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4-10-26 20:03:47来源:未知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理学等九个门类。那么北京语言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呢?
一、住宿条件
女生宿舍集中在10号楼和11号楼,分为4人间、5人间和6人间。两栋楼分别高达10层和11层,各自配备两部电梯。
男生宿舍位于两栋女生宿舍楼之间的学15楼,共7层,分为4人间和5人间。
每间宿舍均带有单独阳台和专属衣柜,空调、暖气,配备齐全。
4人间为上床下桌,两间宿舍共享1个独立卫生间和盥洗台,配备超大镜子;
5人间共有3张上床下桌和1张上下铺,在享受独立书桌的同时还可拥有独立卫生间和盥洗室;
6人间为上下铺,六张桌子共同摆放在宿舍中间。
进出宿舍需携带校园卡,刷卡进入。
宿舍楼一层大厅配备微波炉、饮料自动贩售机、零食自动售卖柜、自助咖啡贩卖机、自助打印机、校园卡圈存机。
宿舍楼道内配备有过滤冷热直饮水机和单独的生活用水机,支持刷水卡和微信扫码两种方式。
宿舍还设有自习室,24小时全天候开放。
男生宿舍在3层和5层设有自助洗衣机,使用校园卡就可以在宿舍楼内快捷洗衣。
走出宿舍楼,学10楼和超市旁便各有一间洗衣房,支持干洗、烘干服务。
学10楼、15楼旁设有外卖柜。
虽然浴室和宿舍分离,但是距离很近,5分钟左右便可轻松走到。浴室内设有隔间、储物柜、公用吹风机室。
宿舍床的统一尺寸是1.9×0.9m,身高超过190cm的同学可以电话联系北语后勤服务中心,申请特制加长床和加长的床上用品。
宿舍床自带约7cm厚的床垫。
宿舍楼门禁时间为晚上12点,要在规定时间内进出。
宿舍不能出现违禁电器。
二、北京语言大学专业设置一览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科门类 | 开设时间 |
1 | 汉语言 |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 1975年 |
招收留学生 | |||
2 | 英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64年 |
3 | 法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64年 |
4 | 日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93年 |
5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 1985年,2012年由对外汉语专业更名,招收留学生 |
6 | 阿拉伯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88年 |
7 | 西班牙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64年、1965年招收两届,1994年恢复招生 |
8 | 朝鲜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1995年 |
9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 2000年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计算机类 | 2000年 |
11 | 金融学 | 经济学,金融学类 | 2001年 |
12 | 德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02年 |
13 | 绘画 | 艺术学,美术学类 | 2003年 |
1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2003年,2018年更改为工学 |
15 | 会计学 | 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 2005年 |
1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 2007年 |
17 | 国际政治 | 法学,政治学类 | 2007年 |
18 | 翻译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08年 |
招收中国本科生及留学生 | |||
19 | 新闻学 |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 2008年 |
20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计算机类 | 2009年 |
21 | 意大利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09年 |
22 | 葡萄牙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0年 |
23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法学,政治学类 | 2011年,2012年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更名 |
24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 2011年 |
25 | 俄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3年,2014年开始招生 |
26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 2014年 |
27 | 特殊教育 | 教育学,教育学类 | 2014年 |
28 | 音乐学 | 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 2015年 |
29 | 书法学 | 艺术学,美术学类 | 2015年 |
30 | 土耳其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6年 |
31 | 印度尼西亚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9年 |
32 | 罗马尼亚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9年 |
33 | 语言学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9年 |
34 | 商务英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20年 |
35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 2020年 |
36 | 心理学 | 理学,心理学类 | 2020年 |
37 | 经济学 | 经济学,经济学类 | 2020年 |
38 | 波斯语 |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21年 |
39 | 人工智能 | 工学,电子信息类 | 2021年 |
40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法学,政治学类 | 2022年 |
41 | 传播学 |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 2022年 |
42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 2022年 |
三、学校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基地。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大学”。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造诣精深、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张清常、王还、盛成、钟梫、傅惟慈、袁树仁、吕必松、方立等名师大家都曾在这里躬耕杏坛、弘文励教。一大批学植深厚、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学者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学校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分工最专、实力最强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作为最早培养出国汉语师资的高校,每年都有大批教师赴海外任教,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现任教师中有4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人才项目。拥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4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获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学校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需要,构建了多学科彼此关联、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和引领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第一批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第一个专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教师教育学院。近年来,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引领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发挥语言学学科优势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校综合实力呈快速发展趋势。目前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九个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0个,中国语言文学与国别区域学2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有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三个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北语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重镇。学校积极开展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学术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在国别区域学、语言智能、语言认知与脑科学、国际汉学等领域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报告。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承担“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配合中宣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推动中华文化的译介与传播。发挥语言学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学校拥有16个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教育部、科技部支持的“111计划”引智平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高校中仅有的两个文科类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由北京市教委支持建设。学校编辑出版核心学术刊物7种,其中《语言教学与研究》和《世界汉语教学》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北语是我国中外语言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与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的406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每年接收140多个国家(地区)6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近百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打造了“世界文化节”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每年派出100余名教师出国任教,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学校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在国外设立分校的大学,目前设有泰国曼谷学院和日本东京分校;是最早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累计建有22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办学成效突出,多次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内涵发展和特色强校战略,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校将按照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扎实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的落实,加快建设多科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长远目标不懈奋斗,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