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

导航

卫生学校 > 重庆卫校 >

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

发布时间:2024-11-11 20:51:38来源:中职中专网

 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

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双课融通 四步为营 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新模式
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
双课融通 四步为营

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新模式



 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加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意义重大。2012年10月至今,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历时五年多探索实践,依托市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等6个市级课题,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探索构建“双课融通、四步为营”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双课融通、四步为营”创新创业教育
“双课融通、四步为营”是通过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平台进行有机结合,面向全校学生的双创教育。
■ “双课融通”是指通过优化课程目标、重组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将双创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效衔接,融为一体。
■ “四步为营”以激发创意、催生项目、孵化成果和运营企业四个训练营,强化训练学生的双创能力,是逐级递进的双创育人新路径。
■“双课融通”为“四步为营”提供素养支撑,“四步为营”为“双课融通”进行实践反哺。该成果将创新创业融入学业,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双课融通”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修订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规范双创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通教育功能,使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教育,其实质是消除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隔膜。
一是加强“双课融通”,深化教学制度改革,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企业营运管理”等显性创新创业知识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统一安排教学,把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等隐性创新创业知识固化在教学制度文件之中,促使专业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有计划安排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培训,使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融合双创知识,使专业课程教学课堂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广泛运用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性;把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有意识地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品德、教学方法等影响学生,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坚持以项目或任务驱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双创素养,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认知。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专兼职教育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创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并与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挂钩,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为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导师。
“四步为营”创新创业实践是面向已经创业或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的创业能力教育。
“激发创意训练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依托专业社团等组织学生参加“e家创”沙龙、讲座、创新创业大赛、GYB培训等创新思维训练,进行创业熏陶,形成创意“种子”。
“催生项目训练营”依托工作室等对有创意“种子”通过SYB培训、技术指导和项目路演等活动对其精心呵护,促进种子发芽,助推创意种子转化成创业项目。
“孵化成果训练营”支持创业项目入驻校级双创基地,基地重点对项目专利申请、商业模式创新、团队重构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将成果孵化成产品,形成初创企业。
“运营企业训练营”对入驻学校双创基地的初创企业为其提供融资、市场推广、股权分配和风险管控等帮扶,使其掌握运行企业基本规律,减少失败风险,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创业质量。
学校建立了1.5万平米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按照激发创意、催生项目、孵化成果、运营企业四个层次进行功能分区,搭建逐级递进的“四步为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生能在此完成从创意产生到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体验。平台建立以来,1891名学生获得GYB、SYB等创业资格证书,培育创新创业团队214个、孵化企业81家。
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措施,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学校设立专门的二级机构对接地方政府,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创新创业政策,解决学生创新创业的困难。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深圳普乐创投投资有限公司,专业化运营学校众创空间,并设立创业基金,助力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每年预算不低于50万的创新创业服务资金,助推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十三五”期间,学校结合国家优质校建设,拨专款800万,将建成“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市场营销”“影视编导”等与学校所办专业紧密衔接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业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凸显创新创业榜样引领作用。
五是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学校制定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重电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入驻与退出办法》《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办法》《学分转换与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范畴,形成创新创业工作有效运行机制。
三、打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整合校内资源。
把工程中心、大师工作室、重电众创e家等进行归口管理,全力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服务。
二是加强创业社团建设。
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分别成立银领创业协会、重电创客联盟、机器人俱乐部、汽车创新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创新创业社团,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和热情。
三是积极参与和举办创业竞赛。
学校每学年举办“农商行·加上创业贷”“互联网+”“普创杯”“红岩青春·创赢未来”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四是开设创新创业讲坛。
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到校分享创新创业经验,传授创新创业技能,传播创新创业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五是倡导鼓励勤工俭学。

学校出台学生勤工俭学制度和学分互换制度,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提升捕捉“商机”能力。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