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长刘学民在第二学期期末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4-11-03 19:28:50来源:中职中专
2020年第一学期的各项工作即将结束,今天的会议就是总结工作,安排部署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今天参加我们大会的还有2020年新入职近百名新员工,在此,对大家加入城科这个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
刚才,大家通过视频简要回顾了今年的各项工作。总的来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十三五”规划的中心目标和任务,大力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把握正确办学方向。自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为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切实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逐级传导压实管党治党责任,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展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并于5月中旬制定并印发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6月中旬开展了基层党建专题专项检查,同时,按照上级党委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于6月下旬制定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方案》,目前,各项整改工作均在落实中。
2.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修订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等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按照《关于开展第六批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工作的通知》,申报了“依法治校示范校”;顺利通过了民办高校2020年度检查并取得良好成绩。
3.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转型试点课程,今年,学校首次进行遴选转型试点课程工作,共计成功申报35项,超额完成10项。并在5月份出台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型试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了“特色小镇”方案设计竞赛,完成了市级特色专业建筑学检查验收工作并顺利通过。组织参加了教育部及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组织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积极展示了学校转型发展建设的成果。
4.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扎实开展文化品牌建设。学校以新媒体平台、实践活动、人文素质课堂、团校培训、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为主要载体,全面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开展了“第九届春季田径运动会”、首届“舞动青春”校园舞蹈大赛、“三走”活动、“校园十佳歌手”、读书征文比赛、国学经典诵读表演、读书日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怀梦想,致远方”主题毕业典礼,获得各界广泛好评与赞誉。
5.规范宣传和就业管理,扎实推进招生和就业工作。学校精心挑选事业心、责任心强的教职工组成了精干的招生宣传团队,开展招生宣传培训,组织深入招生区域、生源校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了招生宣传工作。不断完善就业“院校两级管理”体系和就业评价体系,建立完整的创业就业指导体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引导,实现创业就业指导全程化。2017届毕业生共5207人,其中本科4419人,专科(高职)788人。截止6月30日全校总计已就业4808人,离校就业率92.34%,其中本科92.37%,专科92.13%。
6.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出台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励措施;积极组织学生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0项;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节,包括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暨启动仪式、创业大赛等环节,着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7.加强教育培养,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本学期,学校第二期青年骨干班开班,开展了各类主题的读书活动、讨论会、专题讲座共计6场。为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制度鼓励全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热情,使青年教师练就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切实加强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和修订完善了《学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并全校范围内印发了《2020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为加强对干部培养教育和考察,成立了党校。
#p#分页标题#e#
8.加大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2020年21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了建筑学院的改造、土木学院二食堂负一楼实训室、经管学院大经管生态圈一期、艺术学院图书馆负一楼教学和展览空间,云计算实验室及云终端与超融合实验室的建设。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方面,完成信息公开的大屏幕、视频会议、网络办公、慕课及一报告厅LED及灯光音响的升级改造等工作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职员工一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董事会、党委和行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质量和水平与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及师生的期盼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我们的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资源建设等等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不相适应。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国家发展与潜力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新任务新挑战,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此,对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提几点要求(简称“九个坚持”):
一、坚持从严治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一流的大学。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高校导正办学方向、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创办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育人质量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立德树人的基础。
师德是为师之魂,师风是为师之本。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以人格美学角度,在中国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倡“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以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可诠释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十条师德禁令”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只有让我们的教师队伍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体教师做到相互配合,和谐互补,才能共同创造和谐的城科,才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p#分页标题#e#
“立德树人”重要的内涵是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结构,我们要通过优化与改革课程体系去构建学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结构。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与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色。构建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坚持强化“生命线”意识,切实做好招生工作
没有规模就难谈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发展。今年市教委下达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的招生计划共计6000多人,在同级同类学校中是最多的。
面对社会对民办高校的片面认识,加之今年大面积的开始执行二、三本合并录取的竞争压力,还有些省份先选专业再选学校的改革,对民办高校带来巨大的挑战。学校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好招生工作,确保办学规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强化“招生是学校生存发展第一生命线”的意识,增强做好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抓住机遇,创新手段,拓宽渠道,扎实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
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人才是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要在思想上树立“人才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在思想上重视人才,给予教师充分的认同感。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以及优越的引进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术骨干及不同高校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前来工作。
当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师资队伍结构仍然存在学源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多方面不合理现象,职业道德与素质结构还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仍需继续加大力度改善和优化,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要坚持“外引内培”,结合学校的实际,完善和优化措施和政策,出台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措施,切实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
五、坚持扶优扶强扶新,推进学校专业建设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学校在土建大类专业招生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在机电类、经管类、艺术类等专业招生规模增大。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是否合理要接受社会、市场的检验。今年,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停招专业恢复招生。招生数量断崖式下跌和新恢复的专业都需要在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实验条件等方面科学论证,打造特色,努力开展专业自救。
要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今年4月份,学校建筑学专业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重庆市专家组的特色专业验收。建筑学特色专业顺利通过验收,是职能院、处艰辛努力的结果,更是学校举全校之力,上下形成合力,众志成城的结果;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其余的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三个特色专业,要吸取建筑学专业的经验、教训,着力推进建设,做好其特色专业建设中检查的准备,为最后的验收通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申报新的重庆市特色专业的准备。扩大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特色专业建设规模,实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建设特色专业群、特色学校的目标。
另外,在新专业申报方面要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重庆地区“6+1”支柱产业和“2+10”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西南经济圈的产业需求,结合集团对未来发展的统一战略,使学校所培、学生所学均能为社会所需。在学科发展上坚持稳定、平衡发展,守住土木、建筑大类专业,重点发展机电、经管和艺术类专业,尤其在艺术类专业方面要积极推动,争取在传媒类新专业申报有所突破。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坚持扶优扶强扶新,对优强新专业加大投入,让优者、强者成品牌,让新者成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六、坚持开放合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国际、科技、创意”是集团提出的2017具有引导性、纲领性的主题词,是学校办学发展战略。学校要大力实施高端国际化教育,积极推进师资国际化,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逐步实现培养过程的国际化,在课程的讲授内容、教材、授课方法上与国际接轨;依托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海外课堂的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提升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p#分页标题#e#
要进一步深化校际交流。今年是校际交流最大规模的一年,也是大规模组织的最后一年。今后要通过选拔的方式进行。今年新增加了工程造价、软件工程(消费电子产品)、会计专科专业,有近700人的学生分别赴联盟的燕京理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和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学习。校际交流已成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的一个办学特色,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对接、细化方案,确保顺利实施。
七、坚持依法治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开启,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融合于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全过程,而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和谐、规范、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在学校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构建学校发展新常态,是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去年,修订完善了涉及教学、人事、学生、财务、后勤、安全等方方面面280余项校级规章制度,形成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制度汇编》,如果制度的制定得不到贯彻执行,建章立制本身也就沦为“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各单位要继续加强制度的建设,切实构建科学制度体系;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夯实照章办事、遵规办事的制度基础。
同时,要开展形式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营造懂法、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要教育教师依法从教,深化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使师生成为依法治校的忠实崇尚者和自觉遵守者。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尤其要做好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依法治校成为行动自觉,在学校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制度机制,从而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和校园风气。
八、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归根结底就是提升执行力。
我们常谈转变工作作风,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思想观念上存在浮躁、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的仍然有之;作风拖拉懒散、浑浑噩噩,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仍然有之;不求上进、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谋发展、创新意识不强的仍然有之;在处理具体问题上缺少灵活与方法,工作艺术功底较差,遇到一些难事、急事经常犯急躁情绪,缺少“弹钢琴”的艺术的仍然有之。
在学校,学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服务对象。为学生服好务,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是职责使然,也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每个人,只有始终站在学生和学校全局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把个人的人生事业发展同推动工作开展和学校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准确把握权力观、利益观这个“总闸门”问题,才能科学践行奋斗观、工作观这个“总方向”问题,也才能落实好“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务实重干,求实求效,不断开创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
九、坚持民生改善,建设和谐城科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都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么多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朝着学校的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当然,在学校发展艰辛的道路上,也仍然存在着教职工住宿条件艰苦、教学资源紧张等各种困难,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
学校将以薪酬制度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校的基础,大力推进学校民生改善工程:
#p#分页标题#e#
一是加快实施推动教师及管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以及考核评价配套体系,有效激发了师资队伍活力(KPI);
二是加快三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三期项目学生公寓、教学实训楼、土木实训楼以及后勤保障用房等一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建筑面积近60000㎡,其中1#学生公寓已于6月15日喜封金顶。巴南校区建设方面,已制定了巴南校区总规设计任务书,即将启动修建性详规设计。
三是逐步完成老校区陈旧、损坏的教学、生活设施的改造,不断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今年暑假前,重点筛选了50多项改造项目,最后确定30余项,重点将对食堂、足球场、实验室、路面(白改黑)、校园中湖环境、教职工住宿区儿童乐园等进行整治和修缮;还将新增校园监控系统、泊车自助系统等,切实加强民生改善工程,增强持续发展后劲。IDC机房和网络升级正在紧张施工;中国集成电路陈列馆建设的设计与施工已与相关公司签订合同。这些项目的完成将极大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老师们,同志们,时光如水,白驹过隙,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了。让我们携手同行,合力共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继续向着全面建成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进发,继续向着实现全体城科人的“城科梦”进发。
祝大家暑期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