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营养学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时间:2024-11-03 23:18:25来源:未知
哪些院校的营养学专业比较好?想要了解相关信息的小伙伴们,小编整理了2021年营养学专业大学的排名情况,大家快来看看吧!
营养学专业大学排名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南京医科大学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北京大学 |
4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5 | 复旦大学 |
6 | 首都医科大学 |
7 | 中山大学 |
8 | 南方医科大学 |
9 | 第二军医大学 |
10 | 第四军医大学 |
11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2 | 中国医科大学 |
13 | 浙江大学 |
14 | 安徽医科大学 |
15 | 山东大学 |
16 | 四川大学 |
17 | 天津医科大学 |
18 | 吉林大学 |
19 | 上海交通大学 |
20 | 厦门大学 |
21 | 中南大学 |
22 | 山西医科大学 |
23 | 苏州大学 |
24 | 郑州大学 |
25 | 武汉大学 |
26 | 广西医科大学 |
27 | 西安交通大学 |
28 | 华北理工大学 |
29 | 重庆医科大学 |
30 | 贵州医科大学 |
31 | 昆明医科大学 |
32 | 新疆医科大学 |
33 | 河北医科大学 |
34 | 同济大学 |
35 | 武汉科技大学 |
36 | 广州医科大学 |
37 | 青岛大学 |
营养学专业介绍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的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指导、食品卫生的监督与检测等。例如: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营养食谱的编写,食品内细菌、霉菌的检测,营业餐馆卫生的监督管理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社区营养及食 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接受实验研究、人群调查研究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相关科学研究、监督管理工作和实验室检测的基本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9月,获准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江宁校区、五台校区以及康达学院连云港校区;设有19个学院(包含康达学院);拥有25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884人;拥有中文(外文)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全文电子期刊共一千多万册; 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4个、3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获评A+等级。2019年,学校获得29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数位居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第1位。
华中科技大学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985工程、211工程、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截至2019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3400余人,其中教授12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校园占地7000余亩,绿化覆盖率72%;设有103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