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时期音乐界“五人团”的贡献及对后世都有什么影响?

导航

大学分析 > 高考新闻 >

俄国革命时期音乐界“五人团”的贡献及对后世都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22 19:40:21来源:未知

俄国革命时期音乐界“五人团”的贡献及对后世都有什么影响?

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界,则出现了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亦称“强力集团”)。他们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扬格林卡的旗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大力搜集、整理和改编民歌,从俄国的历史、现实和民间传说中选取题材,创作具有民族性的、人民性的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先进思潮。五人团的成员有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活动于彼得堡,人员有专业的,有业余的;有平民,有贵族;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为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文化而奋斗。1867年由当时的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首次使用“五人团”的称谓。

巴拉基列夫(1837~1910)原在喀山大学攻读数学。后在彼得堡以演奏钢琴名噪一时,成为专业音乐家。1855年结识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斯基后,立意从事音乐工作,60年代初,与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结成小组,以探讨如何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并为之奋斗。1862年他建立义务音乐学校,演出五人团的作品。1866年赴俄罗斯各地搜集民歌。1871年后脱离五人团。1883~1893年任宫廷教堂乐长。1897年主持俄罗斯地理协会民谣出版委员会的工作。作有两部交响曲、交响诗《塔马拉》(1867~1882)、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亦称“东方风格幻想曲”)以及《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等。

居伊(1835~1918)是位领有将军衔的军事工程学家。父为法国军官。曾从莫纽什科学习音乐。业余从事音乐创作。其创作不同于其他四人,多为仿效西欧音乐之作,在取材方面鲍罗廷亦多为外国文学家的作品,如以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威廉•拉特克夫》改编为脚本的同名歌剧,以雨果戏剧改编的歌剧《安哲罗》等。但他却以音乐评论宣传五人团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成就,从而在推进俄罗斯新音乐的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鲍罗廷(1833~1887)生于彼得堡,为格鲁吉亚公爵格德阿诺夫和俄罗斯平民安东诺娃的私生子。他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曾入彼得堡外科医学院学习。终生从事化学研究,业余从事音乐创作。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加入“五人团”。曾在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下,创作了根据俄罗斯古代文学名著《伊戈尔王远征记》改编成脚本的四幕歌剧《伊戈尔王》。其音乐虽很少直接引用民歌,但却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有的则具有俄罗斯史诗般的风格以及俄罗斯所独有的抒情特色。如他所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即可听出那迷人的东方风味,致使该作广为流传。还作有交响曲3部,2首弦乐四重奏曲,以及钢琴曲、歌曲等。

穆索尔斯基(1839.3.21~1881.3.28)出生于卡拉伏一地主家庭。6岁从母学钢琴。1852年入帝国近卫军士官学校,1856年毕业后服役于军界。穆索尔斯基(1839~1881)1857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并在其指导下从事音乐创作。1858年决心专事作曲,遂辞掉军职。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败,又适逢60年代初的农奴制改革,濒于破产,只得先后任职于交通部、林业部,长达18年。虽如此,但他却始终同情农民,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思想产生共鸣。1868年在“五人团”的理论指导者、评论家斯塔索夫的建议下,于翌年完成他最大的杰作——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他在军界染上的酗酒恶习,不规则的生活,内心的苦闷,使工作常常停滞,多在友人处寄食。晚年生活潦倒,终以精神病逝世。死后其遗稿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之整理和修订。

他为普希金的著名诗剧而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取材于俄国历史的歌剧《霍凡希那》(1880),都突现了人民群众的形象,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之作,深刻再现了俄罗斯的生活。《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曲“未出壳小鸡的舞蹈”。此图为身穿芭蕾舞服装的、未出壳小鸡的形象。其音乐语言新颖独特,和声、配器别具一格,不受西欧音乐语言的束缚,而大力从俄罗斯语言中发掘出“湿宣叙调”风格,从俄罗斯民间调式和中古调式上建立起自然和声体系,大胆运用远关系和弦的并置以得到戏剧性的和声效果等(见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对后世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对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技法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旋律写作,也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提炼,形成更精致的音乐构造。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1874),堪称他的另一杰作,将音乐与绘画极为艺术地融为一体,使音乐本身具有唤起听觉和视觉通感的力量。还作有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以及歌曲《跳蚤之歌》(为歌德诗谱曲)等60余首。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1908)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1908)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3.6~1908.6.7)出身于梯契汶一贵族家庭。其家世代为海军军人。6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尝试作曲。12岁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得以在首都广泛接触到艺术音乐。1861年,与巴拉基列夫相识,并在巴拉基列夫的指导下业余进行音乐创作。他从远洋航海东方归来后,于1865年完成《第一交响曲》,同年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在义务音乐学校演奏会上首演,迈出作曲家辉煌的第一步。1871年任彼得堡音乐院的作曲、管弦乐法教授,1874年又兼任和声、对位法教授,终生任教于此。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均出自其门下。晚年,因支持学生罢课、倡导音乐院的机构改革而一度被解职。日俄战争后复职。曾以大量精力续作、修订“五人团”其他成员未完之作。其创作集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之大成,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传统,并以华丽的东方色彩、海洋情景的描绘见长。他是位卓越的管弦乐法大师,1888年所作具有东方绚丽色彩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以及《西班牙随想曲》等均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诸种乐器的色彩和扩充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他是位作曲技术高超的客观作曲家,擅长于以旋律、和声、调式、配器等手段描绘客观事物。他还作有歌剧10余部:《普斯科夫姑娘》(1872)、《五月之夜》(1880)、《雪姑娘》(1881)、《萨尔丹沙皇的故事》(1900)、《金鸡》(1907)等,以及交响曲、合唱曲、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1884)、《管弦乐法原理》(1911)以及自传《我的音乐生活》等。

柴科夫斯基(1860)柴科夫斯基(1840.5.7~1893.11.6)生于沃钦斯克,父为矿山工程师,母原籍法国,善歌与钢琴。1848年迁居彼得堡。1852年遵从父亲的意愿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即供职于司法部。1862年入带有西欧派倾向的安东•鲁宾斯坦刚刚创办的彼得堡音乐院学习,对音乐的喜爱越来越深,终在1863年去职专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1865年毕业于该院。翌年,应安东•鲁宾斯坦之弟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在他创办的莫斯科音乐院任和声教授,并从事创作。1877年与其学生安东尼娜结婚,婚后数周即因不合而离婚,同年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年金6000卢布),遂辞去教职,居住乡间,专事作曲。亦曾遍游欧洲各大城市,甚至远渡重洋至美国。1893年赴英归国后,发表第六交响曲《悲怆》。同年11月突然逝世(死因说法甚多)。享年仅53岁。

他的作品数量很大,几乎涉及音乐的一切领域,其中亦多名作。其实他还算不上西欧派,在“五人团”与鲁宾斯坦之间,可说他是“折衷派”。在他所作的有标题或无标题的音乐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标题性,都浸透着他个人的心理气质,故而褶到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主要体现在其如歌的旋律、具有活力的节奏、极富表情的配器以及直白情感中,尽管其音乐技法深受西欧音乐的影响。在他所作的6部交响曲中,以第四、第五、第六,尤以第六交响曲《悲怆》最为著名,堪与交响曲中的经典之作齐名。柴科夫斯基不愧是浪漫主义交响乐大师,所作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芭蕾舞音乐的经典之作。著名的作品还有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管弦乐曲《一八一二序曲》、管弦乐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等,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曲(其中有著名的《如歌的行板》)、钢琴套曲《四季》等。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