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子信息职业院校社会学专业课程
发布时间:2024-10-26 01:04:42来源:中职中专
社会学专业主要课程:社会学、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行政、社区工作、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社会学史等
一、“以人为本”课程设置理念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 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以人为本,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开发人的智力以及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一个国家保持旺盛生命力之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对我国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张扬学生个性的课程设置理念它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它将学生的需要、兴趣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强调学习内容与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的关系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强调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专业和学科体系,而应扩展到包括人文和科学等方面
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观否定以知识为本的课程所蕴涵的工具理性,使人的自我意识受控制和压抑,使学生的创造力干枯,使审美能力及敏感性下降总之,“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与人本相违的表现高校课程设置是指为实现大学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所培养的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应的具体学科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它受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与“以人为本”理念相违背的方面具体表现为:
1.学科交叉课程少,不注重为人的创造性设置课程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多以分科课程为主,交叉学科课程量少这种课程设置使学科课程之间形成一种严重的隔离, 阻碍了学生形成广博知识结构和创造思维在这种学科课程隔离的状态下,学生很难知道各学科专业之间天然地具有的相通性,也无法形成具有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的知识构架,难以进行大跨度的、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创造此外,课程设置往往强调科学课程而忽视人文课程,致使受教育者“有技术、没内涵”,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
2.选修课程少,不注重为人的个性发展设置课程高校课程设置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呢?从国外的经验看,建立课程的选修制度是必由之路国外选修课基本属于自由选修课, 一般在40%左右,美国哈佛大学已超过50%而我国高校选修课的比例太小据调查,现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所占比例最高仅达35%,最低甚至不到10%选修课又分限选与任选,任选课约占选修课的三分之一而且选修的范围小,往往局限于专业范围,跨学科、跨专业、跨系、跨年级的选修课就更少,甚至没有
3.实践性课程少,不注重为人的实践能力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是提高高校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而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过分注重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薄弱而在国外,实验教学、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的“三鼎足”,在忽视实践的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独立于实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学生被隔离在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之外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致使高校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高素质的人才
4.课程社会适应性差,不注重为人的未来设置课程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脱离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考虑得太少,且课程僵化和老化,多年一贯制往往根据“昨天”的需要设课,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需要考虑很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应变能力, 不利于高校培养出社会和国家所需的合格人才另一些高校过于迎合社会的需要,“功利性”课程设置得太多,而很少关注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要甚至不顾教学条件和专业特点,一窝蜂地开设所谓的热门课程这种模式违背教育原则,不能满足社会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p#分页标题#e#三、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许多与人本相违的做法以下我以自己在广西民族大学多年从事的社会学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对高校课程设置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作一些具体探讨
宽口径开设基础课学生基础“厚”了,就能获得较大发展空间,学生才能具备对今后快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提倡“宽口径”培养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为此,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至少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识课设置重点体现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上人文教育旨在学生人格塑造和人性完善科学教育旨在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 开发智力因此,我们要开设通识课,既要注重科学课程的设置,更要强调人文课程的设置比如一些高校就把自然科学概说和人文科学概说设为通识必修课
二是学科基础课设置学科基础课是同一学科下的不同专业应该修读的主要课程现在很多高校按大的学科门类招生,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就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学科基础我们学校是按照社会学类招生的,学生学习一年后根据个人志愿选择社会学专业或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学习
三是专业基础课设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这类课程国家教育部一般有明确规定,例如社会学专业就规定有十门主干课: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这十门课程是所有高校社会学专业本科都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此外,我们还选开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问题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专业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理想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有不同的需求高校要尊重、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存在,要开出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系列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努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点正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的体现因此,一方面,高校应该努力增加选修课的比例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开出的 “量”已成为了一所学校实力的象征,如: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每学期开出的课程有几千门之多,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这些课程[4]另一方面,高校要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可考虑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跨学科课程是建立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以培养学生横跨几科、融汇贯通的能力比如社会学专业可以考虑在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范畴内开设选修课程同时, 选修的时间要充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时间和机会
在专业培养方面,目前一些高校实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化的操作方式,它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一个课程模块基本上可以将次级专业的重要课程组合进去,为逐步推进一、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四年级按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我校的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理论模块和社会心理学模块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使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比如师资条件、地域特点等)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这是增强办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特色课程,一般是社会所需要的、只有本单位能开设的、在国内外相同专业中最有势力的课程[5]高校在保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应鼓励某些在专业内的某个分支学科有自己的建树和特长的教师开设选修课比如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根据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民族学为重点学科的特点,开设了民族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适应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又发挥了该校民族学重点学科的优势
注重实践性课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对于某一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能力同等重要协调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实践性课程所占份额是提高高校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鉴于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但设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实践性的课程,而且规定每门课程都必须包括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研究课教学三个教学环节,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至少要达到总课时的20%实践性课程教学,应该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全过程,采取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方式是在学期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完成的,比如广西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就专门设了中期社会调查课,即在本科的第五个学期, 由教师组织学生到具体的调查点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社会实践非正式的方式是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进行的调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