驾驶培训学校”,同年7月经黔南州教育局批准挂“黔南旅游学校”名牌,面向全州招生。2009年1月经教育部认定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社会短期培训,实行 “一套班子、四校合一(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荔波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荔波樟江驾驶培训学校、黔南旅游学校)”的管理模式。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00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1942人,社会短期培训年均1760人,学生就业率92%。现有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82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60人、高级职称13人、“双师型”比为62%。开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四个个重点专业,开设有计算机技术应用,服装制作工艺,农学,农机应用与维修”四个一般专业。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品德为先、技能为本、艰苦创业、乐观向上”为校训,以“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为主要办学目标,采取“2+1、1+2、1.5+1.5”等办学模式与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名校强校联合办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被黔南州教育局评为“中等职业学校先进单位”;2007年5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同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黔南州教育局评为“绿化先进学校”,并获2008年荔波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6月被黔南州人民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2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进入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行列,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推向前进。
总结 #p#分页标题#e#以上就是邦博尔招生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荔波幼儿师范职业高级中学的报名条件,学校坚持充分展示、多元评价、择优录取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前提下,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关注学生的可塑性和后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