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 高频考点归纳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 高频考点归纳

发布时间:2024-11-02 10:10:01来源:未知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精选 高频考点归纳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立法、救济、复兴):①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②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③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控制市场价格;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推动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潮流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国内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主张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称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4)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难点

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⑴背景:汉高祖为避免重蹈秦朝速灭的覆辙,巩固新建政权

⑵内容: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郡即郡县,国即封国)

⑶影响:随着分封的诸侯国权力逐渐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职能:中书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⑶评价: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3.宋代分割宰相权力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⑴措施: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新时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6)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8)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全面建设时期,党和国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左”倾思想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

(3)1978年十一届一中全会后,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开放格局。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科技:“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高产杂交水稻、银河亿万次计算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

(2)“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了科技文艺工作的迅速发展,其间虽有曲折,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教育事业:建国以后,我国教育事业曾经受到“文革”的干扰,但是“文革”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政策基础。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