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是哪个大学(北大校园为何称燕园)
发布时间:2024-11-28 12:22:06来源:未知
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现校园所在之地,被称为“燕园”,因为这里原来是燕京大学(以下简称燕大)的校园,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北大从城内沙滩一带的旧址迁到西郊燕园,与燕大合并为一校,组建而成新北大。
燕园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华文明和现代知识结合
北京大学创办于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至今已建校120年。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对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大旧校址在北京城内故宫东北角一带,其中一院(文学院)在今东城区“五四”大街(原名沙滩北街)的红楼之地;二院(理学院)在沙滩后街(旧称马神庙街)的和嘉公主府内;三院(法学院)在北河沿大街原译学馆舍;医学馆在原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是现在北大医学部的前身。
燕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成立于1919年,由当时北京的三所教会学校——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男校)、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合并组建新校之时,人们对新校名争议颇大,汇文大学英文名原为“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虽然现在的北京大学当时称“国立北京大学”(英文为Peking National University或Peking Government University),但二者名字显然已有冲突。最后成立了包括北大蔡元培、胡适在内的校名委员会,同意了诚静怡的提议,最终定名为“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后来北大校长蔡元培为燕大题写了校门匾名“燕京大学”。燕大的首任校长是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他是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子,1876年出生于杭州。他的母亲创办了杭州弘道女中,他的弟弟是之江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和他的父母、弟弟都葬在杭州。
司徒雷登于1918年12月受命,1919年出任新组建的燕京大学校长。经过艰难的选址,司徒雷登最终将新校址选定在圆明园和清华大学旁边此处。1921—1926年,燕京大学的校园及建筑,由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设计建造,这些建筑的外形突出了中国建筑样式的特色,但内部均为现代化设置,司徒雷登认为这象征着中华文明和现代知识的结合:“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按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舍,所有建筑物的外观都设计了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而主体则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和水暖设施。这样,校舍本身就象征着我们的办学目的,也就是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燕大曾为我国培养出56位两院院士
1926年6月,燕大开始迁入初建完成的新校园,此后校园陆续有建设,直到1929年。1929年10月1日,燕大在燕园举行了隆重的校舍落成典礼。墨菲曾为多所大学如清华大学、金陵女子大学设计过校园。燕园的规划与设计,是自然美与人工建造的结合,借景远山近水,使燕园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燕大美丽而又独具特色的校园,与司徒雷登“使燕大彻底中国化”的办学理念有关。燕大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司徒雷登认为教育要根植于中国,是为了服务中国社会而培养人才。他说,一个传授高等文化的学校,应该让学生亲身体会自己祖国数千年文化的崇高、自豪和艺术的优美,我们要追求保护古老的文化,使新一代成为致力于提高我们文化的人,这就是当初把燕园设计得如此之美的目的。
燕大虽然是一所教会大学,但校长司徒雷登作风开明,把“大学”及人才培养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认为不能在学业上优待信教的学生,也不能在学业上给不信教的学生设置障碍,所以校内思想自由,有三十年代毕业的燕大校友回忆:“校园里每逢周末,可以听见从小教堂传出师生美妙的歌声,同时在别处可以听见同学悄悄但热烈地交谈学习马列主义的心得。在圆明园的废墟中,还有燕大同学拿着不知从哪里搞来的手枪,练习实弹射击。”(黎秀石《三十年代的燕京精神:思想自由》)燕大不仅校园美,在司徒雷登的主事下,广揽著名学者、一流人才来校任教,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便成为与北大、清华齐名的中国名校,从这里走出了56位两院院士,为中国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
燕大与北大合并后已过半个多世纪,虽然当初只有文科、理科等留下被并入北大,其他如工科、法学等被并入清华等别的学校,但燕大留在燕园的历史与气质并未消失,而与北大的传统和精神融为了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铸就了燕园的风貌。
燕大校园的选址和建造,以历史上清代西郊的著名园林淑春园为主体,此外还包括了鸣鹤园、燕南园、勺园、燕东园,并租借了清朝贝勒载涛的朗润园。北大1952年迁入燕园后,又将位于淑春园与朗润园之间的镜春园并入校园,并购入朗润园,此外又在燕南园东南、正南扩展了不少区域,修建了一教、二教、生物楼、文史楼、地质楼、化学楼及教工学生宿舍等,最终形成了今天北大校园的格局。如今,燕园已成为以上整个校园的通称。
博雅塔仿通州古塔而建
与未名湖、图书馆一起简称为“一塔湖图”
从一体稍往南,就是位于未名湖东南角,已成为北大著名标志之一的“博雅塔”。此塔原本设计放置在轴线之上,路思义副校长建议移离轴线,司徒雷登校长也认为像塔这样一个装饰性元素,在中国设计中是不宜放在轴线之上的。所以此塔最终被建在东南角,正好处于合适的巽(xùn)位。
塔本是具有佛教色彩的建筑,把它放置在燕大这样一所基督教大学校园内,是因为其中国符号化意象以及承担的实际功用——它是当时提升校园自来水水位的一座水塔。
在墨菲最早的燕大校园规划图中,东西主轴线正东终点就有一塔,墨菲希望它在数里之外的各个方向都成为一个地标。塔是这位西方设计师心中的“中国元素”,他曾在后来多张设计图中前后左右多次变换位置都不愿放弃。因为当时北京自来水厂无力供水到海淀燕园,1924年在今博雅塔附近打有一口地下深水井,其水丰沛清澈,可供全校之用,遂建水塔于此,屹立至今。不过当初墨菲对中国建筑了解不深,竟然曾提议将塔和旁边动力厂的烟囱合为一体。对此,司徒雷登说道:“中国宝塔里冒出白烟将会导致一种非常不得体的效果,会使人们忍俊不禁。”
博雅塔乃仿通州古塔而建,大概因为通州原是燕京大学前身之一的协和大学所在地。燕京大学的西方宗教哲学教授博晨光(Lucius Chapin Porter)曾经在通州做过传教士的叔父(James W. Porter),特意为建设水塔外表而捐款,故此塔被命名为“博雅塔”。博晨光毕业于美国著名文理学院伯洛伊特学院(Beloit College),曾担任“哈佛燕京学社”创立之初燕京大学一方的负责人。博雅塔比通州古塔稍低,通州古塔初建于北周,后经重修,为砖木结构的实心密檐式塔,高56米,塔内供奉燃灯佛石雕像,故又称燃灯塔。博雅塔的建造,除下部基座为砖石须弥座外,全部使用了现代的钢筋水泥材料,连斗拱也是水泥仿制,但却十分精良。塔的形制为八角密檐式,下部为双层砖砌须弥座,其上有三层仰莲瓣,再上面塔身八面门、窗相间,共13级,高约37米。此塔中空,路思义副校长和博晨光曾提议装上电梯以便登临观景,后因塔内空间狭小而作罢,但有螺旋铁梯直通塔顶。
每逢节庆,塔身之上所饰彩灯便会被点亮。春夏秋冬、湖光塔影,总令人流连忘返。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三者一起作为现在北大校园内的代表性景观,被简称为“一塔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