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4-11-08 10:50:21来源:中职中专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按照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在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
一、内培外引,打造人工智能“新工科”师资团队
学校成立“虚拟人工智能学院”和 “人工智能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以电子信息学院的骨干教师为基础,开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工科”师资团队建设。先后共组织8次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与讲座活动,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同时,外派12人次参加国内人工智能培训和各种学术交流。目前师资团队结构合理,技术上覆盖了从智能控制、智能感知、智能传输到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等众多领域。
二、改建结合,实施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
在强化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首先、改造升级传统专业,一方面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各个专业中嵌入“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实施“人工智能+”的“新工科”复合化人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增设“智能机器人方向”,从2016级起分班教学,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其次,利用现有成果,积极开展新专业建设和申报,不仅成功申报“智能产品开发”专科专业并实现2018级首次招生,还积极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三、实践升级,为“新工科”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需求,人工智能研究所积极配合电子信息学院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首先,通过对现有实验室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建成了基于笔记本的云计算实验室和全网虚拟仿真通信实验室;其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规划、论证和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应用实验室和“无人值守”的智慧实验室建设。
四、校企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协同育人
一是推动人工智能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与多家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关系。二是是积极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提升社会科研服务水平。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心理健康智能数据中心,开展“微表情”心理智能检测、癌症术后治疗方法的研究;与合作,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肺癌早期检测系统和面向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研发人工智能社区影像辅助诊疗系统。三是积极申报纵向科研课题,申报省教育厅的科研课题3项,成效显著,包括:VR虚拟养老项目、图书精准推荐项目、机器视觉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