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学什么?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

导航

大学分析 > 出国留学 > 美国留学 >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学什么?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26 00:40:56来源:未知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学什么?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

  首先来看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 Education),它分为四大类:

  1、美学和文化;

  2、伦理学和公民学;

  3、历史、社会和个人;

  4、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

  根据学校的介绍,这些课程将学生学习的科目和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包括未来面对的世界进行连接,超越了专业的分界线。学生要毕业,必须每大类完成一门课程,至于什么时候完成并没有具体要求,只要在毕业前完成就可以。

  1、美学和文化

  (有50门课程供选择)涉及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和文化传统,帮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是如何成为艺术和文化的产物和参与者。

  2、伦理学和公民学

  (有39门课程供选择)探讨关于对错的宽泛问题,帮助你理解公民道德的本质,以及你言行的伦理维度。

  3、历史、社会和个人

  (有42门课程供选择)探讨身份和社会变化,帮助你理解在全球语境下你将遭遇的不同历史和传统。

  4、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有58门课程供选择)探讨关于科学创新和它们所处的社会语境的研究,帮助你评估当今和未来使用科学探索手段进行创新所带来的希望和陷阱。

  一共有189门课供选择。

  这些课程有什么特点呢?我选择了几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它们的课程描述:

  第一个例子是在美学和文学大类下的《我们讲述的故事》这门课:

  这门课程假定我们是讲故事的动物。也许有的人类社会没有车轮,但是所有人类社会都有故事。我们用故事来解释我们的经历,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并且为我们在世界上找到方向。今天,我们被要求讲述故事为申请大学、竞选总统、为初创公司寻找投资、将具体的洞见转化为新的政策。这些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门课研究来自世界各地故事讲述的传承。我们把故事分类:从古代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传说中的苏美尔国王),到《一千零一夜》这样的故事集,再到第一个小说家紫式部发明的心理现实主义。我们还会讲到从亚洲的张爱玲到拉丁美洲的里斯贝克特的现代述事手法。

  因为我们最重要的故事不光局限于文学,因此我们还会讲到宗教和哲学上的故事讲述者,比如孔子和苏格拉底,还有塑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故事,比如《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

  在课程中,我们会研究从泥板文书、古本手卷到印刷术和互联网等让人类故事得以延续至今的技术。

  第二个例子是在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大类下,《人工和自然智能》这门课程:

  “什么是智能?我们对于智能本质的探究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哲学上的、生物上的、数学上的和技术上的。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把机器智能——从语音识别智能手机到博弈模拟计算机——作为抓手来思考自然智能,也就是动物的大脑和行为。”

  课程介绍继续写到:“虽然,我们从大的、综合性的问题开始,但是我们会很快进入对大脑和计算机的具体探索。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有利于我们构建在大脑和动物具体结构之外的、更加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由于机器现在愈发能够完成曾经被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和社会影响的讨论显示出了迫切需求。这门课程适合于对大脑和计算机同样感兴趣,并且对讨论相关道德关切感到舒适的学生。”

  读完介绍后,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门课并非单单聚焦于教授常规的关于大脑结构的生物知识或者是人工智能算法程序的编写,更主要的是关注于各自背后的核心原理,相互如何进行比较,以及相关科技——这里具体是指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道德和伦理上的争议。

  这其中要求的思辨和分析的能力可能超出了单纯的数理化或者生物上的知识。

  因此简单地说,这些课程具有跨学科、重视思辨分析能力的特点。

  以上就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学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对美国留学感兴趣,欢迎您在线咨询51出国留学留学老师,51出国留学留学专注美国前30高校申请,助力国内学子顺利获得美国藤校入读资格。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