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人口
发布时间:2025-01-04 10:26:34来源:未知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9万人,比上年增加9.4万人,增长1.2%;比2010年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33.3万人,年均增长0.9%;占全省的比重为12.7%。截止2015年末,我市净流入常住人口6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增长7.9%,其中市区净流入常住人口124.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48.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16.6万人,占总人口的7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30.6万人,比上年减少7.2万人,占总人口的29.6%。2015年末,常住人口中男性394.9万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38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3%。总人口性别比为102.8(以女性为100),与上年基本持平。2015年末,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16.5万人,占总人口15.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571.9万人,占总人口73.4%,提高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90.6万人,占总人口11.6%,提高0.1个百分点。随着外来打工者的不断涌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得到提高,全市人口总抚养系数继续下降,2015年为36.2%,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20.4%,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15.8%,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2015年末,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10.81年,比上年末提高0.67年。其中,男性和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均超过10年,分别为11.39年和10.19年,比上年分别提高0.7年和0.57年。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45.2%,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49.6%,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30.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全市总人口文盲率为4.69%,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8.2万人,出生率为10.52‰,比上年上升0.3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4万人,死亡率为4.32‰,上升0.2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人口4.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2‰,提高0.1个千分点。 2015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5660.3亿元 ,财政收入100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90元。 合肥境内农业、水产、畜牧资源丰富,适宜稻、麦、棉、油料、菜、瓜、果、麻等多种作物的种植和猪、禽、渔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相传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合肥地区最早的百里蓄水坝——芍坡(今寿县安丰塘),灌溉合肥以北淝河与沛河流域的4万余亩农田。东汉末,合肥境内传人了牛犁耦耕。约在公元3~4世纪时,中原人民大批南迁,他们利用地势,筑塘兴坝,整地为梯田。三国时,曹操屯兵巢湖,始兴围垦。南宋以后,巢湖沿岸稻田增多,逐步形成了合肥南部的圩田产粮区和北部丘陵岗地的杂粮产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巢湖沿岸运往京城粮食达500万斗。清雍正和乾隆年间(1723一1795),合肥地区农业有较大发展,但自清光绪十年(1884)起,由于清政府鼓励农民广种鸦片,合肥耕地“十居其一”,因此,“地瘠粮减”。清末大军阀李鸿章及其兄弟6人,平均每人在合肥地区占有土地10万亩以上,农民倍受盘剥,加之灾害频仍,农业更加凋蔽。据民国22年8月25日湘、鄂、皖省上书国民党中央称:“农民所需耕种各费,罄谷之值,不能抵偿。”据民国32年报载:“合肥县土地面积18888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耕地47.4万亩,粮食总产1.83亿斤,人均占有粮143.6斤。”民国36年,安徽田赋粮食管理处统计,合肥县产稻2099368市石,占粮食总产27.6%;产杂粮(大、小麦)5502587市石,占粮食总产的72.4%。合肥地区以产杂粮为主。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1957年,粮食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48.2万亩扩大为794.1万亩,其中水稻田由289.8万亩增加到367.3万亩。这是合肥农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1958~1965年,由于盲目推广双季稻,增大劳力投入,生产资料费用增多,增产却不增收。1966~1978年,由于农业生产搞以粮为纲,分配上平均主义,管理上瞎指挥,导致生产停滞,产量徘徊。肥东县1976年的粮食产量反比1957年少。长丰县1977年栽双季稻,单产585斤,虽比一季中稻每亩多收87斤,但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水费等项开支,亏损甚巨。加之,毁林造田,生态环境遭破坏。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统计,合肥市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郊区及蜀山镇有耕地总面积417万亩,其中水田2804379亩,占总耕地的67.2%;旱地1368471亩,占总耕地的32.8%。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0万亩,占总耕地74%。总农户618399户,农业人口2708455人,人均占有耕地1.54亩;劳动力1232239人,占农业总人口的45%,劳均耕地3.38亩。全市有市、县农科所5个,蔬菜科研所1个。长丰、肥西县都建立了农业科技中心。全市有21个区建立了农技站。市、县都设有种子、植保、土肥等工作站。有原种、良种场6处,种植面积:良种杂交水稻150万亩,杂交西瓜30万亩。全市农业总产值13.65亿元,是1949年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的4.5倍;畜牧业总产值3.0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399吨,产值0.31亿;林业产值0.14亿元。年上市蔬菜14540万斤,人均日占有蔬菜0.73市斤;乡镇企业总产值5.3301亿元。30多年来,合肥市造林面积369143亩,年平均造林6344亩。据1985年统计,合肥市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28%,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7.89%。合肥市的肥西、肥东和长丰3县都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合肥机器工业在本世纪20年代已开始萌芽,但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1957年,是合肥工业开创奠基阶段。此阶段初期,合肥工业处于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阶段,年工业总产值在千万余元。从1954年开始,合肥市开始投资建厂,创办现代工业企业。到1957年底,合肥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518家。其中: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71家,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4家。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企业490家,重工业企业28家。这些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初步形成了合肥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架构,为合肥工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期间,合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上海内迁企业。从1954~1957年,合肥先后从上海内迁近50家工厂。这些工厂迁来合肥后,有的独立建厂,有的合并建厂,有的则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带动建立新厂。这些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合肥工业启动和发展的步伐,而且解决了当时合肥工业发展存在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生产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为合肥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至1957年,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上升至16000万元,比1949年增长72.67倍,比1952年增长11.2倍,比1954年增长3倍。1958~1976年,是合肥工业曲折发展阶段。此阶段,合肥工业虽在总体上有较大发展,但其间起落波动较大。1958年“大跃进”,在全民大办钢铁运动的推动下,全市各行各业一哄而起,掀起大办钢铁热潮。在工业企业建设中,同样是一哄而起,抢上了一批不具备条件上马的工厂,以致这批工厂在1961年,或因资金问题,或因技术、设备问题,或因原材料短缺问题,相继被迫下马。几经折腾,不仅造成资金和财富的极大浪费,而且使合肥工业发展伤了元气。1962年和1958年相比,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下降28.9%。经过1963~1965年的3年调整,合肥工业逐步恢复元气,重又出现健康发展形势。然在1966年后,又遭受连续10年的“文革”浩劫,使合肥工业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破坏。在1966~1976年的10年中,合肥工业企业单位数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8.2%。1976年的工业总产值虽比1966年增长1.64倍,但与“一五”计划期间相比,其增长幅度低254.7个百分点。较“文革”前1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指数则更低了552.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合肥工业在“文革”年中所受到的破坏是十分惊人的。1976年后,是合肥工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外引内联,一手抓经济体制改革,一手抓技术引进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创优质产品力度。一批质量好、效益好的新产品,如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计算机、客货两用机动车等,都在这一个时期发展起来。至1985年,合肥工业已拥有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电力、纺织、缝纫、食品、建材等31个大行业,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乡级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88家(不含中央部属及省属在肥企业,下同),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9.265亿元。国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62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钢、钢材、铝锭、铝制品、各类建材产品、汽车、拖拉机、挖掘机、液压机、叉车、电动机、变压器、高压开关、无线电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冷暖空调设备、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手表、搪瓷制品、玻璃制品、机制纸、药品及医疗器械、化肥、农药、化工原料、橡胶轮胎、塑料制品、服装、家具、自来水笔、卷烟、饮料酒、工艺美术品等,累计达1700多个种类。其中:1项为国家金质奖产品,6项为国优银质奖产品,65项为部优产品,269项为省优产品。优质产品率达19.5%。有150多种产品出口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工业生产呈现空前繁荣局面。 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省级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合肥庐阳产业园、合肥包河工业区、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双凤经济开发区、肥西桃花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 合肥是全国除北京以外唯一一个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的城市。分别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评选出中国十大科研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合肥、香港、南京、武汉、厦门、杭州、深圳和西安。与上一年相比,合肥的位次前进一位,合肥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超过了南京和香港。该报告中主要是按照论文质量标准,进行了基础研究实力排名。“二线的城市,一流的科研”。这是《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对合肥的一句简短评价。在科研机构排名中,坐落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国科学院,超过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在过去一年里,科大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17篇,位列全球第76位、亚太排名第11位,成为进入全球前100名仅有的2所中国高校之一。 合肥早期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信仰和古乐演奏欣赏等活动。据有关史料载,合肥曾为楚越属地,受楚越文化影响,先人以动物为图腾,约期举行图腾祭典。据考古发掘证明,合肥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古乐和随乐而舞的表演活动。到了三国时期,歌舞表演活动又有一定发展,曹操为庆祝胜利,令数艺伎在筝笛浦舟上载歌载舞,由于舟不胜载,致数艺伎殁于水中。晋统一天下后,结束了三国纷争,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合肥社会文化亦渐有发展,出现了“风土明茂,皆胜淮左”的繁荣景象。到了唐宋时期,合肥社会文化呈多样化发展形势,不仅宗教文化盛极,民俗文化兴旺,且域内学子多,诗文丰,民间说唱、歌谣、戏舞、弦弹、鼓乐等文艺活动,都有较大发展。在文著方面,合肥早期见载于史的著文有《幽求子二十篇》(晋)、《合肥志四卷》、《文集二十卷》、《奏议十卷》、《唐文萃一百卷》(以上四为宋时)等。应该说,这一时期,合肥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元明时期,合肥已渐发展成为一文化都城。域内不仅文才汇兴,著述丰巨,且戏舞、弹唱等表演活动,已十分活跃。江淮之间,依靠“杂百戏”谋生的艺众,其数当首推庐州。到元朝末年,文墨艺演,相应发展,雅俗互见,形式多样。到了清朝,乃至民国时期,作为合肥近现代文化,较前已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学方面,著述丰繁。仅清朝时期,合肥见载于史的诗、言、集等著述就有近百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有许多著文至今仍为人们常喜诵谈。在演艺方面,作为合肥地方戏的“倒七戏”(又名“小刀戏”、“稻季戏”),已渐形成独立的戏种,在民间演赏两盛。民间的门歌、秧歌、说唱、狮子舞、龙灯舞、撑旱船、踩高跷等文艺形式和活动,日趋繁荣兴旺,盛极一时。这期间,民间对戏种已有了“大戏”和“小戏”之分,所谓大戏,即京剧,小戏则指的是“倒七戏”。民国时期,合肥民间已发展有数家专业戏剧班社,其中以费家班创建最早,人数最多,行当最全。清末民初时,合肥出有“五怪”,其中之一沈石翁,“一意真草,精能之极,人亡得亡,珍着拱壁”,曾名震京城,被冠为合肥以书法著称海内之始。在合肥文化界,时尚有被称为“三清”的三名文化骁将。此三人以善文著丰而名噪一时。民国时期,伴随演艺等文化活动的繁盛,城内除建有专业演出场所,并同时发展了形式众多的文化社区,如文昌宫、南园等。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也在民国后期相继出现。这些都说明,合肥历史文化,尽管有兴有衰,有起有落,但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并在江淮之间,始终居于中心地位。1949年起,市政府、市工会、市团委先后兴建了文化馆(站)、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少年文化宫、少年之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街道建立了文化站187个。工厂企业普遍建立了俱乐部、文化室等群众文化组织。逐步形成三级群众文化网络,群众性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诗歌、美术、体育、科普等活动呈现繁荣局面。解放初期仅有一小型图书室,现已新建了市图书馆大楼和两个少儿图书室。1985年与1949年相比,图书馆室由数十平方米增至2658平方米,馆员由3人增至28人;藏书由文学性、通俗性发展到综合收藏;语种由汉语扩大到9个外国语种;藏书由几千册增加到28万册。1983年正式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对全市的文化市场加强了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到1985年底已有歌舞厅30家,二级批发商22家,零售书、报专业户184家,租书专业户80多家,录像放映(包括三县)128家。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起到一定作用。1978年,合肥市成立文物管理处,专业从事文物的保护、发掘、整理、收藏、研究工作。各种文物藏量已达2000余件,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品40余件,如太平天国、清末时期的铁炮15门。现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教弩台、包公祠;市级保护单位有城隍庙等17处,古城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0处,古墓葬23座,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19世纪30年代以前,合肥无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明末清初,合肥始有固定的国药商号,经营草药和丸、散、膏、丹及饮片等成药。另有中医医生在国药店坐堂行医。尚有走街串巷给人治病的郎中。清光绪二十年(1894),德国人戴尔第来合肥传教,在德胜门天主教堂设“圣心诊所”。光绪二十三年,中华基督总会(南京)派美籍传教士徐鸿藻、柏贯之到合肥传教施医,由此西医始渐传入合肥。民国16年,刘锡麟(又名刘梦九,合肥人,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创立合肥民生医院,成为由国人在合肥创办的首家医院。民国26年,合肥县警察局设有清洁所,管理街巷卫生,为合肥最早的公共卫生机构。合肥解放前,由于卫生医疗落后,曾多次流行霍乱。群众生病,多求神问卦。妇女生育,旧法接生。人口死亡率高达20%。。新生儿破伤风(俗称“七天风”)死亡率高达400‰。人均寿命仅为35岁。解放前夕,合肥有县医院1所,床位12张,房屋13间,工作人员12名,其中医生2名。另有23家私人诊所。合肥解放后,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按照“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省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卫生常识,并在全市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使合肥的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到1952年底,合肥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已发展到114家,医院病床达425张,卫生技术人员增至851人。病床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比1949年分别增加0.7倍、9.3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合肥有一大批医疗卫生机构被“砍、并、撤”,医务人员被下放到农村。至1970年,全市仅剩下12所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减至2817人。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市卫生事业恢复发展,在1979~1985年的7年中,仅合肥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就达2755万元,比1949~1965年的投资总额1232万元增加了1.24倍。1985年末,合肥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90所,其中医院47所。有病床5616张,卫生技术人员10647人(其中医生5116人)。合肥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的健康水平。1985年,合肥市人均寿命逾70岁。三甲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一院南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五医院、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早在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至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合肥民间就有“御”、“射”、“导引”、“养生”、“角抵”、“利趾”、“拔距”、“曲踊”、“投石”、“搏弈”、“戏水”等体育活动。19世纪50年代,驻肥清军在练兵中引进西方士兵体操。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田径、游泳、普通体操和球类项目逐步传入合肥。民国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跳绳、踢键子、斗膝、放风筝、荡秋千、扳手腕、抵杠和搏弈等。田径、普通体操和球类活动主要为学校体育项目。到了20世纪30年代,球类活动才由学校扩展到机关、工厂。当时合肥县的竞赛活动很少,体育设施只有一县属运动场和一省属小型体育场。1949年~1954年,是合肥市发展人民体育的起步阶段。此间,合肥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体委”)成立,建成合肥市人民体育场(以下简称“市体育场”),相继举行合肥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并组建体育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在比赛中,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取得团体总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1955~1959年,合肥市体委举办合肥市第一届运动会,并组织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运动会的各项比赛。合肥市在这届全省运动会的比赛中,团体总分再次名列全省之首。此外,合肥市运动员在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中,累计取得7项冠军,打破6项全国记录。1960年~1965年,合肥体育处于曲折发展阶段。此间,合肥市体委举办了全市第二、三两届运动会,并组团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运动会。在比赛中,合肥市代表团虽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但许多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却不及以前。唯跳伞运动属例外。合肥市跳伞运动员在安徽省跳伞比赛中,三次打破两项日间女子集体综合定点跳伞的世界记录。合肥市航模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打破动力直升模型飞机直线飞行的世界记录。1966年后合肥体育事业受到“文革”运动冲击。各项体育活动被迫停止。直至1968年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体育活动才逐步恢复。1971年后,合肥市重点业余体校和五里墩运动场相继建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开始在全市施行。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在参加安徽省第三届运动会的比赛中,再次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977年~1996年,合肥市区中、小学适龄学生有85%,郊区中、小学适龄学生有75%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在安徽省第四至第八届运动会的比赛中,均取得团体总分与金牌总数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合肥市运动员在全国运动会的比赛中,累计夺得15个全国冠军;在国际比赛中,获得9个第一名;在州际比赛中,有24人次夺魁;在世界体坛的竞技场上,有9人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合肥市体委在此期间,先后举办了第四、五、六届运动会,并承办了安徽省第七届运动会和许多项目的全国比赛。建成合肥体育馆、合肥综合体育馆、合肥游泳馆等大型体育设施。合肥市建立了业余游泳运动学校和专业运动队。 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是合肥市文联所属的学术性机构,2001年8月成立至今的10年时间内,因他们而产生的“合肥美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界引起关注。2002年底美术创作中心就启动了首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活动,张国琳组织了5位中国画人物画家,进行组合长卷《江淮风流——安徽历代名人图》的创作。《印象合肥》由5人花一个月时间精心创作出来,长15米,宽2.2米,所画的是从大蜀山到巢湖之间的合肥城市形象,画面中的多数建筑均以现实建筑为蓝本,并采用纯水墨的形式。文联美术创作中心还创作了其他三幅巨制:8米长的版画《庐州遗韵》、10米长的人物画《大建设者》以及近30米长的山水画《黄山神韵图》,而《庐州遗韵》是国内最大的版画。“创作这些作品,一方面是展现‘合肥美术现象’,另一方面是为了献礼建党90周年。” 广玉兰:系常绿大乔木,树形端庄、雄伟、技叶扶蔬,花大白色,状如荷花,六月上旬开放,材质细密,是珍贵的观赏用材树种。广玉兰原产北美洲,合肥引种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适应合肥生态环境,采用嫁接和播种繁殖,为合肥绿化基调树种之一。公园、机关、工厂、庭院及街道都有栽植,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市人大九届八次会议定为“市树”。石榴: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农历五月碧绿的丛株上,团团花朵似火光霞焰或洁白如玉,鲜艳耀眼。石榴枝干劲壮古朴,根多盘曲,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石榴耐瘠薄干旱、忌水涝、宜地栽。而花石榴和海石榴最宜盆栽。繁殖容易,管理粗放。在合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人们把它看作宝贵吉祥的象征,习惯把石榴作为中秋赏月的佳品,以示合家欢聚一堂。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市人大九届八次会议定桂花、石榴为“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