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学院: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 构建“大思政格局”
发布时间:2025-05-01 02:20:43来源:中职中专

四川工商学院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构建贯通专业、课程、课堂、实践、管理体系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对“大思政格局”教学实践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强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力求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学校整合党群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后勤资产管理处、计财处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内的10个二级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7+10”(7个职能部门和10个二级学院)的思政教育部门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同向同行、理实一体的思政育人机制,力争实现上通下达、破除壁垒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
在实现了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学校从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入手,实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领导与学生工作部主要领导进行交叉任职的创新性做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出“四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即:思政课堂实践模式+校内实践模式+基地实践模式+假期实践模式。
一是思政课程课堂实践模式。倡导思政课教师探索课内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演讲比赛、感人故事分享、读原著、写心得、传统文化教育分享、我最崇拜的党员等活动。
二是校内实践模式。校内实践的形式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学工部活动,每月进行专题教育活动,如:“学雷锋月”、“爱国教育宣传月”等系列活动。筹备建设校内思想政治教育“VR”仿真实践室,开发党史教育、国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普教育等内容。
三是基地实践模式。筹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如:爱国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通过建立基地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育人活动。
四是假期实践模式。倡导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关爱留守学生”、“关爱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支教”等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