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看成是高校自己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5-01-04 04:51:39来源:未知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打破宗教限制,开始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 发布后,英国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发展,但每年招收的大学生、学院生仍由国家统一控制。大学和学院的功能界限还是相当明显的,大学仍然控制在29所。直至1992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英国在坚持原有大学精英教育特点的同时,逐步开放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1992年相继有若干所学院升格为大学,或与大学合作允许发放学位证书。 目前,英国有高等教育机构165所,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24所为代表的罗素集团组成了英国精英大学。这类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学术声誉和地位、科研和技术创新实力、研究课题的世界水准、科研经费等在整个英国占有极大比重。 在英国,城市离不开大学,大学建在城市中;大学发展服务区域城市发展特色明显,一所大学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品牌。英国大学不盲目攀高,定位准确,区域发展特色、行业特色明显,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适应市场需求导向明显。除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精英大学仍然追求大学的价值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人的思维、性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各种知识储备,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人才之外,另一些高校着重培养人的技能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因此,英国的高等教育也以就业率为导向,大学(学院)的专业化、功能化发展趋势明显,特别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英国,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源于大学帮助社会发展。经验证明:在不发达地区建立大学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塑当地经济和社会,大学推行的科研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相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英国政治家开始关注除用知识技能武装公民之外,更考虑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这些年来,西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转移至亚洲等国家,引起了当地年轻人学习目标、工作模式的转变,青年人盲目追求伦敦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等职业,过去“工薪阶层”的企业没有了,高等教育过度关注服务性行业。如今,有一些大学对制造业也很关注,如曼彻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都是服务区域城市发展的典范。 启示:首都高等教育应合理布局,大学(学院)应准确定位。对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的学校加紧扶持发展,鼓励大学到区县办学;高校不能盲目攀高,应着重培养适应、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要过分注重升格,不要都办成研究型大学,实事求是、理性地思考,定位世界城市、首善之区对首都高等教育的要求。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英国的文化传统相适应 英国人的绅士、讲规则、理性表现在高校高度自治和高度自律。高度自治是大学各尽所能、多样发展;高度自律确保管理完善、质量水平高。大学的高度自治和自律使大学本身纠偏机制明显,保证大学能够紧紧适应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英国大学的高度自治是指政府不关注大学的政治倾向性。学科发展、专业设置,支持大学按规律、按规则、按章程运行;但并不是说政府撒手不管,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监管和服务。宏观上,大学必须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英国国家层面的科研经费绝大多数都被罗素集团学校获得,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超过90%以上,这充分体现政府与大学长期彼此信任,大学也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责任。英国商务创新技能部、教育部就是英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分工明确,合作共赢。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学生贷款公司、研究委员会、质量保证局、高等教育学院等都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加强对大学(学院)的监管和服务。同时,形成了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准则、科目基准线,外部注重评审系统、风险为基础的质量保证制度、质量保证局投诉制度等,这些都是成熟的大学(学院)必须也愿意遵守的质量保证机制。 在英国,高校作为公共机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大学高度自律,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法人治理机构和治理机制,责任分工明确,运行高效,形成强有力的内部发展机制。但近些年来,大学高层管理者出现管理职业化趋势,1992年以来,升格为大学的学院多采取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模式。 启示:英国大学自治和自律并存,大学高度自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特殊内涵,大学的自律也至关重要。北京市教委要求以大学章程建设为核心的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切忌照抄照搬英国模式。按照高校公益二类的要求建立经营大学的理念,同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就是要明确高校更高位阶的公法人地位,建立和健全法人机构、明确法人机构的权限、明晰法人机构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与治理模式(领导体制)相适应的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则,完善权力机构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机构的民主与监督机制。使大学内部的治理关系和谐共赢,降低运行成本,发挥高校整体效能最大化、最优化。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支持与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依此完善相关运行机制。 2.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必须高度关注高校法人“三个维度”的建设,即建立法人机构、规定法人权限、明确法人责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权力关系和责任关系。 3.要建立和健全高校法人机构,科学界定法人机构的职能和权限。法人机构包括法人的权力机构,又称决策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法人的执行机构,是法人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即校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议、学位委员会议、岗位聘任委员会议、教育教学委员会议等;法人的监督机构,是指对法人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的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法人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参与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的民主管理机构,即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工代会;法人的社会合作机构,是法人履行组织功能,取得社会支持和监督组织发展的机构,即校务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 4.要规定法人权限。法人权力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科学行使权力,按规则行使权力,不求四种权力互相制衡,但求运行高效、和谐共赢。 5.要明确法人责任。法人责任包括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学术责任、民主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责任之间的关系,自觉履行,科学担当,按规则履行责任,不求一时一事共同担当,但求一事一时有人负责。 6.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是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包括用人机制,选聘和解聘法人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的范围、资格条件、程序等一系列规定和操作规范。其中,能进能出、引入竞争、公开公平是关键环节。激励机制,包括对法人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激励的条件、考核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激励的主体、激励内容制定的依据与标准等内容。监督机制,包括谁监督、监督的内容、重点和程序,以及纠正偏差的方式和程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监督的对象是法人机构负责人及其成员。 7.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管理运行规则(治理规则)。除了法人机构和人员以及健全的治理机制外,还需有具体的制度规范供指导决策、管理和监督运行,这就是运行规则(治理规则)。运行规则范围很宽,主要包括法人机构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和制度、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等。 8.高校不是没有治理结构而是完善治理结构。高校不是没有大学制度,当前的大学制度也曾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制度的建立是循序渐进的,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发展一样,不可能是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坚决防止和反对把现有的制度说成一无是处。因此,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工作,要研究解决在学术管理中、高校行政管理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行政管理的问题,又要坚持学术自由等权利。 9.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进行。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不能与国外“接轨”,防止与国外“接轨说”,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接轨,与《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接轨,与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接轨。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接班人”。 10.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要依法进行,遵守党的章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防止削弱党的领导,取消行政管理。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要与改善和改进党对高校、高等教育的领导方式相结合。同时,也不能搞一刀切。 英国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明显,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清晰、进展迅速,输出高等教育已成为政府行为 在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英国学费很低,甚至不收费。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政府为了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英国先后于1998年、2012年实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 2010年,政府开始控制每年招生数目。截至目前,学费收入占到大学经费的90%。贷款的学生中,大约占50% ~ 60%的人无法全部偿还贷款,政府背负的债务越来越多。英国高等教育没有退出机制,生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英国高等教育专家判断,英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教育投入制度还未定型仍处在变化中。 英国商务创新技能部、教育部联合发布英国教育全球战略《国际教育:全球增长和繁荣》(International Education:Global Growth and Prosperity),提出五大战略在全球推广英国教育:欢迎国际学生来英国深造;支持跨国教育;领导世界教育技术的潮流;与新兴教育市场建立崭新的联系;抓住机遇创新英国教育品牌。因此,制定强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开放英国高等教育市场,招收国际学生,输出英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二流、三流大学(学院)的国际化战略操作性极强。 启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学(学院)的竞争发展实质是生源的竞争。同时,学费收入已经成为维系大学(学院)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必须认定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趋势。虽然我国高校为公立性事业组织,定性为公益二类,不是全额拨款,实施差额拨款,这就要求大学管理要迅速转变观念,树立起大学经营发展的理念,服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适应广大群众教育的期望,否则,也将面临英国高等教育业发展的“经费”瓶颈。 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输出和输入高等教育的问题。英国以输出为主,输出教育,输出文化传统,招收国际学生,支持自身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分析发现:输出的是商科、创意等服务产业理念和技能;参与输出的是二三流学校;三年本科、一年硕士,真正能学习到什么东西值得思考。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坚持以我为主,双向共赢。要承担文化输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不能以合作办学往外送学生为己任。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明确定位,踏踏实实地工作,发展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