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热点 | 至爱梵高: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的活着
发布时间:2025-01-22 14:47:09来源:未知

至爱梵高
《Loving Vicent》
“在这个被电子媒体充斥的世界里,人们还是愿意看到一些纯手工原创的东西。”
——Hugh Welchman
12月08日
国内上映
文森特·梵高,用印象朦胧的画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却在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生命。
为了纪念梵高,英国电影工作室BreakThru Films和Trademark Films从2012年开始筹拍一部名叫《Loving Vincent》的动画电影,通过梵高给弟弟提奥写的800封书信,以及他留下的120幅绘画作品,试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
影片讲述了画家梵高疯狂而炽热的一生。
纵观以往,关于梵高题材的影片多如恒河沙数,《梵高:画语人生》、《梵高传》、《梵高与提奥》、《梵高的生与死》、《文森特与我》《梵高耳朵的秘密》等等。
但以梵高画作解读梵高本人的,这还是第一部。
同时,这还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长片,预告片一出,就惊艳了全球的目光,在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获了观众选择奖,在中国点映场的票,瞬间也被一抢而空。这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还一举拿下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
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
年龄跨度从21至63岁
用7年的时间
手绘65000帧油画
1秒12帧
1帧1幅画
完成95分钟的片长
这部影片
给了太多人惊喜和期待
先来看看预告片一睹为快
这百来位画师是从
全球5000名申请者中筛选出来的
他们中绝大部分有油画功底
或者参与过艺术品修复工作
在为期3周的课程训练后
他们于接近3年的时间里
创作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
然后又花1年时间
把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
来适应电影
影片的每一帧画面
几乎都是纯手工绘制而成
处处透露着惊艳
每个镜头都足以是一幅绝美的壁纸
▲原画
▲电影场景
About The Team
Hugh Welchman
&
Dorota Kobiela
《Loving Vincent》光在前期的剧本开发,就花了3-4年时间。制作团队深入研究了梵高的800封书信和其他相关的书籍,再现了梵高的生活细节,一点一滴打磨出最后的精致成片,前后统共也只不过花了区区550万美元。
因为全油画电影这个创举,在没有先例和借鉴的情况下,团队的所有人都经历了几度穷穿地心发不出工钱、耗时耗心的艰苦制作过程。电影中,每一秒要用到12幅油画。一个3秒钟的镜头,就要花上艺术家一个月的时间。
画家玛丽娜为了展现一位年轻妇人转身的一瞬间,前后画了12幅画,以表现妇人“一边肩膀慢慢看不见,另一边肩膀慢慢出现”。这个转身,在影片中只有一秒钟的时长。
影片制作前期,采用真人在绿幕前表演和拍摄,然后转换成CG动画,最后由画家们画出来,过程的复杂程度超乎想像。
波兰戏剧演员
罗伯特·古拉奇克
(Robert Gulaczyk)
成为了梵高本人
曾以英剧《IT狂人》走红的演员
克里斯·奥多德
(Chris O’Dowd)
成为了梵高笔下的邮递员朋友
约瑟夫·罗林(Joseph Roulin)
英国演员
埃莉诺·汤姆林森
(Eleanor Tomlinson)
扮演梵高去世前居住的旅馆老板的女儿
加歇医生的女儿
玛格丽特
是由两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年轻演员
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扮演的
About The Film
影片选取了梵高创作的94幅原作,另外40幅则是根据他的作品调整尺寸重新进行了创作。
关于影片内容,小美就不做过多的剧透,以免降低了真正观看时的期待和惊喜。但也不能亏待你们的眼球,随我来看一下那些由梵高画作产生的惊艳的镜头吧~٩(๑>◡<๑)۶
▲原作出自《阿曼德·卢兰的肖像》,1888
▲《阿尔的吊桥》,1888
▲原作出自《星月夜》,1889年
▲原作出自《加歇医生》,1890
▲原作出自《马车与远处的火车》,1890
About Vincent Van Gogh
梵高是费尔南德·柯尔蒙的学生,是法国大画家罗特列克的同学,也是我国大画家徐悲鸿、林风眠的学长。对常人来说,能进费尔南德的画室就已是难事了。
他在早期的时候,画作走的也是写实路线,梵高的艺术设定是后印象派,代表人物还有他曾经的基友高更以及“新艺术之父”的塞尚,可他并不满足于光与影的刻画,而是要遵循内心的感受,表达主观的激情,所以色彩和形体方面的处理都较为夸张。
后来由于他在巴黎期间受到了浮世绘的影响,从此画板从阴郁变为了明亮,轮廓线变得突出。这幅《日本情趣:花魁》是他直接将复写纸放在英泉的《花魁》上描画轮廓,描绘油彩后所得。
之后他就从临摹开始了创作,下图为梵高为唐吉老爹画的肖像,他也是通过这位老板接触浮世绘作品的。虽然画的是一介老汉,但配色是不是很有少女心?
梵高总共画了3个版本的《阿尔的卧室》,伴随心绪的起伏,房间的颜色也变得不一样。这么说来,梵高很早就创想出Airbnb的雏形——画家群租房,还邀请了好基友高更一同居住,两个人期盼着搭伙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然鹅并没有,两人仅仅过了62天就绝交了。(/无奈摊手)
不过芝加哥美术馆真的在Airbnb上复制出了一个梵高的房间,据说只要10美元就能体验到梵高的one night(收费只是为了买颜料而已)。靠着3.1万营销成本,美术馆赚到了相当于600万美元的媒体曝光。
学院派的作品里,笔触基本是看不到的,绘画要求具有光滑的表面。梵高用起颜料来可就粗放多了,他喜欢在画布上厚厚地涂上颜料,有节奏的笔触构成了画作与众不同的质感。梵高的画,得用微距才能看出笔触的奥妙。
Loving Vicent,loving Maxsine
梵高生前最后一幅油画《麦田群鸦》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颗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而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文森特·威廉·梵·高
梵高的执着悲情人设也感染了无数艺术工作者,有的写歌,有人拍电影,同为创作者,想必都能和梵高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粉丝之一的黑泽明还用电影《梦》中的第五个故事向梵高致敬,最后那个还原《麦田群鸦》的镜头相当震撼。
Loving Vincent,
loving all of you.
你或许扼腕痛惜他在麦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却不曾了解他有多热爱生命。他饱受精神和身体疾病的折磨,却依然拥有一种向上的希望。他留给世人冷漠、狂暴的印象,却依然掩饰不住他心中的一团火 。他把生活中遭受的痛苦磨难,转化成画布上激情洋溢的美。痛苦很容易表现。但如何糅合热情和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梵高之后,再无梵高。
//
“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
• END •
文&编辑 | 迷妹小美
图片 | 网络
本文版权属于51出国留学(www.51souxue.c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