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导航

大学分析 > 出国留学 > 留学资讯 >

戒毒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2-31 13:52:13来源:未知

戒毒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那么戒毒的最好方法有哪些呢?

一、戒毒的最好方法

01.自然戒断法

又称冷火鸡法、干戒法、硬脱法,就是硬停药,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消退,只给予一些对症治疗和身体和心理支持治疗。因为戒断症状出现时,吸毒者怕寒颤抖,头发竖起,鸡皮疙瘩像火鸡皮,所以戒断法被称为冷火鸡。

自然戒断法的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强制戒毒机构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需要时间最短。也有人认为,让吸毒者体验到不舒服和痛苦,有助于吸取教训,不再重复吸取教训。然而,自然戒断已经在世界各地应用了几十年,没有吸取教训,也没有再吸取教训的效果。相反,吸毒者害怕吸毒机构,尽量避免,失去求治的热情。自然戒断不适用于老年人和弱者,有时可能危及生命。自然戒断法可用于吸毒时间短、吸毒量小、身体依赖性不严重的人群。

02.药物戒断法

首先,根据吸毒药物的类型和吸毒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毒药物,减症状的疼痛;之后,继续辅以长期的心理咨询治疗,从心理上摆脱对药物的依赖,实现真正彻底的,实现真正彻底的吸毒。使用药物戒毒时,要注意选择经国家医药部门批准确实能减轻或消除戒断症状的药物。这些脱毒药物不应容易上瘾,副作用小。此外,脱毒药物的价格不应超过普通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根据其特点,临床上常用的脱毒药可分为阿片受体激动药和非阿片受体激动药。常见的阿片受体激动有美沙酮、阿片酊、环唑星、丁丙诺啡;非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包括可乐定、心肌宁、维拉帕米、环孢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氯丙嗪、氯氮平、地西泮、山楂碱、颠茄、卡马西平等。

03.纳屈酮维持疗法

纳屈酮属于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屈酮与阿片类受体的结合能力强于其与海洛因的结合能力。但纳屈酮进入人体后,立即与阿片类受体结合,使海洛因无法与之结合,无法迫使人体“快乐机制”启动,所以吸食后没有特别强烈的快感。它可以成为不能抵抗药物的吸毒者的长期治疗,也可以帮助吸毒者在解毒阶段摆脱对阿片的渴望,或者在解毒后的开始阶段帮助吸毒者摆脱对阿片的渴望,或者在解毒后的开始阶段作为预防药物。但纳屈酮的使用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才能达到真正的戒毒效果,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维持这种治疗。

04.休克脱毒法

在戒断期间,戒毒者可以使用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来帮助戒毒者渡过戒断的痛苦难关。

05.针灸等中医理疗法

中医理疗也受到患者的欢迎,尤其是针灸和按摩。针灸是根据人体经络原理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用适当的力量将银针插入吸毒者的相关穴位,提拉扭转,刺激体内阿片类分解酶的产生,达到止痛、缓解戒毒的效果,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06.心理干预治疗

这种戒毒方法主要是通过外界的帮助,使吸毒者本人对毒品有心理上的距离和厌恶,从而达到行为和心理上依赖毒品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是专业治疗师与吸毒者沟通,让吸毒者比较心理、环境、感觉变化,让他们知道吸毒是一种非常错误和愚蠢的行为,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学习新技能,形成新的生活习惯,远离毒品,达到吸毒的目的。

第二种方法是,吸毒者的家人和朋友经常鼓励他,转移他对毒品的兴趣。吸毒者的心理非常脆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此刻的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戒毒后很长一段时间,周围的人不能放松对吸毒者的关心,以防止复发。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吸毒者对毒品和吸毒行为产生厌恶,从而迫使吸毒者戒毒。通常在吸毒时同时使用麻醉剂、氨水、针刺激等,使吸毒者无法获得吸毒的乐趣,只是非常痛苦。

二、复吸原因

1、个体的戒除决心及动机:国外的研究一再表明,个体对于戒除的决心及内心关于操守的目标对是否复发有很大影响。比如,不少依赖者在求治或被迫治疗时,内心所定的目标并不是彻底戒断,而是希望减少用量或(和)恢复躯体状况。因此,这些人治疗后的复发率自然会高于那些确实有戒除愿望且希望彻底摆脱的依赖者。国外的初步研究已证实这一点。

但是,临床上发现,在治疗开始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因依赖药物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及躯体并发症),许多人戒除的决心(似乎)很大,动机很强烈,“信誓旦旦”但若干时日之后,依赖者会渐渐忘却药物造成的不良后果,“好了伤疤忘了痛”决心及动机往往会逐渐淡化,而记忆中药物所致的愉悦、欣快体验逐渐显露出来。最终会使个体产生“再来一次“的想法。也就是说,滥用者的决心总是在波动状态,不断地权衡利弊,不断地与自己斗争。因此,如何维持他们的动机的决心,是许多专业人员努力的目标。国外有人利用行为学中的正性及负性强化原理,发展出一种称为“应变处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的方法,据称效果尚令人满意。

2、应对技巧:个体的应对技巧同样影响复发的发生。我们知道,复发大多发生在也些特定情境之中,如果训练个体在特定情境及同伴压力之下能够自持,或能坚定有效地拒绝他人的影响。那就为保持操守奠定了基础。

3、情绪状态:据研究,药物依赖者中抑郁症的现患率及既往患病率均高于一般人群,未达到临床水平的情绪障碍更是较为多见。而已有研究提示,依赖者的情绪障碍影响总的预后,使复发率增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或社会心理干预。

4、提示反应性:条件反射学说提示,与外界环境发生条件化的内在刺激与复发关系密切。据此,有人采用暴露技术 以降低个体的提示反应性,如让依赖者处于有选择的现实情境中,却有意让其回避原依赖的药物。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效果。不过,这一方法因为过多地依赖个体的自我报告,而缺乏客观的评估及系统的随访结果,故效果难于评定。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有些与原滥用习惯有关的药物可作为条件化的提示物,如许多临床医生发现,安眠药物的滥用可引起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再发生,饮酒常可引起可卡因依赖的再发生。

5、稽延性戒断症状:许多依赖者在急性戒断综合征消退之后,仍有各种各样的不适主诉,常见者为浑身无力、感觉过敏、失眠、食欲低下、胸闷、怕冷、易激惹、情绪恶劣等,且可持续达数月甚至1~2年之久。此即所谓的稽延性戒断症状。这些症状的存在,不仅影响滥用者的功能恢复,更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此而故态复萌,导致复发。

6、心理渴求:渴求是一种强烈的内心冲动,往往是在受到与原来滥用行为有关的刺激后出现,许多人即在这种强烈的渴求心理的驱使下,再次用药。

7、社会支持:在个体陷入困境时,社会支持具有缓冲和保护作用。因此,对于已接受治疗康复的个体而言,适当的良性社会支持非常重要。不过,并非什么样的社会支持都产生好的作用,有些社会支持会诱导、加速复发过程。例如,家庭中有人仍在滥用药物,或原有的家庭互动模式仍然存在,或原来的同伴继续鼓励、怂恿其饮酒或吸毒,这都会促使复发的发生

8、应激情境与同伴压力:研究者注意到,许多人之所以复发,是有于戒除后又陷入困境,难于处理,于无奈之际,再次求助于毒品。而依赖者原先所属的同伴群体对依赖者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许多人称,自己一回到原先的一伙人中,便难以抵御同伴的百般劝说和引诱,禁不住“再来一口”从而再陷泥潭。而一些成功的事例也说明,要想在较长时间内不复发,斩断与原先小圈子的联系,重建人际关系及社交网是重要的一环。

9、其他相关因素:除上述诸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与复发的关系也较密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或对特定个体而言,会起着关键的作用。

(1) 家庭环境:许多依赖者的家庭原本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其中成员滥用药物又会更严重地破坏家庭功能。这些问题得不到适当的调整,依赖者便难以保持操守。

(2) 人格特点:人格特点不仅与滥用的发生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依赖者的身体状况。

10、破堤效应或说“失操守效应”:前已述及,依赖者在治疗康复初期的决心很大,但常常不能贯彻始终。而好不容易坚持住的“操守”往往在上述诸因素的反复冲击之下变得不牢固,会有经不住“再来一次”的事情发生。可这“再来一次”往往就注定前功尽弃,大坝很快就会被随之而来的波浪冲垮,这就是Marlatt和Gordon (1985)所描述的“失操守效应”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