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战地

导航

大学分析 > 高考新闻 >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战地

发布时间:2024-11-09 14:25:21来源:未知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战地 一、身体心理素质的内容与要求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1.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  情感智力即情商,从本意上讲,是人们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更高认识、理解和利用。首先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他们认为情感智慧(EQ)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②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③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④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  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出版的《情感智商》一书。在此书中他把情感智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  ①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②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③自我激励的能力;  ④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⑤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戈尔曼所提及的这五种能力虽然扩大了情感智力的内涵与外延,但却说明情感智力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为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情感智力,才能获得永远向上的动力源泉。  2.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与调整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概念。意志品质是衡量意志健全、意志力量的主要依据。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人的意志自觉性、意志果断性、意志坚持性、意志自制力。  意志自觉性是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着正确而又充分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与之相反的是盲目性。  意志果断性是指人们善于明辨是非,把深谋远虑和当机立断接合起来,及时地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它以正确和勇敢的行动为特征,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与草率行事。  意志坚持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时间专注和控制行动去符合既定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坚强的毅力,与此相反的是意志薄弱,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意志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与此相反是感情冲动、义气用事。  3.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人的人格力量主要是指一个表现在外的形象力量。它主要指人的品行素质、思维素质和行为素质。  品行素质是人们的道德品性、行为修养素质。它具体表现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完整性、时代性、自律性与个体道德行为的个性化。  个体的思想素质是指个体产生的对内、外在事物的想象能力,个体的思维素质是指个体对自我思想的排列、组合、归纳能力。人有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而又高于动物的本质体现。人有思想是人们寻求出路、寻求成功的一个根本前提。  思想和思维也是个体个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因素。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显示出其个性。也才符合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崇尚个性发展的要求。一个没有较强形象思维的人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  人的行为的品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对挫折的抗负水平和创新能力。个体的交际能力主要有:①认知能力:这是个体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只有明确地认识分析事物,才能用恰如其分的符号表达他们,这是人际交往的前提。②扮演能力:能把自己理解的事物传给别人,同时也能客观地扮演他人的角色。只有这样,个体间才能互相理解,达到沟通。③决策能力:在想象中进行行为预演,能够控制不适当的行为路线,并选择一种可以公开采纳的合适的行动途径。④协调能力:人际关系是一个系统网络,各个关系之间具有互动关系,一方的吸引过密或排斥会影响其它各方面的吸引或排斥。个体要妥善协调各对关系,使各种关系之间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平衡打破后,应该是正向的发展达到新的平衡,而不应反向。  对挫折的抗负水平是指:其一,能摆正自己的抱负水平。使自己抱负水平与自己的能力、目标相一致。抱负水平受以下因素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越强,则自我的期望水平就越高;过去的成功经验,一帆风顺的人期望水平高;目标的实现可能性,目标越是实现的可能性大,个体的期望水平就越高;个体期望水平还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社会、个体所处集体与个体有关的他人的期望和要求的影响;其二,个体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人们对挫折状态的容忍能力。挫折容忍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生活经历,有处理挫折经验的人比缺乏挫折经验的人更能容忍挫折。挫折准备,对挫折有思想准备的人比毫无挫折防备的人更能容忍挫折;个性素质,意志坚强者比意志薄弱者更能承受挫折。挫折感知,同一挫折情景因当事人的主观感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个体价值观,涵化社会价值观越强的人对挫折的容忍也就越强。  人的创新品质是指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它来源于人的思想和思维,没有积极生动的思想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也就不可能有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度量。  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现状与成因□□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与成因  1.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觉悟有待提高,政治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政治心态还显得幼稚和不成熟。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成就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的基础上的;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  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当代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他们逐渐接受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来看待国际交往。  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多用经济眼光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如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国有企业亏损和下岗职工问题等等。每次假期返校,意见都集中在这些方面。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大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大学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的,不少学生把入党、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利益和要求。  大学生在政治上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一面,不排除因为一些敏感的政治热点问题而卷入政治活动的可能。一些小道消息在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给学生思想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把握得不好,极有可能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过激行为。  2.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从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崇尚,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从价值取向来看,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在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理论上知识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等。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  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真实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不利于形成稳定向上的理想我世界。  3.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他们对道德失范现象极为不满,但在道德选择和评价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精神文明等基本道德原则,广大学生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文明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quot;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帮困、社区献爱心等活动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参加校内义务劳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正在不少学校形成风气。  应该肯定,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社会变革面前的道德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quot;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难以分清,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  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升华的教化作用。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  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施化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社会化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的实际,不利于形成大学生的理想我世界。  4.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在增加。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趋于客观。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这导致当代的大学生往往过高地估价自己。进入九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具有大学文凭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已不再是"凤毛麟角",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毕业分配已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没有学得一技之长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这一系列变化使大学生逐渐有了生存危机和生存竞争意识,迫使大学生冷静地思索自我,重新评价自己,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重新进行定位。大学生已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自己,自立意识、成才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日益加强。但学习上的功利化现象也比较明显。  大学生自我的现实我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社会形成了较大反差。我们的社会化中的施化系统必须面对这一导饰侍猓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