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是什么,据说孟子荀子都曾在此任教?
发布时间:2024-10-29 09:17:29来源:未知
1898年,在维新变法中,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组建,成为近代国立高等教育之开端。13年后,它更名为北京大学。
在许多人看来,“大学”是西方舶来品,公认的世界第一所大学产生于意大利。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前面还要加上一个定语——“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而如果要问“世界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在何方?我们还是要将目光瞄准“中国山东”,看看位于淄博的“稷下学宫”。
一、齐国为何能开设官办大学?
稷下学宫,因为其位置靠近齐国都城临淄稷门而得名,始建于齐桓公时期,有史为证:“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中论》)
随着齐国的日渐强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不惜重金,招揽士人,稷下学宫达到了鼎盛。
不过,到了齐湣王时期,由于其昏庸无能,好大喜功,不再听从学宫师生们的劝谏,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稷下学宫随之衰落,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国所灭,这所官办大学也随之消亡,前后存续共150年左右。
稷下学宫为何能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而在其他诸国却没有类似的机构出现呢?
1、历史原因
(1)春秋战国什么最重要?人才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孔子。
当年孔子在鲁国讲学,他并不是体制内教师,而是纯粹的私学。
孔子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啥意思?跟唐僧在西天取经要把“紫金钵盂”留下一样,孔子举办私学,也不能喝西北风,他收徒是要收取学费,起码要徒弟带些礼品(束脩)过来。
私学扩张带来了什么好处?那就是让原本只有贵族才能学到的文化知识,全面在民间生根发芽,培养出了大批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文化人才。
而随着周王室的没落,诸侯国的崛起,这些人才通过自由流动、周游列国,最终为诸侯国们所用。有了这大批的人才,才给学宫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2)春秋战国什么最活跃?思想
提到春秋战国,我们总会把这段历史跟一个词联系起来——“百家争鸣”。
尽管这一时期战争频仍,动荡不安,但这样的局面反而使得各国国君无法强行压制某种思想,这也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73862就让各种“子”、各种“学派”能够来回切磋,争论不休,促进了思想自由。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氛围。
相反,如果像西汉以后那样思想禁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家都没有什么好争的,学习“孔孟之道”便好。
虽然这也不能说不对,但在创造力、多样性上必然大打折扣,也就形成不了稷下学宫这种大学。
2、现实原因
刚才我们说,齐国为了招揽各国人才办学宫,是不惜重金、下了血本的。
历史记载,稷下学宫在鼎盛时期,拥有各类人才多达数万人。虽然这些人不一定都能在齐国做官,但其吃穿用度却均需要齐国提供。
在那个时代,读书人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本人曾被讥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他也曾说自己一个想学种地的学生没出息。(《论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而在同时代的大国中,除了齐国,其他也均无产生大学的可能。
比如,燕国、韩国名义上为“战国七雄”,但实际上实力低一个档次。燕国比韩国稍强,但位置偏远,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差。
魏国在战国初期尤为强盛,但因为地处四战之地,早早被战争所拖垮,退出了强国之列。
赵国、秦国一直较强,但都属于重武轻文之国。虽名将辈出,但文治方面乏善可陈。秦国只有在战国末期才注重招揽人才,但仍然只偏重实用型人才。
楚国地大人多,实力强于齐国,但楚多年不尊王化,独立于中原文化体系之外,因此也让许多文士避而远之。
与以上诸国相比,齐国两面临海,一面临河(黄河),坐享渔盐之利,以强盛富庶著称。
齐国为了争霸天下,一直都有重视人才、招贤纳士的传统,因而“养士之风”盛行,对士人的待遇十分优厚,如“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韩非子》)
所有,基于以上原因,稷下学宫这类机构最早在齐国诞生,成为必然。
二、稷下学宫是如何运转的?
稷下学宫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成为了齐国的“社会科学院”和“智囊团”。
然而,根据现在的考古研究,当年的稷下学宫,并没有特定的“在编”教师,亦没有严格的招生计划,师生均可以来去自由。
更让人感觉不“靠谱”的是,稷下学宫甚至不编写固定教材,所以教师的教学自主性极大,而学生也甚至有选择自己老师的权利。
那么,如此庞大且松散的机构,自由度又是如此之高,齐国是如何保证它正常运转的呢?
1、中国最早的“博士”
要想在稷下学宫当一名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呢?在那个时代,当然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证”,也不需要名校毕业,但是起码要获得齐王的首肯。
稷下学宫的历史上,都有哪一些有名的老师呢?
淳于髡,齐国著名外交家,拥有“诸弟子三千人”,一点不逊孔子,他和齐威王一起创造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的历史典故。
孟子和荀子,也都曾在稷下学宫任教。他们均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烁古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邹衍,战国时期著名阴阳家代表人物,提出了“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
由此可知,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社会声望和弟子数量,要想在稷下学宫的教师队伍中立足和出人头地,还真是一件难事。
而相应的,齐王给予教师们的待遇也不低,他们创造了“博士制度”,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衔制度。“博士”之“博”,即博古通今之意。
博士除了享受优厚的经济和学术待遇以外,还可以参与议政,直接为齐王决策提供辅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2、中国最早的“学生守则”
因为稷下学宫师生来去自由,常常拥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而且门派众多,所以,如何加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成为一个棘手问题。
于是,在稷下学宫就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称之为《弟子职》(不是《弟子规》)。
同现在的“学生守则”一样,《弟子职》对学生们如何入学、上课、尊师、作息,都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比如在学习方法上,规定学生在白天跟着教师学习后,还要再在晚上交流一段时间,以增进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这叫“朝益暮习”,类似于今天的“晚自习”。
3、中国最早的公私合办学校
在西周时期,实行“学在官府”。啥意思?办学的权力掌握在官方,由官吏兼职教师,教书育人。而他们育的人,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贵族子弟。
春秋战国时期,则变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招纳有识之士为己所用,所以才给了孔子举办私学的空间。
而稷下学宫虽然由齐国官办,但是从其管理风格来看,又跟现在的公立学校有显著不同。
首先,其教师并非齐国的官吏,而是培养士人的专职老师,并且在占用官府“编制”。而且,他们来到齐国时,也是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来的。
如刚才提到的淳于髡,“诸弟子三千人”,孟子也是“从者数百人”。
因此,与其说稷下学宫是官办,不如说它是有齐国与这些名师们公私合办。
4、中国古代少有的学术自由
齐国设稷下学宫,本意是以学术自由招揽和培养人才,为本国争霸天下献计献策。
因此,在师生们到稷下学宫之后,不仅被赋予了针砭时弊、直言进谏之权,还可以享有与学衔相对等的经济待遇。
齐国对待各种流派一视同仁,对待其主张,一般是有选择的采用,而不是随意打压,给了他们充足的生存和言论空间。
由于允许学术自由,各流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也纷纷通过公开辩论,以理服人,争取获得齐王赏识的机会,“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形成。
三、稷下学宫的功过是非
稷下学宫从诞生到消亡,历时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它对齐国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使齐国成为春秋战国时兴盛期最为长久的国家之一。
人才是第一资源,“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稷下学宫也给后世王朝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个典范。
然而,因为它只是决策辅助机构,稷下学宫作用的发挥,跟齐王的个人素质也有极大关系,所以它的反作用也十分明显。到了后期,昏庸的齐王们已经难以分辨哪些建议更适合齐国了,反而因为各种矛盾的建议而无所适从。
而且,虽然齐国在文化上强盛一时,但与强调军事的秦国、赵国相比,其在军事上的落后愈加明显。最终,齐国在东方五国逐个倒下以后,也在秦国强大的军力下,束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