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浸没戏剧”《sleep no more》的艺术水平
发布时间:2024-12-22 21:42:25来源:未知
“走,上剧场看戏去!”听到这句话,如果你脑中浮现的画面只是坐在传统剧场的观众席欣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演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纽约如今什么最火?不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百老汇,而是一系列大胆突破、不安于常规的“浸没戏剧”作品。“浸没戏剧”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浸没”顾名思义是将观众完全包裹在设定的戏剧环境中。英国公司Punchdrunk(晕炫公司)则是浸没戏剧中当之无愧的先驱。该戏剧公司于2000年成立,旨在改变剧场中观众被动接受演出的固有模式,鼓励观众主动发觉并探索剧情。剧团成立后的13年中一共出品了16部作品。每部作品都沿袭了剧团一贯的主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在纽约红极一时的“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麦克白”。全剧无对白,所有演出都依靠演员用肢体及表情演绎。 制作团队为了营造一个希区柯特式的悬疑气氛,特意改建了切尔西一间废弃近大半个世纪的酒店。由 200多名志愿者花费了近4个月时间布置,道具场景精妙细节到了极致。5层楼的酒店,大大小小近百个房间,从幽灵般阴森的疯人院到满是青苔的花园;从精致奢华的卧室到绚烂夺目的舞会厅。Punchdrunk在这9300平方米的空间中打造出了一个真实可触的世界。阴谋、欲望、权利、爱情同时在各个角落酝酿。剧中20多个演员在楼层中来回穿梭,每个人物都讲述着各自的故事。他们短暂相遇,却又匆匆分离。观众带着白色的鬼魅面具在各层来回游走,无法说话,却有绝对的自由选择跟随某个演员或者触碰任何物品。他们也有着很大程度的自由选择与演员的距离,可以在远处静静旁观,也可与演员大方上前互动,成为他们世界中的一份子。“Sleep No More”于2011年3月在纽约上演,原本排期不到半年,却一再加演,到如今已有两年半的光景。它的成功再度印证了在传统戏剧占主导的当下,观众对于另类戏剧体验的诉求。同时当戏剧产业正绞尽脑汁争取传统消费族群以外的消费群体时,“Sleep No More”与它多元化观众群体的出现带给了业界一记大大的强心剂。它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神秘感和持续的新鲜感绝对是制胜法宝。10多条故事线在同一时刻展开,以一晚演出重复三轮的概率,只去过一到两次的观众根本无法看到整部戏的全貌。即便是已经看过25遍的狂热粉丝,对剧情走向完全深谙于心,也依旧会有新惊喜。因为观众与演员各自作为有思想的个体,每次的互动都是一种全新的碰撞,自然会产生全新的火花。除此之外,制作团队也为保持神秘感费劲心思。每场演出中都有一到两位嘉宾被赋予特殊权利,享受不对普通观众开放的特别惊喜。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难忘经历才是观众一再重复观看的动力。“Sleep No More”大火之后,纽约刮起了“浸没戏剧”狂潮。各路作品不断涌现。有根据“爱丽丝梦游仙境”改编的设定在废弃精神病医院的舞剧“Then She Fell ”(坠落的爱丽丝)有根据历史真实谋杀悬案改编成的互动寻凶话剧“Speakeasy Dollhouse ”(玩偶酒吧),还有备受好评的摇滚音乐剧“Natasha, Pierre and The Great Comet of 1812 ”(娜塔莎,皮埃尔和 1812 年大彗星,以下简称Natasha)。“Natasha”改编自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12年秋天,该剧在外百老汇非营利性剧院Ars Nova (新锐剧团)初次亮相。小小剧场被打造成了一间独有风味的俄国茶室,拥挤却又不失秩序,与剧情相得益彰。演员在观众中来回穿梭演出。各方商业制片们不约而同嗅出了该剧作为“Sleep No More”之后又一另类戏剧体验的潜质,纷纷向Ars Nova伸出橄榄枝。首当其冲就是“Sleep No More”的制片人Randy Weiner。于是“Natasha”在结束第一轮7周的演出后不久便宣布转为商业运作模式。制作团队在切尔西13街与华盛顿街之间搭起了巨大的帐篷,内部装潢集结高级天鹅绒、精致的壁挂以及造价昂贵的大吊灯,真实地还原了莫斯科夜店的模样。观众分布地坐在场地各个角落,演员也利用每一寸空间进行表演并且与观众互动。更有意思的是,演出还提供晚餐与酒水,观众可向演员扮演的服务生点餐。吃着俄国大餐,喝着伏特加,又被扑面而来的莫斯科风情所笼罩。演出尚未开场,便已赢去了大半人心,更何况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幕幕悲欢离合正在生动地上演。其实“融入观众”这一点并非新概念,欧美戏剧界作为创新探索的先锋势力,早已对此做过各类尝试。从早期“猫”、“狮子王”等主流音乐剧中演员饰演的动物角色在观众席中来回参与互动,到如今比利时前卫导演Ivo van Hove在BAM(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呈现的“罗马悲剧”中鼓励部分观众上台观看演出,并同时成为台下观众的风景。各类尝试可谓不胜枚举。而以“Sleep No More”为代表的浸没戏剧的出现,更是将融入观众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浸没戏剧持赞同态度,传统戏剧界就对这种新兴戏剧形式或多或少存有质疑,尤其是拆分故事线和打乱叙述逻辑的做法,往往会使观众一头雾水。如果不是抱着对改编材料的充分了解,恐怕观众很难会理解剧情。好的故事作为戏剧的核心,在形式大过内容的新兴戏剧中极容易被忽略。 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大多数观众想要体验一把的好奇心,也并未影响戏剧投资人前赴后继的脚步。 如今百老汇以及外百老汇的商业戏剧,剧目缺乏新意,收回成本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这种戏剧新势力成了许多制作人的救命稻草。至少在这短短两年中,“麦克白”“娜塔莎”和“爱丽丝”都可谓是尝尽了甜头,但这样绝对的优势又能保持多久? 等到浸没戏剧成了下一个传统戏剧,那到时候在夹缝中涌现的又会是何种新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