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题型
发布时间:2024-11-06 01:39:17来源:未知
校园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场所,其生态状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实际成效。良好的校园生态会大力促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基于这点认识,我校在2000年获得省第七届“文明学校”荣誉称号后,在新一轮“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拓展创建活动空间,深化创建活动内涵,提出了实施“生态校园”建设工程的新思路,在构建绿色为主的自然生态、优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生态、建设民主宽松的政治文明等三个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推动了“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上新水平。 一、美化自然环境,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 校园自然生态建设是做好生态校园建设的硬件条件和物质基础。校党委、校行政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科学规划、基础设施、环境美化、加大整治等方面作为突破点,促进校园自然生态的优化,达到了自然和谐。 首先,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校园山水和谐。针对校园面积大、学生人数多、基建项目多、整治难度大等特点,学校按照现代化大学的要求,于2000年专门成立了校园文明建设规划组,以建设福州市西大门美丽花园为目标,依托学校两山两水、两湖一岛、一亭一园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对未来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进行了科学论证,以展现绿色文明为主题,作出了长远规划,并采取了如卫生包干区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使之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同时,学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改善校园自然条件,投资了86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投入140万元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在主干道、行政楼、生物教学大楼、春华广场、明德广场等地进行了“绿色行动”,新增了绿地5000多平方米,从而使校园绿意盎然,山更绿,树更青,水更蓝。其次,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建筑内外和谐。学校三年来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共投入约4000多万元分期分批改造了学生食堂5座、学生宿舍4幢、教师筒子楼2幢,新建了学生公寓1幢、教学楼2幢、各类球类场地46个,并积极与社会企业、单位合用与共建,建成可容纳一万多名学生的昌融学生公寓、约700多平方米的新苑餐厅,安装了40多台食堂空调,增设了3处全民健身走廊,另还建成了水土保持教学示范基地,进行研究生楼和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等,使学校内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休闲区等分布合理,建筑物在青山绿水衬托下充满和谐之形;同时学校积极贷款300多万元对全校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用现代科学精密仪器武装实验室,并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文明教室”、 “文明社区”等活动,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在内外给予人以和谐之感。第三,开展绿色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突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我校开展绿色意识教育的一大特色,我们紧紧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重了以“天天环保”为主题,对师生员工进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开展了创办《社区环境报》,成立绿萌艺术团,进行环保誓言网络注册等活动,发动师生齐参与,养成环保公德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以实践经历来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绿色文明意识的教育,同时为了加强文明督导,成立由50位离退休教师组成的老同志文明督导队和由500名学生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学生文明督导队,不仅维护校园环境整洁,而且进行文明行为督导,有力地倡导了校园风气。如今,校大学生环保社团已成为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学生自发环保组织,他们定期组织环保活动,进行环保宣传,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了学校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经过绿化、净化、美化,一个整洁、和谐、有序、充满生机的优美自然环境展现在师生员工面前,学校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式大学”。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到学校观光、垂钓的人数达10万多人。2001年,学校获得了“福建省直机关花园式单位”的荣誉称号,并有4处被福州市教育局列为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二、推进政治文明,营造和谐的政治氛围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6613435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三年来,特别是农林两校合并以来,我校认真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从机制、体制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而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是推进民主进程,实现民主与集中的和谐。推进民主进程、扩大参政议政。2001年学校分别召开了福建农林大学每一次党代会、工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2002年,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进行试点,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届教代会、工代会,有力地扩大了基层师生员工参政议政覆盖面。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实现严肃与宽松的和谐。学校党委非常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领导班子、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发展规划的“五个统一”,制定了校党委常委议事制度,坚决执行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重大事情由校党委常委集中讨论决定,每年校领导班子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浓厚了民主风气,形成了团结氛围。二是注重民主建设、加强制度保证。在三年的改革建设发展中,学校不仅对干部选拔工作按照《中共中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采用了明岗推荐、竞争上岗、考核任用、双向选择等形式,而且还加强了政治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促进和发展民主,建立健全了校党委常委会议事制度、校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制度、公示制、校务公开制、院部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从而为了学校建设政治文明提供了制度保证和发展平台。学术氛围 三是注重统一战线,实现党内与党外的和谐。凝聚各大力量,共建政治文明。学校非常重视民主党派在学校改革建设中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民主党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建生态校园。学校在制定各种制度措施时,经常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学校制定出来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改革发展成就,及时召开民主党派通气会,介绍情况,传达精神;重视民主党派建设,认真指导合并后学校民主党派的改选工作,举办民主党派学十六大精神学习班,使得各民主党派在思想、组织、参政议政等方面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大家齐心协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三、优化人文生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大学作为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源创地,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决定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把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作为与学校兴旺发达悠关的大问题来重视,紧紧从实权实际出发,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加大了建设力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从硬件、软件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增加人文景观,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 突出以人为本。在硬件上,学校每年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征,积极增加人文景观设施,设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主题和名人名言灯光标语,建成了“必要的张力”等人文雕塑,整饰主干道。特别是在2001年学校建校65周年之际,学校积极以项目争取社会各界和校友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共募集资金260多万元,建成了明德广场、春华广场、“金色未来”雕塑、“情系金山”雕塑、金谷喷泉等人文设施,并积极发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各主干道和各个人文设施的命名活动,这些不仅有力地改善了学校人文设施硬件条件,而且成为师生员工生活休闲的好去处。 二是弘扬文化底蕴,实现传承与弘扬的和谐。浓厚人文氛围、举办文化活动。在软件上,学校针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特点,积极举办各种人文讲座和其它文化活动,创造自己的人文文化品牌。如继续深化了“一院一品、一生一专”的工作思路,搞活社团、培养特长,抓精活功、打响品牌,提高品位、丰富生活,学校涌现出了茶艺表演队、蝶画制作、走廊乐队等学生品牌项目,并于2002年成立了校大学生艺术团。同时积极“拿来主义”,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浓厚人文气息,三年来,共举办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音乐、艺术各种讲座以及各种文化演出100多场,如我国著名指挥家郑小瑛的“音乐欣赏”讲座、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的“现代电影艺术”讲座著名作家刘墉的“创造超越的人生”讲座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的意义”讲座等,有力营造了学校人文文化氛围。 三是展示人文怀,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加强道德教育,展示人文关怀。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园文明八大建设等活动,突出对师生的文明意识教育和培养,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我们以师德建设作为教风建设的核心,以诚信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以勤政高效、优质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教风、学风、机关作风优化工作,倡导严谨自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勤于奉献的道德风范,引导教师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培养学生学习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关心弱势群体活动,开展了勤工助学、慰问困难家庭、“手拉手关怀行动”等活动,从而在学校形成有序、和谐、团结、互助的师生、党群、同事、同学等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形成以人为本、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三、突出与时俱进,推进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校认真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从机制、体制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而奋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是重视班子建设、形成团结氛围。三年来,特别是农林两校合并以来,学校党委非常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领导班子、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发展规划的“五个统一”,制定了校党委常委议事制度,坚决执行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重大事情由校党委常委集中讨论决定,每年校领导班子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加强了班子团结,浓厚了民主风气。二是注重民主建设、加强制度保证。在三年的改革建设发展中,学校不仅对干部选拔工作按照《中共中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采用了明岗推荐、竞争上岗、考核任用、双向选择等形式,而且还加强了政治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促进和发展民主,建立健全了校党委常委会议事制度、校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制度、公示制、校务公开制、院部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从而为了学校建设政治文明提供了制度保证和发展平台。三是推进民主进程、扩大参政议政。2001年学校分别召开了福建农林大学每一次党代会、工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2002年,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进行试点,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届教代会、工代会,有力地扩大了基层师生员工参政议政覆盖面。四是凝聚各大力量,共建政治文明。学校非常重视民主党派在学校改革建设中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民主党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建生态校园。学校在制定各种制度措施时,经常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学校制定出来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改革发展成就,及时召开民主党派通气会,介绍情况,传达精神;重视民主党派建设,认真指导合并后学校民主党派的改选工作,举办民主党派学十六大精神学习班,使得各民主党派在思想、组织、参政议政等方面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大家齐心协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四、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在创建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中,通过建设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政治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员工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学校育人的需要,从而使师生员工迸发出无穷的拼搏动力,展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校新世纪的改革发展潮流中,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正如林学院一位教授说:“学校党委、行政以实际行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创造了如此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三年来,“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为师生员工提供了发挥才华的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办学实力显著提高,实现六个翻番。一是研究生和全日制本专科生在校生数分别为781人和15704人,较之合并当年的309人和7413人翻了一番多。二是新增建筑面积(含已动工在建)26万平方米,总量达59万平方米,较之合并当年的33万平方米翻了近一番。三是固定资产总值2.44亿元,较之合并当年的1.3亿元翻了近一番。四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90万元,较之合并当年的4000万元翻了一番多。五是科研经费达到4752万元,较之合并当年的1600万元翻了一番多。六是合并两年来,新上项目477项,其中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部委级项目35项,承担国家级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比合并当年翻了近一番。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实现三个突破。一是2000年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我省省属高校零的突破。二是2002年植物病理学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实现我省省属高校零的突破。三是2002年农业部确定我校为全国甘蔗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点扶持的甘蔗研究开发项目,是全国唯一由省属高校主持的项目,实现我省省属高校零的突破。 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八个走在前头。一是大规模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学生公寓(达1.2亿元)和改造学生食堂(160万元),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在全省高校前头。二是我校8个省“211工程”重点学科有3个经省教育厅验收评为优秀,占全省高校优秀率的50%。三是全省首批8位“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我校占3位,走在全省高校前头。四是我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走在全省省属高校前头。五是我校有4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约占全省18位的1/4,走在全省高校前头。六是我校有116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约占全省2000多位的1/20,走在全省高校前头。七是我校有9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约占全省80位的1/9,走在全省高校前头。八是我校近两年科技成果获奖总量和获奖档次走在全省高校前头。2001年学校有17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其中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2002年学校有9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特别是2002年省属高校上报教育部科技成果10项,我校占9项。 党建工作成绩斐然,对外交流突出。生态校园建设有力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的复评,获得省委授予的“1999-2001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的荣誉称号。在2002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的“创最佳业绩,迎十六大召开”主题系列活动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并获得单项奖八项,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优秀奖三项。目前学校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37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接待来访的大学代表团共69批、196人次,先后承办了“国际菌物学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5个,并有51篇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同时学校援外工作有了新突破,学校的菌草技术和旱稻栽培技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获得推广,受到巴新当地人民和政府的欢迎。2001年5月,巴新总理梅克雷.莫劳塔率团来我校访问时,对此表示高度赞扬。 2000年以来的福建农林大学以其不俗的改革、建设、发展的业绩,忠诚谱写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篇章,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1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了我校,对学校的教育成就,特别是合并后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农业院校工作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办好大学,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了希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