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发布时间:2025-01-03 18:42:56来源:未知
近来许多同学都在了解重庆医科大学排名,大学排名能给同学们选择院校提供一个参考,从不同的排名标准,就可以了解不同院校的实力究竟如何,结合自己的分数更好地做出选择。我爱搜学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有关重庆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的信息,仅供参考。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最新排名: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55位,仅次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内排行第5名,仅次于西南政法大学;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4名,仅次于广州医科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重庆医科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重庆医科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1. 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9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96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2. 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2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122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2021 | 119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2020 | 160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3. 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8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187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2021 | 156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2020 | 140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医药 | 国重点,保研 |
在重庆市内高校排名:重庆医科大学排在重庆邮电大学之上,仅次于西南政法大学,排第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4 | 西南政法大学 | 政法 | 重庆 渝北区 | 国重点,保研 | 公办 |
5 | 重庆医科大学 | 医药 | 重庆 渝中区 | 国重点,保研 | 公办 |
6 | 重庆邮电大学 | 理工 | 重庆 南岸区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详见:重庆高校排名一览表(重庆市大学排行榜2023最新名单)
三:重庆医科大学在医药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3)在医药类高校排行中:重庆医科大学仅次于广州医科大学,排名第14位,排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之上。
医药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13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省重点,保研,双一流 | 公办 |
14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渝中区 | 国重点,保研 | 公办 |
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省重点,保研,双一流 | 公办 |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81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7124人,本科生18824人,专科生258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项目),留学生604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2年1月科睿唯安数据),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6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57个。另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