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会的变迁及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04 03:33:51来源:未知
河北省会变迁 全国 30 多个省份中,可能没有一个省像河北这样频繁地变更省会驻地。 大清时期:省会两地半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 年) ,正式设立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大名, 是河北省第一个省会。雍正八年,设直隶总督署于保定,省会遂迁往保定,直至晚清。对外通商之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总督也常常在津门办公。基 本上是夏在天津,冬在保定。这样说来,天津也算半个省会。 民国初期:省会三加二 民国肇建之后,设直隶省会于天津。1928 年 6 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河北 省名出现) ,省会仍在天津,但 10 月即迁北平。两年后,即 1930 年 10 月,省 会再迁天津。稳当了不到五年,1935 年 6 月,天津改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又迁 保定。 从民国成立到抗战爆发的短短 25 年间, 河北省会在平津保之间辗转反侧, 先后共搬迁三次。其中两次光顾天津,加在一起二十年,时间最长。北平、保 定都是两年多。所谓“三加二” ,就是省会待了三个地方,其中一地是两次。 抗战时期:省会无定所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一言难尽。日寇入侵之后,华北沦陷,河北省政府成了 流亡政府,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或者说,办公人员逃到哪里,哪里就是省会。 抗战胜利后,河北省政府在西安恢复办公,不久回迁北平。但值得一提的是, 抗战期间,包括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力量已经管控了河北的很多区域,分别建 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冀中南等革命根据地。每个根据地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 政治中心,如阜平、涉县、南宫等,也可看作是各自的“红色小省会” 。总之, 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的 12 年间,河北省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公认的省会。 解放前,烽火连天,兵荒马乱,河北省省会饱受颠沛之苦。遗憾的是,解 放后仍然没有稳当下来,又经过了三番五次的大折腾。 新中国时期:差点成为四加三 一、建政保定,议迁石市。 1949 年 7 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河北境内解 放区连成一片。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整合各根据地地方政权,建立统一的河北 省。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保定成为共产党领导的 河北省第一个省会。但到 1954 年,差点搬到石家庄。当时,恢复生产、和平建 设成为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河北省党政领导认为,省会保定工业基础较差, 很难成为工业大市。而是假货组昂工业比较发达,交通十分便利,且为军事要 地,乃更为理想的省会驻地。于是一方面向国家打报告,一方面成立了省会迁 移筹备委员会, 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 石家庄市也开始了作为省会的城市规划, 确定把省政府建在现在的省军区一带。但是省会搬迁耗资巨大,我省经济能力 难以承担,为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指示,省委决定省会暂缓迁石, 集中一切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离开保定,迁往天津。 1958 年大跃进时期,人们热情高涨,胆魄宏大。 为了工农互促,全面跃进,该年 4 月,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决定,省会由保定 迁往天津。在那风风火火的岁月,一年之内完成了搬迁。 三、加强战备,离津回保。 不到十年,再起波澜。1966 年,美国扩大了侵 略越南的战争,并将侵略矛头指向我国;同时,中苏关系恶化,战争危险加剧。 天津地处沿海,是国防前哨,一旦开战,即为战场。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备战、 备荒”指示,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撤出天津,迁回保定。 (不仅仅是因为天津直 辖这一个原因,天津直辖是省会迁保的次年,即 1967 年)为适应备战需要,采 用“大分散,小集中”方式安排办公场所,省委机关、省人委机关和省军区搬 到保定周围各县。而保定地直、市直的许多单位,则迁移到新城、定兴、定县 等更远地方。1966 年五一前后,省会回迁基本完成。 四、文 革爆发,离保迁石。 省会回保没几天, “文 化大革 命”爆发,河北省 党政大权被造反派夺走。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保定省市之间、党政之间、干 群之间、不同的群众团体之间矛盾重重、武斗激烈,整个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省会已经无法存身。1968 年 1 月,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 会议。认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 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议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同年 2 月 3 日,经中央批准的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 会。 五、驻石望保,险些再搬。 省会迁石后并不平静,又有一番“留石”和“回保”的争论。1970 年前后,当时的省领导刘子厚等认为,石家庄城市规模太小, 不宜做省会,还应还都保定;而华北局领导人李雪峰则认为,石家庄有铁路公 路通往太行山,便于疏散和隐蔽,是理想的省会驻地。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1971 年 3 月,周恩来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就地建设,不要再迁了。从此,省会便常驻石家庄,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