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课堂的有效性

导航

大学分析 > 高考新闻 >

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课堂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4:15来源:未知

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课堂的有效性

每个老师每节课的时间相同,但为什么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学习习惯好,同时又学得轻松愉快,这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关注教学流程各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这几个基本环节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只有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 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中就会多产生一份效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

备课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首要抓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 1.强化目标意识,整体把握教材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牢记课标的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对阶段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要有足够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更要有深入思考;对课标中的评价意见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价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目标,以保证自己对本学科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师必须熟知所用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重点和难点,并参考其他版本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整合与分析,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准确确定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针对每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预设必须是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有生成目标的形成,而这些预设目标能否落实和最终形成是备课的关键所在. 2.加强集体备课,营造教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体备课决不仅仅是一份教案、一个课件、一张试卷、一次作业的共享,而是要引导教师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在研究专题上下功夫.通过集体备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科专业问题、甚至是课题研究问题.

集体备课活动前,每个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动确立主备者.活动中主备者要分析教材,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每位教师因为有了预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讨论,保证备课活动的实效.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实效、创新、合作”. 3.关注备课前期,完善备课后期 教材有它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备课前期要通览教材,对整个高中阶段本学科教材内容有所了解,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对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晓,会成为教师的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备课时,具有更高的立足点. 后期完善备课是一些优秀老师、名师大家的经验之举,很值得借鉴.后期完善包括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学生情况的再思考等等.只要发现相关信息就及时地补充到原备课中,让自己的备课不断丰富,不断深入.这样的后期完善,是对备课的一种提升,它让备课有效而且高效,课堂教学也会因为备课的有效、高效而变得轻松起来. 二、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关键. 1.确立有效教学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否,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协调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经历、深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1)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练习等,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 (4)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是否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有多么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帮助师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说清或在教室里难以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此时运用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准确把握. 4.建立有效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评价,使之迅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评价或用微笑、点头、等肢体动作予以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忽视、不轻视,要积极鼓励,激发学习的热情,使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三、作业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整点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或明晰课堂学习留存下来的困惑,甚至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习中的疑难,全面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借此找到自身教学的疏漏之处.学生的作业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使新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对待作业,教师应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1.明确作业布置要求 课前预习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加强辅导;课外作业提倡分层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倡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进行探究性课外学习.一般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养成静心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2.明确作业批改要求 批改要认真、及时、规范,保证批改的正确率. 3.明确作业讲评要求 要对学生的作业全面了解,掌握典型,综合分析,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建立优秀作业表扬制度,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长点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差异,所以课后辅导要兼顾两头.不仅要挖掘优秀生的学习潜力,更要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 1.教师课后辅导要避免随意性 辅导学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教师要关爱学困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多找闪光点,多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注重辅导的有效性. 通过课后辅导,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提高,使其找到了新的学习生长点.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和热情,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五、阶段考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检测点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终端环节.对学生进行考试,是检测一个阶段以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承前启后,为新一轮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推动作用.

科学命题 考试命题,应立足多个版本教材,依据课标要求,紧扣考纲,难度适中,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既要检测教学状况,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对今后的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 (1)必修科目命题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力求突出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2)选修科目命题要求:试题设计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学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认真分析 每次考试后,要认真及时阅卷,做好质量分析.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纵向比较.在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教学流程的各基本环节来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把握住各个环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关联之处,深入研究,寻找对策,改进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