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来“软的”还是“硬的”?都不合适
发布时间:2024-12-10 23:55:12来源:未知
父母时时刻刻都在与孩子打交道,有时候直接把孩子,当作一个成熟的大人来对待。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孩子大多数都是关怀备至,但有时候关切的多了没有效果,就会变成对孩子说教,反而会被孩子所厌恶。
而有些父亲则把孩子当成朋友,比较爱和孩子开玩笑,所以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老一代人崇尚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育方法,认为只有对孩子严厉了,才能让孩子长记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到这种教育方法并不科学。现在的年轻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育儿方法和理念。
有些人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强势,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能心软。也有人觉得对待孩子时,应该以温和的方式来与孩子沟通,而不喜欢粗暴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很郁闷地说:在教育孩子时不管是夸奖,还是批评都用了,但是并不起效。
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得不到改正,所以父母通常会一气之下对孩子进行惩罚。希望通过惩罚能够使他变得懂事。但是结果并非如此,孩子反而更加叛逆了。不是和家长顶嘴就是和家长对着干,真的是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其实,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只要拿到了金钥匙,就不愁打不开烦恼锁,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因为采取过强或过软的态度,都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选择和方法。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个词,过犹不及。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在管教孩子方面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过于强势的教育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上往往比较自卑,因为在长时间的强势压制下,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在过于温和的教育方法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不独立。
所以,在对待孩子时不能过硬也不能过软,要软硬兼施恰到好处。只有掌握好技巧才会让孩子听话懂事。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冲动地作出决定。应做到平衡对孩子过于强势或者过于温和的态度。
父亲与母亲的教育方法要相辅相成,一软一硬
过硬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而过软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懦弱。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也就是说一个温和,一个强硬。父母双方互相协调,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握力度。
比如,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父亲可能会要求的比较严格:“你下次考试一定要考进班级前10名。”这种强制性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适,而这时候如果母亲挺身而出,宽慰孩子说你平常的成绩就差不多能够进班级前10名,只要再努努力不成问题。
父母也不是一定要你进那个名次,只要你进步了,就是最棒的。这样孩子不仅消除了心理上的压力,还得到了鼓励和夸赞,也找到了进步的力量。
和孩子谈话时的语气需要柔和,但也不能失去父母的原则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动不动就打孩子骂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实在是太激进了,不但不会让孩子听话更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尽可能的柔和。当父母的语气温柔了,孩子的心情也就放松了,然后父母才能够与孩子正常的沟通,询问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错误再进行批评指教。这样不仅仅没有破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切关系,而且理性地解决了孩子的问题。
要多实事求是地赞扬孩子的优点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人的父亲都是严厉的。当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他们想到的并不是夸奖孩子而是打击他们,比如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家长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过度的骄傲自满,但是这样做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还是从内心里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赏的,当孩子有了进步的时候,不管是大是小家长一定不要觉得丢脸面。应该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夸赞孩子,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夸赞而去做家长觉得优秀的事情。
美国作家的《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很多人都知道,父亲对孩子说的糟糕透了,让很多人知道了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伤心欲绝,母亲所说的精彩极,又让很多人知道,不能因为别人的肯定而骄傲自满。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也要这样软硬兼施,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听话、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