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疗师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

导航

培训新闻 > 职业考试 >

中医灸疗师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

发布时间:2024-11-04来源:未知

中医灸疗师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

  中医灸疗师是根据2013国务院40号文、2015国务院32号文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文件,为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应用,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而开展的。承载了艾灸、针灸、督灸、脐灸、膏灸和一些特种灸法传承培训任务,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规范灸疗技能操作,全面提升灸疗保健的服务能力。主要面向:医院和康复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灸疗养生爱好者、艾灸馆老板、美容院老板、养生会所灸疗技师、艾灸从业者、想从事灸疗行业或想创业的人员。

  中医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学中防病救疾的独特治疗模式之一,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艾为纯阳之物,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中医艾灸治病的基本原理

  第一:艾的热效应的作用原理。

  以热引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寒之症,内气虚也,脏腑寒也,用艾灸纯阳之火引出体内正气阳气,逼出体内湿气寒气,比如古艾世家的督灸,就是助阳的灸法典型。

  借热助阳:从中医的阴阳角度来讲,最能代表阳气的是太阳。古人发现,把干燥的艾绒放在太阳底下烤,会起到一个助燃的作用,叫做“引天火”。古人发现艾的扶阳效果最好,所以选择艾作为艾灸的原材料。

  解表驱邪:人为什么要生病呢?主要是人体外面的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管它叫邪气。这种东西不断地由体外进入体内,我们就会生病。治病的过程刚好是反过来的:通过阳气不断地生发,由里往外,把进入体内的邪气不断地排泄出去,就是中医讲的治疗疾病的过程。

  第二:艾的药效应作用原理。

  艾属于温经止血药,能够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治疗虚寒性的出血(尤其是妇女崩漏下血);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腹部冷痛等妇科病,尤善调经,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能温运气血,透达经络。

  第三:艾火的红外线理疗机理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主要为近红外线,热力穿透性强,可以透达10mm以上,并被机体吸收,被毛细血管传输到更深远的部位;艾灸的红外线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免疫能力。

  第四:艾的止痛的作用原理。

  气血通畅消瘀散结。不通则痛,气血瘀滞而肿,艾灸之法,破结化坚,以通为用,引毒外出。

  第五:经络穴位对灸法敏感。

  有一种灸法叫热敏灸,灸感能够沿经络穴位走窜。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须灸之,所以艾灸的经络穴位疗法疗效显著。

  正是有这些疗救疾病的机理,才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中医艾灸有哪些作用

  1、温经散寒

  专门解决“冷痛”的问题,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气行血则行,血行得温,所以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更能以热引热,引出体内真阳。

  2、通经络

  身体有痛,痛的原因中医总结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调经、治痛经、治腹部冷痛

  艾能温经脉止痛,尤善调经,中药学上认为艾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与香附、当归、白芍等合用,为古方“艾附暖宫丸”。

  4、治疗虚寒性出血

  治疗虚寒性出血症最好,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也可以治疗血热妄行出血症。

  5、扶阳、升阳

  艾为纯阳之物,在督脉上作督灸,是最好的扶阳方法,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膝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6、调节阴阳平衡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古人认为阴平阳秘,不生疾患。

  7、保健调理延长寿命

  保命之法,艾灼第一。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调节免疫,延年益寿。

  艾灸的美容作用

  艾灸可以通经络行气血,使人精神容颜焕发,养颜美容。

  推荐中医美容艾灸方:

  1、养颜面部灸法隔姜灸。

  选取穴位头维穴、阳白穴、太阳穴、四白穴、迎香穴、地仓穴、颊车穴。操作方法:隔姜灸:腧穴上放置姜片,姜片用竹签穿孔,姜片上放置艾柱,每个穴位3壮,隔日一次。

  2、巡经灸法。

  对于巡行于面部的阳明胃经循经施灸,采用悬灸法,距离皮肤3厘米,从承泣穴经四白穴、额醪穴、迎香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到头维穴,往返来回,每次5-10分钟,每天1次。

  3、月经间歇期灸法。

  在月经间歇期灸取:关元、归来、足三里、肝俞、肾俞、太冲穴,采用隔姜灸法或悬灸法。

  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本草正义》中说:“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中医认为,坚持艾灸可以平复皱纹、淡化色斑、消除面部虚胖。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