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怎么样 学校正规吗
发布时间:2024-11-01 14:03:20来源:未知
很多人都在咨询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怎么样 学校正规吗?见天老师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
学校简介
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创办于1965年,其前身是广西计量技术工读学校,后改名广西计量学校。2003年7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关于同意广西计量学校更名为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的批复”。是全区唯一一所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特种设备为专业特色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全国3所开展质量技术职业教育的普通中职学校之一。
资产情况
星湖校区占地面积8.47亩,总建筑面积8108㎡。截止2019年底,学校资产总额2869万元。
组织结构
学校目前下设办公室、学工部、教务部、培训部、后勤部、项目办等六个部门。
办学规模
学校下设办公室、学工部、教务部、培训部、后勤部、项目办等六个部门,学校开设9个专业,在校生500余人。
师资情况
学校编制63个,在编职工52人,其中博士2人,研究生15人,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2人,“双师型”教师17人,获高校教师资格证24人。聘请20多名原质监行业专家为兼职教授。
其中,从事机电、电器、食化、特种设备检验、计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计算机等专业教学的教师有47人(含同时任几门课的教师数),从事语文、数学、物理等基础教学的教师有26人。在开展中职学历教育中,大多数教师还长期兼任“食品检验工”、“化学检验工”、“衡器检验工”、“长度计量工”、 “计算机操作员”、“电工上岗证”和“计量上岗证”、“质量检验员证”等国家职业资格考证培训教师,教育培训经验丰富。
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一共594人,其中在校一、二年级418人;三年级176人,属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和“2+3”学制读大专一年级阶段。
合作办学情况
为改变学校星湖校区占地面积小,办学条件达不到中职学校设置标准,发展受限的困境,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与南宁学院合作办学的推进工作,2014年1月,合作办学获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同意,原自治区质监局、南宁学院、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签订三方《合作办学协议》,当年3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南宁学院,采取“一体两制”模式开展合作办学。
专业建设
学校开设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包含食茶、机电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西餐烹饪、汽车检测与维修、会计电算化、物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等7个中职学历专业。
在做好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与天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院校合作,开设了《产品质量工程》、《检测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大专、本科成人函授教育,组织本系统职工、本校学生参加函授学习、提升学历水平。同时,学校还立足系统、服务社会,以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为载体,对外开展市场监管业务、发明专利创新、企业品牌培育、首席质量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社会培训,开展质量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三进”公益宣教活动,推进质量强桂工作。2012年至今,共培训各类人员约1.8万余人,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十余场。
教学硬件设施
学校共有教学实验(实训)室31个。其中,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的有: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实训室、长度计量实训室、热工实训室、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实训室、电梯实训中心、电梯理化一体实训室、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实训室、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实训室、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实训室)、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室(过程控制与继电保护实验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实训室、微生物实验无菌室、微生物实验培养间、茶艺感官审评室、化学实训室、化学化学试剂室、食品质量检验实训室;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有:网络管理实训室、智能楼宇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双创实验室;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有:汽修综合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配件与营销实验室、底盘及电器实训室;用于西餐烹饪专业的有:西餐烹饪综合实训室;各专业共用的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3间。
教学科研情况
学校与迅奥电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三方进行校企合作推进“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学研项目建设,共同开展培训项目。
加强就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场所、考证培训、1+X考证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和科研合作等方面与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创天成工程勘测有限公司、广西大东南仪器设备测试有限公司、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海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与广西禾唛餐饮有限公司(拥有广西和贵州两省麦当劳唯一特许经营权)签订协议,共建“麦当劳订单班”。
近年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教学大赛、汽车维修与保养、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广西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等竞赛,获得自治区三等奖二项,获得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立项6项(其中两项为重点课题),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立项6项,正式出版发行教材5本、校本教材2本,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