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人是不是有来世啊?

导航

大学分析 > 高考新闻 >

我想知道人是不是有来世啊?

发布时间:2024-10-30 12:25:56来源:未知

我想知道人是不是有来世啊? 很正常的,我也曾出现过你这种感觉。一件从未发生的事发生的时候却觉得已经经历过了,的却很奇怪哦!  不过没关系的,  记忆错觉  开放分类: 人类科学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恐怕都会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这事有一次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那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灯光……在那一瞬间,大脑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是它认出了发生的事。这种现象便称之为记忆错觉,也称回忆幻想。人怎么会出现对未来的回忆呢?  大部分记忆错觉的表现形式都离奇得叫人难以置信,根本无法解释。  从古希腊以来,在编年史、年代记以及哲学和文学著作中,已经记录有一千多个故事,都说是有人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而且他们还经常援引不少连自己也不知道的细节。因为这事根本就没发生过,但是他们发现并描写这种奇怪的现象。1900年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还为它取了记忆错觉这个名字。他还断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大部分记忆错觉的表现形式都离奇得叫人难以置信,根本无法解释。比如说,有人相信预兆吉凶的梦,按迷信人的说法,这是他们的灵魂在定期回到过去“出差”,于是看到和体验到了一切。而等过几天甚至几年之后,当梦得到了应验,他们会惊讶地“认出”陌生的境况。预见就这样变成了回忆。另一些人则把这些归咎于在强情绪作用下产生的世代相传的“先祖记忆”。  对赞同轮回转世理论的人来说,记忆错觉还是他们有过前世的一个证据。  相信轮回转世理论的人很多,这里面还包括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比如说,毕达哥拉斯认为他的前世有可能是个牧人。西尔维斯特?斯塔洛涅认定自己的前世是一个游牧部落的监督哨。吉阿努?利夫兹呢,要按她说,前世曾是曼谷大庙的一个舞者。他们的记忆错觉都通过催眠术得到了证实,是催眠术让他们回了一趟自己的过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2岁时候就首次有过这种感觉。从那时起他坚信一点,他同时在过着另外一种生活,有时候还生活在18世纪。  杰克?伦敦和柯南道尔也描写过记忆错觉的情节。苏利克主演的喜剧《魔力》跟记忆错觉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完全是所经历的现实感觉。记得剧中主角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在大街上找提纲时是挨着一个姑娘站着,由于看书入迷竟没发现走进了她的家。可到后来,在“神志清醒”时去到她家做客,才突然想起到这里来过。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始用全息摄影来解释记忆错觉的秘密何在呢?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最高人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哲学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谢夫有他的一套独到见解。他说,有很多学者都认为记忆错觉是源于过度疲劳、大脑混乱,所以把未知当成已知,他却倾向这是一种“全息摄影错觉”。  在他看来,所谓全息摄影术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个局部都可以复现原照片的所有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原照片的整个图像。所谓“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记忆错觉这种奇异现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总要接触的整体资讯是以代码化形式存贮在大脑里,只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里。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像什么气味呀、声音呀、灯光照明呀、与相似情景的瞬间遭遇呀,都会诱使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5-10年前曾有过类似的境况。虽说如果细细分析,还是有不少不同之处。  卡拉谢夫还认为,17岁的青少年由于阅历不多,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境况还相当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现记忆错觉。35-40岁的时候又会遭到记忆错觉的第二次冲击,不过这时的感觉中已缺少青少年时期的那种纯真喜悦,更多的还是一种神秘色彩。到40岁的时候,记忆错觉已经是一种对所有逝去的事物的伤感。那些忧郁症患者以及非常神经质和敏感的人一生中会常常出现记忆错觉。  麦当娜为何有她曾经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的奇怪感觉?  著名歌星麦当娜在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当她第一次在北京参观故宫时,感觉像是对它的每一条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断言,她曾经是满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纳也有过类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觉。她第一次来到埃及,却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于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时期曾经是哈特舍普苏特皇后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后本人。而“007”绍?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个尚武部落的医生。  卡拉谢夫认为这种说法相当荒诞,毫不足信。但是,比如说康涅利之所以会有这种怪诞思想,那是在他参加影片《一个好人在非洲》的拍摄之后,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医生。  列夫?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描写了自己的一次记忆错觉经历。他有一次去打猎,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马蹄落入一个坑里,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倒在地,这时他突然清楚地记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曾这么从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问卡拉谢夫,这又将如何解释呢?  科学家的解释是:列夫?托尔斯泰经常骑马打猎,也曾多次摔倒过,因此其中一次摔倒出现了一种非常情况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记忆错觉的怪异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类似情况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  卡拉谢夫还认为,记忆错觉是一种能使人产生乐观主义的充满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觉,还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复杂和神秘,所以并不足惧。  论记忆错觉  郭力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内容提要】记忆错觉研究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本文简单回顾了记忆错觉研究的发展状况,简要地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记忆错觉。认为记忆错觉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向,其前景是光明的。  ��【正��文】  ��心理学家Bartlett在30年代作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之战”,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个故事。Bartlett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理内容。这种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可以称之为记忆错觉(memory�illusion)。  ��Bartlett的实验在60、70年代前,几乎没有引起多少心理学家的兴趣。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认知心理学开启的对记忆研究的热潮,尤其是无意识记忆(内隐记忆)研究成为记忆热点研究的今天,人们发现记忆错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记忆错觉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看作是无意识的),记忆错觉问题由此开始得到加倍的关注。Gregory等(1973年)在评价知觉错觉研究时曾经说过:“在医学上,在工程学上,更多地在生物学上,异态往往为理解常态提供关键的线索和证据。因此,我们可望从异常(偏离实际)知觉的研究中理解正常准确的知觉提供灵感和依据。”同样,记忆错觉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记忆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同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拟对记忆错觉研究历史和研究范畴作一简要的介绍。  ��1�早期的记忆错觉研究  ��心理学大师Titchener在他1928年的著作《心理学教程》中首次提到了“回忆与再认错觉”。他写道: “回忆和再认错觉可分为两类:我们可能回忆起或再认某些并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也可能无法回忆和再认我们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非常熟悉的事物。这两类错觉形式都是很常见的。”Titchener用法语将这两类错觉分别命名为幻忆(deja�vu)和失忆(jamais�vu),不过在当时,几乎无人用实验方法对此加以研究。  ��到上个世纪中叶,人们对知觉错觉的研究,尤其是视错觉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而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在1964年版的美国心理学词典中,虽然对错觉的解释同时涉及到了知觉错觉和记忆错觉,但截至1964年,关于知觉错觉的研究已数以百计,而涉及记忆错觉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按照常理推测:如果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当客体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都可能错误地知觉和解释,那么当我们试图重现过去的事物时,出现错误的机会应该更多。也就是说,记忆错觉现象应当比知觉错觉研究更为常见。然而,为什么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知觉错觉研究而对记忆错觉研究却缺乏兴趣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事件的知觉准确与否往往可以即刻检验,大多数知觉错觉都可以通过明显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个体也往往能因此立刻意识到自己知觉中所犯的错误。然而,对经验事件的记忆却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于检验其准确与否,如果不是在实验室,它的存在几乎无从检验(Shepard,1981)。研究方法上的困难必然限制记忆错觉问题的研究进展。  ��困扰记忆错觉研究的另一个因素是,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并不适合研究记忆错觉,经典的记忆实验模式要求研究者关注记忆加工中的保持和提取的特征及其原因,因而,以各种指标衡量的保持量或遗忘量成为了记忆研究的主要指标,而记忆中发生错觉的内容,通常被忽略了。它们或者被认为不过是一种猜测(如在自由回忆中),与遗忘别无二致,或者看作是一种反应标准的转移(如信号检测理论对再认的理解)。  ��虽然如此,早期仍有一些针对记忆错觉现象的研究。法国的Binet(1900)和德国的Stern(1910)分别采用实验证明了记忆并非准确无误。他们以儿童为被试,先向儿童呈现事物,尔后用一系列具有误导性的问题检验其记忆,两者的研究均发现了儿童的记忆歪曲。与此同时,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击者的立场》中,阐述了由于记忆的问题而导致目击者证词存在不可靠的一面。  ��精神分析大师Freud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研究记忆错觉。他认为记忆错觉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个体早期被潜抑入无意识之中的欲望,而这种被潜抑的欲望部分是通过记忆错误(paramnesias,指往往带有主观确定性的对已经遗忘事件的错误回忆)和屏蔽记忆(screen�memories,指用它种替代某一记忆内容,并将该记忆屏蔽于意识之外)表现出来的。此外,Freud将童年期的记忆描述为:“只有当童年时代过去,年龄较大时才表现出来。在此期间,它们已被异化和扭曲,并且服务于后来的意向,因而一般来说无法将它们与幻想区分开来。”Freud是对记忆错觉进行定性研究的先驱,然而Freud对记忆错觉的论述并没有实验的依据。  ��在正统心理学流派中,格式塔学派是早期对记忆错觉比较重视的一支。他们的记忆研究认为,记忆随时间变化,时间越长越与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吻合。简言之,当人们的记忆距初始事件时间愈久其记忆愈有组织即表现出完形。例如,Wulf(1922)发现视觉图形随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规则、更对称,许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Bartlett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32)的发表,对以后记忆错觉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Bartlett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而回忆与初始事件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他短时呈现给人们一幅画,发现人们对图画内容的报告大相径庭,人们的报告似乎主要依赖于个人背景及其反应偏好,而不是图画内容本身。进而,他以短暂时间重复呈现图画给被试,发现他们常常执着于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据实际知觉的图画内容。Bartlett由此提出图式(Scheme)理论,认为知觉和记忆都是由人们心理图式引导且据此解释事件的构建过程。  ��2�记忆错觉研究的发展契机  ��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心理得以在全新的角度上加以研究。1956年,George�Miller 发表的两篇论文:《人类记忆与信息储存》和《神奇的数字7+2: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使人类记忆的研究产生了根本变革。Miller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信息编码的概念。他认为编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输入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编码是一个主动的转换过程,对经验并非严格地匹配,因此编码以及之后的解码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  ��Miller为以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自此出现了一系列对记忆错觉的定量研究。如Conrad (1964)研究了短时记忆错觉后,认为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基础。Underwood(1965)等在长时记忆研究中发现存在词语混淆的错觉。 Glanzer等(1963)提出词语环结假设(verbal�loop�hypothesis),试图说明人们遇到视觉信息时,会把视觉信息再编码为描述性词语,这种描述性词语决定了以后回忆的确切性。  ��到1967年,Neisser发表了巨著《认知心理学》,他明确强调认知过程的统一性,认为知觉、记忆和思维是主动的、相互依赖的加工过程。他认为记忆并不是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这些信息只是在记忆建构过程中得到了利用。因而,正如知觉过程由于建构活动而可能产生错觉一样,记忆也同样能产生错觉。Neisser的认知体系结构思想,对后继的记忆错觉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记忆研究领域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内隐记忆指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表现为个体并未意识到的某些经验对当前任务的自动影响;与之相对,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则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某些经验才能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Schacter,1987)。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主要依据信息提取时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无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表现为内隐记忆;而当个体有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则表现为外显记忆。80年代早期,研究者们才开始对内隐记忆的本质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层出不穷。记忆错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隐记忆相关联,因而,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记忆错觉的研究。  ��3�记忆错觉研究的现状  ��自70年代始至今的近30年里,认知心理学的兴盛使记忆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记忆组织结构和功能理解的加深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出现,使得记忆错觉现象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同时人们开始从记忆错觉的研究中寻找理解记忆本质的线索,尤其是近年来记忆错觉研究已逐步成为了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记忆错觉形式多种多样,以下介绍的是几种经常被用以定量研究的形式:  ��3.1关联效应(relatedness�effects)  ��心理学实验发现,如果测验时呈现的句子和段落与先前学习的材料意义相近时,人们可能会错认它们曾经呈现过。在采用单词进行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就是关联效应。Underwood(1965)在一个再认测验中,要求被试确定每个呈现单词是否在先前的学习词表里出现过,当测试词能够由先前学习过的词通过联想获得,则较容易出现虚报(再认该词曾学习过,而事实上没有学习过);而当测试词与学习词无甚关联时,则不易出现虚报。Underwood认为,关联效应这种记忆错觉现象,是由编码时的内隐联系反应(implicit�associative�responses)造成的。当学习词“桌子”时,关联词“椅子”能效激活,导致后来的记忆错觉。除再认外,Roediger等(1995)的实验还证实:呈现关联词表导致错误回忆率增加的现象。  ��3.2干扰和误导信息效应(effects�of�interference�and�misleading�information)  ��Loftus等(1974)采用误信息干扰范式(misinformation�effect�paradigm)对记忆错觉进行了研究。他们给被试看一段撞车事故的录像,然后向被试发放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两辆汽车_____时,汽车时速约是多少?”对于不同测试组,下划线处的动词不同,当动词为“碰撞”(hit)时,被试估计时速为34英里;而当动词为“撞毁”(smashed�into)时,被试对时速的估计升为41英里,更为�有趣的是,当被试后来被问及是否看到现场打碎的玻璃时,动词为“碰撞”组的被试有14%作了肯定回答;动词为“撞毁”组的被试则有32%作了肯定回答。事实上录像中现场根本没有碎玻璃。Loftus认为,动词 “撞毁”的效价使被试对撞车事故的记忆编码和组织方式发生改变,结果使他们在以后更可能“记得”并不存在的碎玻璃。  ��此后人们用误信息干扰范式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随初始事件之后的特殊信息如何组织和改变对事件的记忆。研究重点包括被试对初始事件的遗忘,以及被试将暗示的事件误记为真实事件等。结果表明,误信息的重复作用,使被试更不可能准确地回忆初始事件。  ��3.3词语遮蔽效应(verbal�overshadowing�effects)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词语化有助于记忆。但当所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Schooler等(1990)动用呼名不同的刺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此现象。比如,当被试观看面部图形,并须描述它们时,则对面部图形的记忆差于无须描述面部图形的被试。Melcher等(1996)还将词语遮蔽研究范式扩展到对白酒味道的再认。他们的研究发现,未经训练的品酒者在初次品酒时,如果借助语言描述白酒味道,则对白酒的再认差于那些品酒时无需对酒味进行言说描述的对照者。词语遮蔽效应可以用前述Glanzer等提出的词语环结假设来解释,人们对事件的记忆是关于事件的词语描述,而不是事件本身;也有学者提出采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效应,可能更为有效。  ��3.4源检测的错觉(illusions�of�source�monitoring)  ��源检测研究的重要假设是人们不但能从记忆系统直接提取有关事实以及知识观点的记忆符号,同时还能够判断记忆符号的来源,如记忆是来源于外界的信息(确实发生的事件)还是产生于个体内部的信息(如推断的和想象的事件)等。源检测的研究发现记忆系统在具有识别信息来源能力的同时,也常常会混淆信息来源,导致源检测的错觉。如Johnson(1988)实验发现,被试容易混淆一段记忆中的话是同伴所说的还是自己想象同伴所说的;Belli等(1992)发现,被试将自己从刊物中读到的东西经常说成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  ��源检测依赖可能激活的记忆信息,它的基础是记忆系统所登录的初始事件的信息类型,这些记忆记录是初始经验的知觉和反映过程的产物。信息获取过程中,任何有碍于知觉和反映过程的因素都将影响相关源信息的编码,例如紧张和注意分散。同时在源判断过程中,时间压力、严格要求下的紧张、分心等都会降低人的检测能力,这些都将导致源检测错觉。  ��3.5流畅错觉(fluency�illusions)  ��Jacoby等(1988)在一项实验中要求被试判断背景噪声的响度,背景噪声中事先插入了一些被试先前听到过的词或者一些被试没有听到过的词。当包含听到过的词时,被试评价该噪声的响度要小于包含没有听到过的词的噪声响度。事实上,这两种噪声的响度是一样的。为什么被试会作出如此的评价呢,Jacoby等(1989)提出了记忆的错误归因理论对此现象加以解释,而将这种记忆错觉称之为流畅错觉。Jacoby等认为记忆是两个因素的结合物:一个是对事件的流畅加工,另一个是将加工流畅性归因于过去经验的心理定势。Jaocby等(1991)还区分了两种不同基础的归因:一种以快捷的、不加分析的直觉为基础;另一种以深思熟虑的分析为基础。此处隐含了这么一种记忆错觉:当过去经验导致了流畅性,而此刻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在执行其它的任务,这种流畅性可能被直觉地归因为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不是过去经验(记忆)本身,从而导致流畅错觉。  ��3.6记忆中的错误联接(illusory�conjuction�in�memory)  ��Underwood等(1973)采用呈现由两个单音节合成词(如handstand,shotgun)给被试学习的方法来研究记忆中的错误联接现象。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呈现词混合了先前所学的有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handmaid)、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handgun)以及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要求被试进行再认判断。结果表明,被试对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比对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和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产生更高的虚报率。Reinitz等(1994)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发现在对面部图形的编码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效应。对于记忆中的错误联接的解释认为,学习对象(如合成词)的各部分特征并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各部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漂浮,当来自不同单元的两个特征组合在一起时,容易导致错误再认。  ��4小结  ��长期以来,人类似乎习惯于将记忆看作为一个高度精密的整体。恰好相反的是,记忆仿佛是一位干粗活的修补工的手艺品,而不是一位精明的工程师的产品(Tulving,1995),记忆有其不完美的一面,事实上,记忆错觉无时无刻不是融入在我们生活之中的。记忆错觉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记忆错觉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大脑在完成记忆这一复杂功能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如实地反映现实而造成错觉?这种错觉的程度和持久性究竟如何?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是有机体对外部环境能动适应体现呢?同时记忆错觉研究还具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如证人证词的准确性问题,双语现象,更如为什么社会和文化群体可能系统地错误记忆他们过去的历史等问题。总之,记忆错觉研究展现着光明的前景。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