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佩奇就是不理解却努力靠近
发布时间:2024-11-04 07:43:56来源:未知
这两天,《啥是佩奇》成为了朋友圈爆款,不少人直呼第一次看电影预告片看到想哭。
《啥是佩奇》是短片导演张大鹏为贺岁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拍摄的广告宣传片。虽然短片全程都没怎么出现佩奇的身影,但寻找佩奇却成为了贯穿整个短片的主题。 1 -THE FIRST- 在小美看来,这个短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不理解却又努力靠近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位乡下的老爷爷在山上给儿子打电话的画面。爷爷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佩奇!”。听到佩奇两个字,爷爷不禁发出了“啥是佩奇”的疑问,但因为手机信号的问题,爷爷没有听到孙子的解释。 从此,爷爷开始寻找孙子口中的“佩奇”,也引发了一系列有些好笑又非常温情的故事,最终爷爷终于弄懂佩奇是什么,并用乡下的鼓风机亲自为孙子做了一只粉红色的佩奇。 这个故事的矛盾和张力就在于,爷爷、孙子甚至儿子之间,因为生活环境、年龄、兴趣爱好等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巨大差异。 爷爷生活在农村,对于如今小朋友或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知之甚少;孙子跟爸爸生活在城市,接收着新新一代的文化和教育;而儿子则更加矛盾,过年究竟回农村还是将父母接到城市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乡村的爷爷无法理解当今的小孩子喜欢的东西,但却费尽心力去寻找并了解,这份心意便足够令人感动了。 2 -THE SECOND- 其实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发生着不理解却努力靠近的故事。 最典型的便是我们跟父母之间了吧。互联网将我们跟父母之间的差异越拉越大,以致于当我们发现某一款互联网产品已经占据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大半时,父母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 当他们疑惑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打电话不发短信的时候,发现原来孩子们都改用微信了,于是他们为了我们安装了微信,只为了能够离我们近一点。 然而,即便下载了微信,他们跟我们之间,也存在着网络语言的鸿沟。“我真醉了”“什么?你少喝点酒”;“宝宝去吃饭了”“你什么时候有的孩子?”;“深夜报复社会”“孩子快把你朋友圈的反动言论删掉!”…… 我们曾经以为,在爸妈面前,我们只能回归原始状态,早睡早起,不用网络语言不用表情包,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拥抱太阳,过年回家也只能穿起大棉袄二棉裤本分地坐在沙发上看春晚。 但是,那些年努力靠近我们的爸妈,好像真的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我们了。聊天的时候,他们也开始发好玩儿的表情包,甚至开始充当段子手。他们努力靠近的时候或许会弄巧成拙,但他们的心意就像最后的那只粉红佩奇鼓风机一样,充满诚意。 3 -THE THIRD- 不理解却相互靠近的故事虽然常见,但被浓缩成几分钟的短片后,才使人得以窥见那些被忽略的珍贵情感。 从去年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到今年张大鹏拍摄的《啥是佩奇》,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当视频行业浮躁的狂欢褪去后,内容的诚意也越来越重要。 当我们去盘点一些经典电影或短片的拍摄手法、画面构图、色彩色调时,总会总结出许多实用的经验和套路。我们倾尽时间去学习这些套路,但却发现如果没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内容,这些技巧就好像一只筷子,再美好的食物也只能沾些汤汁,夹不起什么实质的东西。但如果与内容相结合,便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说,拍电影即是在雕刻时光。将看似平淡的生活,经过剪辑重组,便能够将那些细微的情绪表达到极致。 如果你也想锻炼自己讲述故事、发现细节的能力的话,就随时来找我们吧!
本文版权属于51出国留学(www.51souxue.cn),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影视制作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