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哪些幼师学校

导航

职校资讯 > 重庆资讯 >

重庆有哪些幼师学校

发布时间:2025-01-01 00:08:52来源:中职中专

 重庆有哪些幼师学校

  重庆哪些幼师学校

  1.重庆文理学院怎么样

  重庆文理学院概况

  进德修业 博文达理

  ――负重自强、勇于创新的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

  学校坐落在距重庆市主城区56公里的永川区,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21亩,校舍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70 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电子阅览室设施齐备,校园网设备先进,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完善;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高级职称人员100余人、副高级职称人员220余人,博士160余人、硕士600余人,外籍教师11人,外聘专家教授100余人。

  学校确立了“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应用为本,管理创新,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办学思路和建设“区域性、多科性、特色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

  重庆文理学院学科建设

  学校开设了50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9800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20多个省(区、市);来自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留学生50余名;与市内外9所高校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兼职硕士生导师4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70余名。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

  学校毕业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各个行业领域,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2012-2013年度,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近3年,科研项目持续增长,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达到2700余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大幅度增加,被SCI、SSCI收录16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0余项。

  学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研究,先后成立了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研究院、重庆市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高校园林花卉研究中心、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市级特色科研平台。

  在新材料、园林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推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重庆高教研究》等省级学术刊物。

  学校坚持管理创新,实施“三标一体”管理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进行了“大部制”、“学院制”改革,现设有10个大部,15个二级学院。学校领导班子五年在重庆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并获得先进称号。

  重庆文理学院特色专业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当代高校的构建与实践”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范新升本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得重庆教学成果一等奖。

  园林专业被立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渝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被立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累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9项、市级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8项,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还先后获得首批“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重庆文理学院对外发展广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p#分页标题#e#

  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交流学生、交流访问学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公派俄罗斯留学、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马来西亚2+2联合培养本科生、美国和新加坡带薪实习、留学菲律宾等项目;与永川、大足、彭水、垫江、贵州省丹寨县、绍兴市越城区等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伙伴关系;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所属的重庆德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李卫红副部长及有关司局领导、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时任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等领导来校视察和调研,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全方位改革、多角度创新、超常规发展的模式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誉为“文理现象”。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性、多科性的特色应用型大学。

 重庆有哪些幼师学校

  2.西南大学怎么样

  西南大学概况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

  校园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占地总面积9629亩,校舍面积约18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也是治学读书之圣地。

  西南大学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办学历史已逾百年。

  西南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37个省部(市)一级重点学科;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种专业硕士学位;107个本科专业。

  西南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国学大师吴宓、中国土壤学科开拓者侯光炯院士等曾执教于此。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27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长江学者”4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

  西南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含弘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实践学分”;实践按大类培养和分类、分级、分流教学改革,试行“2+1”学期制,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修读第二学士学位。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办学层次和规模居西部高校前列,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六所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0余人,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

  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各界青睐,就业前景广阔。

  学校被评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12-2013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了袁隆平、吴明珠、向仲怀、胡锦矗、张鲁等大批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

#p#分页标题#e#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在海外办有孔子学院,设有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新格局。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概况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前身为始建于1938年的建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中央畜牧实验所、农业实验所和血清研究所所在地,解放后为国内著名的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设立荣昌校区。

  2005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校区更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校区位于“中国畜牧科技城”、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县城、园林县城、重庆市区域中心城市――荣昌县城,距重庆主城仅88公里。交通便利,处于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中段,2014年通车的成渝高铁荣昌站已开工建设。

  校区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环境优美。

  占地462亩、校舍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54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36万余册,数字资源48.72万册,并与本部实现VPN链接。

  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4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函授教育、校外办学点学生1500余人。

  在职教职工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20余人,硕士生导师36人。

  具有硕、博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70%;教师中有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省部级中青年突贡专家、重庆市优秀教师。

  西南大学科研设施

  校区设有中国畜牧科技城兽药研发检测技术中心、动物疾病快速诊断防治中心、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中心、名优鱼类养殖技术中心、牧医渔业管理软件研发中心、牧医渔业经济研究中心、牧医渔业信息咨询司法鉴定中心、牧医渔业人才培训中心。

  拥有川牧饲料总厂、科信动物药品厂、实习牧场、实习渔场、动物医院、标本厂、计算机中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等设施齐全的校内教学实习场所。

  2004年与荣昌8家大型GMP兽药企业建立了“8+1”校企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还与川渝两地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师生校外教学实验实习基地。

  西南大学学科建设

  校区目前设有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系、商贸系、信息管理系、基础部和成教部等教学单位。开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方向)、动物药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共10个普通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专业。

  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淡水鱼类养殖学、中兽医药物学、畜产品加工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遗传学为省部级重点课程;畜产品加工学为市级精品课程。

  初步形成了以畜牧、兽医、水产为主,覆盖牧渔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校区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技术推广课题,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其中小鹅瘟、猪丹毒、猪伪狂犬病检测方法等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动物疫病检测规程;王永才教授主持的“植根西部畜牧业沃土,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成果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左福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肉牛养殖与草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鉴定验收,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重庆市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国拨经费达1000万元;黄伟博士研制的鸡传染病法氏囊精制卵黄抗体获国家生物制品二类新兽药证书;郑曙明教授等发现并命名了鱼类新物种――武隆丽条鳅;尹华贵副教授牵头的课题组成功培育了重庆市第一个家禽地方品种――渝西乌鸡。

  校区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走出了一条立足川渝、辐射西南、放眼全国的特色办学之路。

  共为社会输送人才60000余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

#p#分页标题#e#

  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基础扎实、能吃苦耐劳、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或行业领军人物,有国际知名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企业家,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2006级学生邓费建、邓波兄弟俩在校时,因学以致用、自立自强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2006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并荣获“重庆青年五四奖章”。

  西南大学对外交流广泛

  校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长年聘请外籍教师任教,促进了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校区将在西南大学的崭新平台上,以“高水平特色校区”为目标,发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艰苦创业,负重自强”的办学传统,积极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重庆有哪些幼师学校

  3.重庆师范大学怎么样

  重庆师范大学概况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

  学校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校园面积2804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

  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

  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三个国家级基地,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幼儿教育教师市级研修培训基地、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市级培训基地、中德(重庆)职业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集团、重庆市管乐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市级基地。

  “重庆旅游学院”、“重庆音乐学院”、“重庆幼儿师范学院”、“重庆特殊教育学院”、“重庆新闻学院”也依托学校设立。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方针

  近60年来,学校始终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践行“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构建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格局。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基本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

  三个校区各有1个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30.54万册,电子图书24644GB。

  校园网实现校区全覆盖。

  重庆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7000余人,研究生3200余人,成教自考学生10000余人。

  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239人,副高职称教师46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9人。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70%,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364人。

  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人选1人及省部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1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省级名师获得者3人,重庆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7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83人。

#p#分页标题#e#

  学校现有17个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6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1个高师硕士学位授权,涵盖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

  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中心、“十二五”市级一级重点学科11个、“十五”“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11个、5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创新团队、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设施

  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三特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市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2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2个市级教学团队、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形成了“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

  建立了以“三主线”和“六环节”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重庆师范大学教学成果

  在近年的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学校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7项。

  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14项、重庆市一等奖24项、重庆市二等奖66项;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重庆市一等奖6项、重庆市二等奖3项、重庆市成功竞赛奖9项。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科研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973”和“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8项,省部级项目679项;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超过1100篇。

  科技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人文社科三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社科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0项。

  学校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教育部社科司、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勤学善思,求是致用”的优良学风,推行自我教育,强化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有在册学生社团106个。

  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206项。

  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青马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培育工程”两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还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

  近60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十万余名各类毕业生。

  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

  重庆市90%的一级示范幼儿园现任园长、50%的重庆主城区小学特级教师、60%的小学骨干教师均为学校毕业生。

  中科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马志明,“最美乡村教师”曹瑾等是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重庆师范大学对外交流

  学校把握教育国际化趋势,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p#分页标题#e#

  在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创办“孔子学院”、“汉语师范学院”。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建立“重庆中日交流之窗”。

  学校是国际聋人高等教育网络组织(PEN项目)成员。

  近年来,习近平、刘延东、贾庆林、贺国强、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

  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当前,学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进!

  4.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简介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重庆幼专”,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重庆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创建于1914年,其前身为万县师范学校和万县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2012年更为现名。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师资力量

  根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310余亩,共有塘坊、沙河两个校区,校舍总面积13.3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用房4.5万平方米;下设6 个系部、11个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11余万元;共有教职工348人,其中专任教师27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3人;全日制专科、中专在校生3000余人。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办学历史

  2002年,学校与西南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对接联合办学,培养专科层次的语文教育专业教师。2003年,重庆万州幼儿师范学校与重庆万州师范学校合并,建立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2006年,学校与重庆万州商贸中专学校联合办学。201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下发(渝府[2012]32号)文件,批准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升格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建设成果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新立项市级以上课题16项,完成区级以上课题研究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1项,出版、参编论著9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区级以上获奖论文70余篇,荣获重庆市第二届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教学措施

  学前教育系践行“全实践”办学理念,构建了“双主体、双基地、双团队”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四大培养中心。其中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中心、学前教育技能训练中心、儿童发展与教育实验中心、学前教育见习中心。下设舞蹈房、感觉统合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微格教师等功能房100余间,见实习基地50 个,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平台。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