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名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11-01 02:54:59来源:未知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不久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文帝对地方建制进行了改革,将北朝以来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从中牟县划出独立为县。同年,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从成皋迁至管城,下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广武、中牟等12县。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又复称郑州。 唐朝时,郑州行政建置时有变化。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置郑州、管州。郑州辖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五县,州治武牢(今郑州荥阳汜水镇);管州辖管城、圃田、须水、清池(今属新郑)四县,州治管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管州和须水、清池县,属县并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郑州州治从武牢移至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此后,一直到明朝初年,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天宝元年(742年),改郑州为荥阳郡。至758年,又取消荥阳郡名称,仍称郑州。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郑州地区地处中原,地处交通要道,特别是大运河和通济渠的开通,使地处通济渠中段的郑州受益很大,郑州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隋朝时,在郑州巩县营建了洛口仓,储存粮食2000多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唐朝时,郑州是从唐都长安通往东南、山东等地的必经之地,设在郑州的管城驿繁华热闹,来往的人员昼夜不绝。郑州的手工业也很发达,所产的绫绢全国闻名。 唐代是中国封建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郑州地处中原,人文荟萃,才子辈出,文化极为繁荣,涌现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如诗圣杜甫,是郑州巩县人;大诗人白居易出生在郑州新郑;大诗人李商隐祖籍郑州;精于书、诗、画的名人郑虔是郑州荥阳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