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 · 导师 | 锁定海归大神导师,Get交互设计新姿势
发布时间:2024-11-01 17:48:20来源:未知
在英国某足球场边,有一个扁平、分隔成左右两部分的垃圾箱,箱子厚度约等于香烟直径,上部各有一圆孔以供人们投票。
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球员?
C罗还是梅西?
看到这个问题,英国人民哪还能淡定?对于狂热世界杯的死忠粉来说,不选出自己钟爱的人绝不罢休,于是纷纷将自己的烟头扔进这个“投票箱”,为了自己偶像的荣誉,行使着“神圣的投票权”。
最终根据“烟头”投票,C罗胜出!
你更喜欢看哪一个比赛?
意大利大奖赛 or 美国公开赛
该问题的最终得票数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题板上还会不定期更新不同的问题。该装置在与球场上的观众互动的同时,可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同时减少烟头等垃圾的乱扔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该装置属于交互设计范畴吗?——51出国留学张老师来回答你!
文章开篇展示的装置案例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交互作品,也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经常举的巧妙交互的例子。很多学生一开始看到它都觉得这个装置不在交互设计范畴,其实不然,这个装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解释到底什么是交互的例子。
交互旨在解决问题并且反馈信息。这个装置非常巧妙地设置在足球场旁边,以投票的方式去解决环境的问题并反馈出球迷所选择的信息。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利用到界面和电子技术的一个交互装置项目,以非常简易快捷的操作方式吸引用户,让用户主动自然地去做到环境的保护。
| 交互所涉及到的领域
交互设计是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它与平面、产品、建筑空间、多媒体、甚至服装设计等领域都可以有交叉和融合的机会,因此专业种类和名称特别多。
这么多的领域和专业名称该如何划分?或者说在申请交互设计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的方向呢?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交互设计划分为交互应用、交互艺术、交互技术三个方面:
◾ 交互应用包括ux design、service design、交互产品设计等;
◾ 交互艺术可以概括为用交互体验的形式去传递情感,包括interactive media、digital design、交互展览等;
◾ 交互技术包括HCI,social data & coding等。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交叉点以及最主要的区别
我想,大家“容易对视觉传达和交互设计这两个专业有些模糊”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专业有交叉的部分,最明显的交叉在于一些产出形式很类似,比如界面设计。
但其实视觉传达专业与交互设计专业区别是很明显的,区分设计与设计之间的差别不应该简单地通过最终呈现形式来判断归属类别,而是从根源去判断。
这两者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在设计的目的上。
▶ 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利用视觉感官,旨在传达、传播一些概念和思想,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利用某种媒介让观看的人被动地接受并产生感官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清洁感是否可以被设计出来?一流餐厅使用纯白桌布的理由在于向顾客强调餐桌的清洁。清洁度同样也是医院的服务指标,并将指示标识比作向人们传递信赖和安心的媒介。
原研哉的医院导视vi系统设计,指示标识全部采用如同床单和白色衣物一样的材料,可以轻松清洗、更换。布料制作的指示标识不仅柔和,还便于管理。
▶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更注重体验互动过程,尤其是主流的交互设计方向,如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的目的则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用户参与其中,通过反馈出来的信息去选择自己体验感更好的功能或方式实现需求,而不是被动地通过某种感官接受信息,交互的互动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
如:共享单车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用户需要使用这个智能城市服务的时候就可以开启手机去解锁自行车并帮助用户到达想去的地方。
当然交互设计除了可以解决问题外,也可以提出问题、观点、现象,以critical design和sepculative design的设计思想去启发体验者进行思考,
如:日本teamlab设计公司出品的“Relationships Among People”就是通过空间投影互动体验方式提出“是否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人的存在成为一种积极的体验”这样的疑问,引人深思。
许多同学刚开始做交互设计作品集的时候往往会比较痛苦,一时无法转换思维、遇到各种瓶颈等等,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是非常正常的事,项目太过顺利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一旦一个项目是比较有探究价值的,它的深度和难度才能提高,它才是一个值得去做的项目。
在学生遇到瓶颈的时候,首先我会了解这个困难的根源问题出在哪。如果是视觉表现力上的问题,其实是比较好解决的,我会寻找很多不同风格视觉效果呈现的方式,让他们用比较快速的方式模仿,然后选出最适合学生的,让学生举一反三继续做下去。如果遇到的是创意或逻辑上的问题,我会引导学生理顺逻辑寻找灵感,使其更加清晰、严谨、细致。
阶段:国内的交互设计专业大多还停留在界面设计的阶段,国外的交互设计专业类型已经非常广泛,涉及到更行各业各个领域;
设计思路:国内院校的设计思路大多会有一个固定的选题,围绕选题让学生想出最终呈现,中间的调研和发展的过程比较生硬、简略或逻辑性比较混乱;而国外院校的设计思路是一个推导的过程,从选题开始就在考察学生,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想要设计的方向,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出主题,之后去进行实际的调研和实践性研究等。
通常国外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展开独立的设计,这无疑得益于其在学习阶段中受到的开放式实践性的教育和训练。总的来说国外相对国内来说是比较注重过程、研究和挖掘的,而国内相对缺乏过程自由度较低,因此往往很多创意性的设计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
如果想要成为交互设计师,你需要具备共情能力、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推荐几本入门的交互设计书籍,帮助你了解交互,开始交互的学习!
《IDEO method cards》——
由IDEO公司出品的一组51张的套卡。据IDEO自己所述,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他们内部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卡片正面是一张印刷精美的示意图,背面则是说明文字。这些方法并不是IDEO自己的创举,多数都是原本就有的方法,可能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常见的方法,可能是人类学研究中的方法等等。
《Don't make me think点石成金》——
主要讲网站可用性的,能知道用户浏览网站的一些习惯,还有可用性测试的一些方法。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从业的经验,剖析用户的心理,在用户使用模式、为扫描进行设计、导航设计、主页布局、可用性测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大量简单、易行的可用性设计的建议。
本书短小精练,语言轻松诙谐,书中穿插大量色彩丰富的屏幕截图、趣味丛生的卡通插图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图表,使枯燥的设计原理变得平易近人。
《About Face交互设计精髓3》——
这本书应该在已经对于交互设计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去阅读会好一点,要不然你会看得迷迷糊糊。全书分成3篇:第1篇描述了“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及思想;第2篇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原则,可以帮助您在较高层次上去把握设计;第3篇则介绍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
本书结构清晰、深入浅出,是一本难得的大师经典之作。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工程师等,以及目前正在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等。
《Speculative Everything》——
思辨设计的核心都在里面。
#选择交互#
01
您是如何走上设计这条路的呢?
我在本科时选修了一门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当时这门选修课的老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交互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在这门课上,我开始慢慢了解交互设计的未来发展和重要性,并且一次次的实践也让我真的喜欢上了交互的设计思维。
那个时候国内对于这方面还仅停留在平面的界面设计热潮当中,包括很多国内著名高校也没有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真正去探索交互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外国已经形成很完善的交互设计体系,因此,我开启了交互设计学习、探索、实践、创作的道路。
#南安普顿研究生经历#
02
您在国外学习阶段有哪些难忘的经历与感受~
比较难忘的是上学时期很受用的教学方式,在课上我们经常会被要求角色扮演。由学生扮演职业设计师,老师是用户,主要采用互动、模拟授课的形式来转变角色,超前换位,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在整个教学模式里没有像国内院校医院强化绘画和基本功训练,侧重点在于培养宏观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在社会市场中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体验各自感受到的不同的设计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灵感库#
01
作为一名教育者/设计师,经常需要许多灵感的支撑,您工作之外会喜欢去干些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灵感库呢?
最大的爱好就是去看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展览和博物馆,虽然看起来与交互不是特别相关,但其实这些都是我灵感的来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交互本身就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从不同的艺术形式、设计领域中汲取养分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交互设计的实现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为了了解最前沿的技术,我也很喜欢看一些探索科技的科幻电影、技术分享、讲座,如TED等, 这些内容都能让我脑洞大开,找到交互的趋势和灵感。
#教学风格#
01
从最初开始从事教育行业到现在,您是如何形成自己如今的教学风格的?
很多学生都抱有一颗向往学习交互的梦想,但由于国内设置交互专业的大学极少,学生往往因没有受过相关专业的教育而让梦想付之东流。然而,国外的交互设计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去国外读交互设计专业成为很多中国学生学习交互的必经之路。
作为导师,我们就像是一座通往这条路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学生长处,补足短处,同时帮助孩子们形成发散性思维、独特的创新能力,并将想法付诸实践,这是我们的责任。
成为一位合格的交互设计者是看似艰难的事,但如果你有坚定不移的梦想、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相信你也可以将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变成令别人羡慕赞叹并为之鼓掌的设计。
本文版权属于51出国留学(www.51souxue.c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